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228)
“高兴!”小小的脸上不加掩饰,笑得无比灿烂,“那我去喊娘亲出来,说阿叔给我们送鸡来了。”
她跑得飞快,一溜烟越过山溪,眨眼间就跑得没影了。
后来的情形可想而知。姜姀不是那种喜欢平白收人东西的性子,总觉得连吃带拿的心里头过意不去。而且这无功不受禄的,怎就给她家买了一只鸡了。
姜姀推:“哎呀,贵生哥你客气了。要说那两成分成,也是兰英婶给的。你要谢,该谢他们去,我哪能白拿你的。”
李贵生推回去:“哎哟,我说阿姀妹子。我和阿衍既已成了表亲兄弟,逢年过节送只鸡怎么了,多大点事。”
宋衍也跟着姜姀,又朝李贵生再推过去:“那一码归一码啊。再说了,无功不受禄。你这平白无故地送来,倒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怪瘆人的,我可不乐意收。”
推来推去,小果在旁看得摇头晃脑。
心想着,只怕那只鸡也被晃得眩晕了。本就走了这么远的山路,又被三个人你推来我推去,现下肯定不好受得紧。
而且她似乎发现了哪儿不对劲:“娘,咱就把鸡留下呗。到时鸡生的蛋,就带去给秀婉姨姨做菜。这样鸡收了,蛋也给了。咱们不就谁都不欠谁了。”
姜姀一愣。是啊,孩子说得有道理。反正不是肉鸡,何故在这里推来推去。
趁李贵生没反应过来,她歘地一下把鸡夺了过来:“那就谢谢贵生哥的鸡了。我们帮忙养着,到时再叫孩子,每日给鸡蛋送过去。”
李贵生含在嘴里的“嗳”字还未出口,就见姜姀他们抱着鸡,摇摇晃晃地走了。
笑了下,想想算了。好歹是收了,要不然也不知道,还得在这只鸡上费多少嘴皮子呢。
姜姀替母鸡,将脚上捆着的麻绳拆了,放进了鸡圈里。
看见新伙伴的到来,原先的两只原住民兴冲冲地踮着小爪子过去。
左看右看,姜姀总觉得这三只母鸡之间,或许有什么亲缘关系,要不然怎会长得如此相像呢。都是通体的灰褐色羽毛,尾巴上添一撮黑羽或彩羽。鸡冠也是长得小又饱满,连眼圈外围的黑毛褶子都生得一模一样。
想想山脚下能买到鸡的,似乎也只有卢阿婆家。
要李贵生今日买的,和她那日买的这两只隶属同窝,那可真是叫他们赚翻了。
毕竟家中的原住民母鸡,已经能够每日各自产蛋一双。有如此强大的基因加持,想必它们的姊妹,产蛋能力也定是杠杠的。
这样算来,不出一个月,就能将买鸡的成本挣回来了。
姜姀轻声道:“以后我们
家吃鸡蛋,靠你们仨了啊,可得加把劲。要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说,米糠、菜虫还有小蚂蚱,管够。”
两个原住民“咯”了一声,似乎表示“得令”。
新来的则沉默寡言些,眼风冷冷一扫,扭过屁股就往鸡窝里去。
姜姀对它要求不高。没晃晕已经很**了,哪能指望它像其他姊妹一样有求必应。便笑着进屋,拾掇买回来的麻布和棉花去了。
第98章 大年三十
棉花都是弹好蓬松的,现成能用。只要缝出个衣裳的外形,再往里头塞棉花就成。只是姜姀统共才买了一斤棉花,而光是一件成年人的棉衣,内里的填充就在一斤左右了。
因此这些棉花要给两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用,显然捉襟见肘。
想了想,不如做一身无袖的夹袄吧。
穿在里衣外头,外衣里头,薄薄一层,就跟穿了件德绒小背心似的,束身又保暖。
外头就还是穿先前做的芒草花衣裳,这样瞧着虽然臃肿了些,但保暖性该是足够了。
也能余下一些布料,留着开春的时候做春衣。毕竟这个年纪的小果,正是个子要拔高的时候。秋天穿的衣裳,再过俩月,怕是得短上去一截。
心里打定了主意,姜姀喊小果进来量了尺寸,果然比先前做冬衣那会儿长高了,臂围和腰围也粗了。
看来这阵子的一日三餐果真好用,给这瘦巴巴的小娃娃,都养得圆润了不少。
有了先前缝制冬衣的经验,姜姀这趟做起夹袄来相当顺手。很快做出来一件童装,套到小果身上一试,不大不小刚刚好。
小果仰起脸来:“娘,这就是咱们新年的新衣吗?”
“是啊。”姜姀道,“不过不是穿在最外头的那种鲜亮的衣裳,小果可还喜欢?”
“喜欢!”小果笑眯了眼,“只要是娘做的,我都喜欢。”
姜姀笑着将她搂了搂。
紧接着要做两个大人的夹袄。宋衍的尺寸她还记得,便不需要再复量尺寸了。
自己这阵子也稍稍胖了些,就将尺寸放宽了一些。做出来的三件夹袄,给每人都试过,穿起来都很合身。
看来接下来,可以过个舒舒服服的新年了。
*
转眼过,年三十到了。
姜姀一早起来,就和宋衍一道扫起了屋子。毕竟辞旧迎新,旧事不除,哪能欢欢喜喜地迎来新年呐。
所以一早宋衍就从溪边打来一桶水,先从屋内擦起。
桌子、窗户、灶台、置物架、床身床腿……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被湿了水的抹布擦得崭亮如新。
姜姀复杂洒扫。屋子里都是黄泥地,为了避免扫起来起尘,她将粮食袋子都挪至高处,在地上泼了些水。
泥地湿了水,扫起来颇为费劲。
宋衍不肯让她累着,走到一旁把笤帚抢过来:“我来吧,你去把外头再擦擦。”
方才他只擦了里头的窗子,外面的还没顾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