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229)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姜姀笑笑点头,将脏水倒了,换了一桶干净的,又继续擦洗外窗框、屋门以及院门。

等她这头都擦完,宋衍的地也扫得差不多了。

屋子里瞧着亮堂了许多。地上湿乎乎的,怕是还得晾一阵子才能干。窗门便都打开着,连平日里甚少开启的灶房小窗,都跟着敞开,叫灶房见了一回光。

既是要过新年,家里每一位成员的小窝,都得打理打理,才算焕然一新。

动动睡觉用的草团垫子,已经被姜姀搭在晾衣架上晒了。小果也帮三只母鸡长期栖居的鸡圈,换上了新的垫草。

这会儿的院子里,落了不少搬运过程中掉出的烂茅草。

宋衍先用半干不干的笤帚,给整个院子扫了一遍。又给院子里泼上水,将院门的门槛卸下来,将混着水的烂茅草,往院墙外扫去。

这样两轮扫下来,饶是平常打点得比较少的小院子,也在他的手底下变得干干净净。

过了午后,三家人便聚在李秀婉家里忙碌。要做年夜饭了。

兰英婶带了自家做的腌菜和腊肉。姜姀把陈下来的几个鸡蛋都揣了过去,野菜笋子更是一点儿不缺。加上前两日从县城买来的那些米面粮食,还有豆类、蔬果、肉食,足够凑出一桌顶丰盛的菜式了。

有帮忙择菜的、剁肉的,有负责在灶坑里烧火、控火的,还有拿了锅碗瓢盆出去洗的,和带着孩子们和小驴小狗,在院子里一圈圈跑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

再有就是,像李贵生这样,操起破锣嗓子喊破天的:“下雨了,快来收衣服啊。外头下雨了!”

这雨下得突然。

方才还晴空万里的天,刹那间落起了雨点子。

好在初临大地的雨势尚小。

宋衍顾不上和孩子们玩,飞奔回去抢救院子里晒满的衣裳、狗窝和被子。

李贵生也火急火燎地,把自己院子里晒的那些,一股脑地收了进来。再就是像赶鸡仔似的,将这群孩子连人带狗带驴,都赶到了屋檐下。

这其中的活物里,只有那三只母鸡,在今早上做鸡圈鸡窝的时候,就有了自己挡雨的棚顶。其余的连蓑衣都没有准备,只能站在屋檐底下,看着一阵阵变大的雨帘子犯愁。

过了会儿,宋衍回来了。

头顶斗笠,身披蓑衣,还另拿了两身过来:“我就知道你家里没备着。除了我身上这件,一件是大人的,一件是孩子的。今日要有需要,先将就将就用吧。”

李贵生感激不已,连忙接过他手里的斗笠和蓑衣。

雨下得越来越大,顷刻间有了倾盆之势。风再一来,雨水哗哗地溅到了屋檐下。

李贵生抬手挡雨,又是嗷嗷叫着,将孩子们往屋里赶。

熙熙攘攘的一群人和狗进了屋,等轮到驴子的时候,李贵生突然犯起了难。

屋里实在是塞不下了。

驴子站在门边,身上落满了水珠。眼巴巴地看着屋内吵嚷的人群,和地上一蹦一跳的狗儿,左探探脑袋,右探探脑袋,咧开龇着大牙的嘴,“咴儿咴儿”地叫。

李贵生拦在门前,摸了一把面上溅落的雨水,双手大张:“真不行,没地儿了。”

在旁围观一人一驴斗法的宋衍没忍住笑,拍了拍李贵生的肩膀:“把那蓑衣给驴子披着,留它在屋檐下吧。”

“可要是脏了……”

“脏了再洗就是。当初阿姀也给驴子披过蓑衣,你是不晓得带回来时候那味道有多冲。后来放了点儿肥皂下去洗,再在太阳底下晒过,就香喷喷的,一点味儿都没有了。”

李贵生这才肯听他的,将蓑衣给驴子披上。

驴子不再淋雨,面上那若有似无的怒意也消了。兜了个小圈,又站回屋檐底下的原处去,吭哧吭哧地吸溜被雨水打湿的草料。

孩子们到了屋内依旧是不肯消停。围着李秀婉,一会儿问问这个,一会儿问问那个。

“娘,什么时候可以吃?”

“娘,我能尝一口吗?”

“姨姨,这个是甜的吗?”

李秀婉应接不暇,有些手忙脚乱。况且不仅孩子叫,狗也跟着叫。

七嘴八舌,吵得她头都大了,差点儿盐糖下错,赶紧叫李贵生进来,把三小只都带走。

今日年三十。孩子们比往常都要兴奋。

平日里乖巧温顺的三小只,都当了一日的“熊孩子”。

在外头等吃的几人,因着下雨没处可去,也只能干坐着。

倒是沈猎户,突然想起点什么:“突然落雨,怕是要降温了。这回的温度降下来,怕是地里要结霜了。”

最近气温已经低到了临界点。姜姀早晨起来,或是夜里回来,都能感觉到山里的冷风,乌拉乌拉地直往脖领子里灌。

这样冷的天气,结霜以后就要落雪了吧。

其他的倒是不用担心,保暖措施都做得足足的。只有那块油菜地,一直没能得空处理。

再说这个年代也没有塑料薄膜啊。做不了大棚,要如何给冬油菜保暖过冬呢。

在场没人精通农事,这个问题烦扰了她许久。直到李贵生将一盘盘热菜端上桌,这突现的烦恼,才被香喷喷的味道给冲散了。

一桌子菜,荤素对半,外加一道汤点和主食、野果子。因着今日要守岁的缘故,便没有准备酒水。再说酒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喝了以后总耽误事。

想到这个,姜姀别过脸,趁人没注意,红了又红。

一群人以茶汤代酒,举碗对饮,共庆新年。

吃到半途,天黑下来。李秀婉点上油灯,等一行人都吃饱喝足后,招呼李贵生一道,将碗筷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