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3)
两个人小心翼翼地品尝溪里的珍馐,到最后竹筒里的一截葱末都没留下。小果更是埋在竹筒里,把里面剩下的最后一点油花都吃干抹净。
光有溪鱼下肚肯定没吃饱,这点姜姀是知道的。原本煎鱼就是开胃前菜,主食还没上桌呢。
只有一个陶釜真是不方便,得把一道菜完全吃完了才能开始做下一道。要么只能做一锅出。但那样又容易窜味。比如今天的鸟葱煎溪鱼,但凡里面混进去点别的,出来的都不是这个味。
姜姀照例收拾了陶釜,把它放在溪边通风的地方静置。
被煎鱼勾出来了馋虫,小果焦躁不安地在屋前空地上走来走去。一会儿爬到边坡上摘地稔子吃,一会儿又走到溪边,捧着几块小石头向河对岸丢。
可即便这样,还是没有埋怨一句不是。只自顾自地玩,不缠人,也不闹腾。
姜姀叹了口气,趁淘米的功夫拎起米袋子看了眼,默默打定了主意。
等过许久,锅里的米粥蔓延开香气,饶是这么宽敞的前院,都被浓郁的米汤味笼罩。
小果捧着刚出锅的第一筒米粥,面上的神色舒展开。这回倒是长了教训,知道米粥隔着筒子都烫手,没着急,一点点把最上面那层吹凉,花了好些时候才都咽下去。
姜姀笑着看她喝完,把当作碗筷的竹筒和树枝都洗净晾着,随后着手做晾衣架。
这东西做法简单,原材料也是竹子,但比竹编省事得多,而且现做现成,当天就能用上。
三根短竹竿,用手搓的粗草绳捆了,做成个稳定的三脚架。凑出来一对,插在空地上,上头再顶一根长竹竿,就是个简易的晾衣架。
在林子里砍竹子时,她明显感觉到手上的力气比昨日大了。原身的身体底子不差,饿了这么些时日还能有这种力气,要再将养一段时日,说不定还能有所精进。
三下五除二的功夫,晾衣架在草屋前落地。
姜姀试了下。先晒上衣裳,很好,没塌。再把衣裳撤了,铺上草席,也还好。再试试薄被,依旧稳当。
嘿嘿,成了。
她面上笑意藏不住,赶紧把衣裳和薄被都铺开放在太阳底下晒。
等俯身再拿草席的瞬间,后背开始隐隐作痛。她顿时有些恐惧夜晚的到来,光垫席子睡地板真是太难受了。
好在她眼尖,四下瞅了瞅,一眼看上了河对岸风中摇曳的白茅。
这个季节的白茅顶着羽绒样的穗子,叶子一半翠绿一半焦黄,在阳光底下瞧起来金灿灿的。
“小果,你在这里等等,我去对岸割点茅草来。一会儿晒了做床垫用,夜里睡着更软和些。”
小果乖巧点头,替她把背篓和柴刀拿来。
怕河对岸的石砾割脚,姜姀把鞋袜脱了抛至对岸,而后光着脚蹚水过去。
白茅地看着近,实则走起来还有几步脚程。天气晴朗,视野清晰,等她走到白茅地再回头时,河对岸的小果在视线里只剩了会移动的小小一个。
她转过身,首先尝试着连根拔。毕竟白茅的根部也能食用,洗净了干嚼可以做甜食零嘴,煮水也可以降火去热。像那种吃了地稔子后染上的热气,就可以靠喝白茅根水来去。
可现实比理想骨感得太多。茅草割手,她才拔了几根就大叫着放弃。想用衣裳垫着拔,奈何麻布衣缝缝补补,袖口处都开花了,实在不忍为了区区茅根让仅有的衣裳折在这儿。
不执着于连根拔起后,姜姀挥动柴刀开始割茅草。
秋高气爽,茅草也干燥。一手握着茅草的顶部,使柴刀一舞,连着片的茅草便簌簌倒下。一把一把地塞进背篓里,再一层层地往下压,很快就割了满满一篓。
割的时候贪心,起身就费劲。别看还是一背篓的事儿,但茅草轧得紧,背着的时候就跟背了个秤砣似的。人是摇晃的,背篓也在晃荡。
姜姀生怕背篓会散架,一路上走得格外慢,好在最终顺利回到了草屋。
只是把背篓从肩上挪下去的这个动作也挺费劲。
她小心翼翼地半蹲下,等背篓底部挨住地面,才又压低身子,把自己从背篓的肩带下解放出来。
力士难当啊。这才多久,肩膀就酸疼得不行。
小果见她娘表情吃痛,忙帮着把茅草铺开来晒。别看就带回来一背篓,铺开来以后,大半个前院都晒满,可见姜姀真用了吃奶的劲。
小孩子忙好一顿又跑开玩去,拿着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画了一座山,一间屋顶尖尖的草屋,还有屋前站着的两个火柴人。一大一小,树杈似的手交叠在一处。
姜姀在她身侧坐着歇了会儿,一直到她把画画完。
方才看小果因为吃不饱焦躁地到处跑,她心里难受,总觉得把她从陈家带出来是亏待了她。但看她乐在其中的模样,又回想起当初。
小小的人儿站在自家院子里舂米,看大房二房家的几个孩子门前玩闹。原身想要帮她,当着好多人的面被陈秀花好一顿羞辱。她吓得哇哇大哭,被陈秀花提溜着扔进柴房,整一天关着水米未进。
等被放出来时,许是被吓得太过,整个人发起高烧面如菜色。陈秀花舍不得花钱给她请郎中,愣是靠自个儿硬撑,从鬼门关一步步爬回来。
怕被小果听见,姜姀小声叹了口气,伸手替她把额前的碎发拢到脑后,随后也蹲在地上,替她在画上添了两笔。
一笔画在大号火柴人的手边,是一个小小的爱心。另一笔穿过爱心,将两个火柴人串联在一起。
“娘,这是什么?”小果用手指着那圆圆不规则的两瓣。她没见过这种画法,也从不知道她娘亲还会画这么新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