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35)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三个人一起拾掇,很快将背篓里的东西各归各位,大多搁置在灶房里。

等其余东西都拎完,最后被拎出来的,是一包用油纸扎着的油菜种子。

这会儿种油菜时间正好。等到明年四月油菜收获,再种一茬水稻下去,这块抛荒地就算彻底盘活了。

屋里有宋衍继续收拾,姜姀很放心,带着油菜种子来到田里。

抬头看天,太阳斜了一片,天上的云像弯钩似的一团衔着一团。

还记得先前沈猎户教她看云识天气。干旱了这么些日子,明日总算要下雨了。

正好今日把油菜种子种下去,等明日雨水泡泡,估计很快就能出芽了。

泥土翻过两轮,挖起来很是蓬松。姜姀在田里挖出一个个小小的坑洞,将油菜种子撒到洞里,再用石锄扒了点儿土盖上。

大功告成后,她来到屋檐下,把先前泡下去硝制的兽皮翻了个面,又用树枝搅打了一番。

再进屋时,宋衍和小果已经将整间屋子收拾妥当。灶台擦过,地面也用笤帚扫过,万事俱备,只差后日要来的床和桌椅了。

都忙活好后,姜姀又给他们煮了一回甜汤喝。累了一整个白日,嘴巴里烦渴得很,只想吃点甜滋滋的清清口。

上一回煮的是完整的鸡蛋,这回便换了个法子,做的是水冲蛋,也就是甜口的撒汤。

在碗里搁了点儿砂糖,她把鸡蛋搅散开,用煮沸的开水一冲,就成了碗热气腾腾的撒汤。这样做出

来的蛋汤清爽可口,稍稍放凉,呼噜一下就喝进了肚。

白日里累得紧,夜里这三人,睡得都打起了鼾。

隔日一早,姜姀从床上爬起来,果然听见外头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推门一看,还好雨不算大,要不然这趟还驴车可要不好走嘞。

宋衍想跟她一起去。

姜姀却摇头:“家里囤了这么多东西,得有人看着。小孩子肯定不能一个人待着,两个大人只能走一个。而且你昨日走了那些路,今日还走得动吗?要是腿疼的话,可千万不要逞能。”

无奈地叹了口气,宋衍实话实说:“是有些疼的。”

姜姀笑:“那你就在家好好休息。万一到时陈家人趁下雨摸上来,家里总得有个能扛事的。”

宋衍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到底没说出口,只道:“那你路上当心。”

又把斗笠和蓑衣递给她,将昨日没吃完的糜饼也塞给她。左右检查了一通,确认没落下什么东西,这才挥挥手叫她快去快回。

姜姀踩雨下山。

雨后的山路湿滑泥泞,驴子淋着雨走得很慢。她牵着驴子,也走得慢腾腾的。

七弯八绕,也不晓得走了多长时间,终于走到县城,把驴子送还给了李铁匠。

见她贴心地给驴子也披了件蓑衣,李铁匠笑道:“小娘子还真是贴心,看来将我这驴子照看得很好。”

两人约定好,今后再有需要用着驴车的时候,还可以来借。

姜姀笑着应下,只身走出了铁匠铺。

今日的县城瞧着没昨日人多。细雨如丝,路上行人匆匆,不愿过多停留。

姜姀一路步行回来,等到山脚下时,脚心已经酸痛得不行。考虑到从白淀村的村东头上山,比从村西头上去路更好走,便从村子里穿行过去。

正是因着走了这一遭,让她在路上听说了一些事儿,关于陈家。

陈家主母陈秀花,前几日在自家门前摔了一大跤。听说她家院门边上,不知为何凭空出现了好大一道壕沟。

她一早起来没留神,一脚踩进沟里,直接摔了个人仰马翻。

一开始,姜姀还想着,可真是恶有恶报啊。前几日才到山腰上闹过,想来隔日没再来跳脚,就是因为在家门前摔了跤。

可仔细一想,又觉得听来的番话漏洞百出。

陈家院门前的构造她是记得的。因为整院垫高过,所以院门那处特意造了三级台阶。

台阶之下,靠村道那头,正是天降的壕沟所在。

可那会儿一没下雨二没落石,屋子也不可能说沉降就沉降。按说屋前的壕沟,没可能青天白日地冒出来啊。

再说了,就算下雨,那地儿还有那么一大片屋檐呢。这得被雨水泡得多狠,才能泡出一道壕沟来。

姜姀总觉得哪儿不对劲,走在山道上琢磨了又琢磨。脑子里突然唰的一下,倒叫她想起那天发生的另一件怪事。

半夜里,宋衍曾莫名消失过,而且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给出的理由是,出去方便了。

可她那会儿,在屋子的四面八方都找过,压根就没瞧见他的人影。

心里便油然生了个疑窦,难不成这人大半夜不睡觉,跑山下去,在陈家门前挖了条沟?

是挺匪夷所思,但又觉得,的确像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这般想着,姜姀回到了草屋。

她将蓑衣和斗笠都揭下来,晾在了屋檐下。

身上倒没怎么湿,只是草鞋上走得又是水又是泥,连同里头的袜子都湿了个通透。

她把鞋袜脱在屋外,光脚踩进屋里。

灶上烧着热水,屋子里暖洋洋的。宋衍见她回来,笑眯眯地帮她兑了一盆温水。

姜姀眉头一皱。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又忆起在山道上想到的那些,总觉得这人谄媚得有些过。

一脚伸进水盆,顺着脚脖子往上爬的热意,激得她身上一颤。她仰起脸,看着眼前这个笑开了花男人:“陈秀花那事儿,是不是你干的?”

宋衍一愣,干眨了两下眼:“谁?”

下意识的反应不好骗人,姜姀笑起来:“没谁。不过你怎么想着提前烧好热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