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68)
满意地点头起身,宋衍和小果回来了。
一大一小一共捧了五节粗笋子回来,又够他们吃好几天了。
于是白嫩的笋子,咸酸的腌菜,肥嘟嘟的香菇都凑到了一块儿。
宋衍麻利地把食材切好,都是按照姜姀的要求来的,各自装在碗中备着。至于最关键的猪肉丝,也切好放在碗里,用盐、糖还有姜水腌制。
看着看着,姜姀面上就笑开了:“齐活,那咱们今日就做个片儿川吃。”
小果不解地问道:“娘,什么是片儿川?”
“等等就知道了。”
小果撇了下嘴,她娘亲可真是越来越会吊她的胃口了。越是不说,她心里好奇的芽儿就越要长大。
过了一阵子,揉好的面团也醒松了。姜姀依着三个人的食量分好面剂子,又是揉,又是搓,又是摔的,捣鼓得整间草屋好一阵噼里啪啦响。
小果看得好玩,也来加入。姜姀没把面条拉得太长,好让小果接手一道摔面。
这种纯手工搓出来的面条嚼着筋道、弹牙,也不容易煮得软烂。用来做成汤面,咬起来艮啾啾的特别好吃。
灶下生火,热锅下油。姜姀把腌好的肉丝、香菇和笋片放进去,猛火翻炒熟后,再把切好的腌菜末放进去炒了几下。
油锅里的香气绽开,放点儿老酒一呛,更是香得人走不动道。
开水下锅,面条也跟着下去,烫一烫,断个生,再下点儿盐,便能出锅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家里腌菜用的是车前草而非雪里蕻,这片儿川做出来就差了点正宗。不过自家吃不讲究这些,好吃就行。
热腾腾的三大碗面条上了桌。
小果口水都不知道咽了多少次,总算熬到上桌开吃的时候。
先夹了一片笋子砸吧砸吧。现在的笋子没前阵子那么嫩了,不过照样脆口好吃。再吃一口肉丝。
惊讶地抬头,看了看她娘亲。
姜姀笑看回去:“这肉丝怎么样,用姜水腌过,是不是特别嫩。”
“嫩”字脱口而出,小果嘴里刚咬一半的肉丝,差点儿从缺口的门牙缝里飞出来。她连忙捂住嘴,惹得旁边坐着的两人好一阵笑。
至于野香菇,这味道就更熟悉了,他们家的常客。自从上回姜姀从兰英婶那儿拿了些回来后,每日至少能吃上一顿。
香菇煎蛋干,香菇滑肉片,香菇炒腊肉,香菇蒸肉饼,菜式花样无数,怎么都吃不腻烦。
小果满足地眨眨眼,吸溜进一口面条。她最喜欢吃她娘亲做的面条了,口感跟吃肉一样,有嚼劲得很。
她一口接一口,完全舍不得放下筷子。把浇头吃了,面条也吃完,剩下最后几口汤,皱着眉头,实在是喝不下了。
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把汤底剩下的一点点腌菜末,用筷子捞上来吃干净,真是做到一口都舍不得浪费。
等她吃完时,身旁两个大人的面碗都已经见底了。
姜姀打了个饱嗝:“以后咱们可以多做面条吃。有了腌菜,煮面最是方面。切点儿腌菜段进去,用猪油炒炒,再卧个溏心荷包蛋,吃起来也很香嘞。”
小果已经饱得快溢出来,听她娘亲说起荷包蛋,勾了一下手指,竟然还是想吃。
可摸摸圆滚滚的肚子,当真是一点缝隙都没留,犹豫再三:“娘,我今晚上就想吃荷包蛋。”
姜姀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那今晚上就吃。除了荷包蛋,还有没有别的想吃的?”
小果想了又想:“其他都可以,娘亲,我不挑嘴的。”
这孩子的胃口真是好极了。对于做饭的人来说,越有人爱吃,便越有那兴头。小果这样捧她的场,姜姀自然高兴。
三个人各自把自己身前的碗筷收拾好,垒成一摞交给宋衍。
这阵子,宋衍洗碗也是洗出了经验,还想出了用锅刷洗碗的神奇法子。缺点就是,锅刷柄长,洗海碗的时候还好,放到饭碗上,就不是很好用。
姜姀便专程做了个更短的碗刷给他。又短又小的碗刷像一头矮粗的小萝卜,拿在手上轻轻蹭两下,碗上沾着的食物残渣就刷刷落到溪里。
拿着这么个小东西,宋衍爱不释手。这可是姜姀看他刷碗辛苦,专程给他做的。
他很快把碗洗完,但依旧忍不住把碗刷拿在手里把玩,可不晓得有多稀罕嘞。
姜姀权当没看见他这一脸痴汉的样,走到一旁画图样去了。
上回那批水墨竹灯卖得不错,完全可以趁热打铁,再做一点新花样挑到县城去卖。
所以她这两日得空便会想想接下来要做的。
起初也没个头绪,但想着想着,梦着梦着,思路便渐渐清晰起来。
尤其是看见屋檐下放着的鱼篓后,脑海中更是生了个新鲜的主意。也许不用每回都推陈出新,完全可以在旧壶里头装新酒。
思绪又绕回先前做的元宝篮上。那会儿的灵感,走的就是古代版的轻奢品。既是从奢侈品出发,最常见的自然还属女士背包。
而这小鱼篓,完全可以改改样式,做成更轻巧些的鱼篓包呀。
这般想着,她在地上把图样打出来。初具雏形,就是太丑。
别看她生有一双巧手,画画于她而言却是难事。
这绘画功底,最多也就一个小学生水平。只能画画丁老头啊,笑脸娃娃一类,再想画得具象些,就算脑子里有画面,手也配合不出。
正抓耳挠腮的时候,宋衍靠过来:“在想什么?”
姜姀问:“宋郎君,你会画画吗?”
宋衍别过头去,背着她轻笑了下,又很快把头转过来,端正了神色:“这事儿你可问对人了,这我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