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65)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姜姀啧了声,果然在县城里做营生和村里不大一样。卖得快,却也没什么人情味。

不过她今日来城里可不是为了逢人嘘寒问暖,挣钱才是要紧事。

只不过来的时辰不大对,摊位边上凑热闹的多,肯掏钱的却没几个。

有两个散户各自买了一对回去,这种都是打算摆在自家堂屋里的。看来还得专找那种要整修园子的人家下手才好,要不然只买出去稀稀拉拉的几个,光一个挑筐都没见底嘞。

宋衍提议道:“要不这样,我和小果挑一个担子出去走走。就算卖不出去,能引些人过来也是好的。”

对于宋衍的经商之道,姜姀表示认可。到底是正经做生意的人家,点子就是多 。她叮嘱了两句:“那你们慢慢走。小果,跟紧你宋叔叔。市集上人多,可不要走丢咯。”

两人结伴出去,小果那甜甜的嗓音传得老远。有好些个小娘子,都看在她懂事又可爱的份上,买了几个捧场。

正高高兴兴地点钱,宋衍抬起头,余光瞥见一道似有些熟悉的身影。他赶紧把斗笠压下来,遮去了自己的半张脸。

是将军府的人。他都已经“死”这么久了,将军府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儿。

方才乍一眼过分慌张,他没能瞧个真切。现下再次把目光投去,那长得很是熟悉的两人却不见了。

好在手上的银钱已经结完,他快步领着小果离开人群,往偏僻的地方躲了躲。

小小的人儿满脸不解:“宋叔叔,咱们不是要卖东西吗。你不往人多的地方走,怎么还往巷子里拐?”

宋衍不知道如何同她解释。脑筋一动,道:“外面太阳晒得太热,我就想着,到阴凉的地方先歇一会儿。”

满脑子都是帮她娘亲卖竹灯,小果正心焦得很,哪有纳凉的闲心思。

听他这理由也觉得怪怪的。现在是冬天啊。今日虽然没什么风,太阳也大,可不至于走走就到了要出汗的程度吧。

抬起手,她拽了一把宋衍的袖子:“不行,咱们得出去。我娘和沈阿公还累着,咱俩不能偷偷在这儿休息。”

宋衍被她拽得没法,只好实话实说道:“小果,你别激动,听我说。我在外头见到了家里人,很可能是他们把我扔到山崖下去的。现在出去,万一和他们碰上,咱们几个都会有危险。”

小果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孩子。一听他说“有危险”,登时便安静下来。

她还记得宋衍当时被她娘亲救回来时候的样子,能把他害成这样的能是什么好人。刚喘了一口粗气,她跳了一下脚:“宋叔叔,娘亲不会有危险吧?”

“那些人只认得我,不认得你娘亲。只要咱们不和他们打上照面,就不会有对你娘有影响。”

小果真是怕了。怪不得先前沈阿公总说要把他丢掉,原来是因为这个。

两人没在原地停留。穿过巷子,宋衍带她绕了点儿远路。

小果还是不放心,想起她娘亲为了固定石头,在挑筐底下放了个麻袋,灵光一闪道:“宋叔叔,你把麻袋拿出来包住脸吧,这样他们就认不出你了。”

宋衍方才情绪激动,脑袋发懵,还真没想到麻袋这事儿。

抽出麻袋,他手上用力给它撕开一角,向包三角巾似的把脸围住。

斗笠加面罩,只露出半双眼睛来。这样再要上街,就有安全感得多。

两人又回到市集。别看只耽搁了这么点时间,一出来,街上的人比先前少了大半。

眼看着快到早市下市的时辰,他一路挑着担子折回去。快走到时,见到姜姀笑意盈盈地正送人上车。

一扭头看见他俩回来,姜姀更是笑没了双眼:“巧了这是,人回来了。您二位看怎么样,那就还按照先前说好的数来?”

原是有人想收四十个水墨竹灯,偏姜姀这边刚来了几波生意,一下子把摊上的存货都卖出去了。

两个客人等了许久,没等到宋衍回来,心灰意冷地要走。前脚刚上车,后脚就看见两大筐竹灯出现。

客人自然也是高兴的,这样回去也好和自家老爷交差。

姜姀点过数目。宋衍框里的竹灯恰巧有四十四个,按买十赠一来看,正好一波出。

客人欢欢喜喜地给了钱,把竹灯搬到车上拉走。

看着空荡荡的挑筐,姜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收了摊子,恰逢官兵来赶人。早市到点休市,他们这趟下山,那叫一个彻彻底底的功德圆满。

走到城外无人处,三个大人一道把钱数了。

收的都是零钱,总计一贯钱零九十文。

这回姜姀做的数量多,沈猎户说什么都不肯拿六成钱,便和上回的野羊一样,按照五五对半分了,每家到手五百四十五文。

这么多铜板,宋衍的钱袋子差点儿不够装。揣在怀里,沉甸甸地兜不住。

等路上都得了空闲,姜姀听着清脆的钱响,才偏过头去问道:“方才你俩发生什么事了?宋郎君,你把脸蒙上做什么?”

第80章 片儿川

宋衍把碰上家里人的事说了。

“那日后还是小心些。你这阵就不要去县城了,就在周边村子和山里躲躲。”姜姀蹙了下眉。

狐疑地看她一眼,宋衍道:“你不怕我给你惹麻烦?”

姜姀是惜命。可宋衍这么大个人,也是条活生生的人命啊。若是因着这个,就把他就地撇下,那她当初,也不会选择在那种穷困潦倒的时候,救他一命了。

她笑笑没说话,把话题岔开:“反正都已经蒙上了脸,一会儿要不去村里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