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258)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拉过小果,她坐到李秀婉身侧,避开周围人的视线,摸出怀里的钱袋子,压低声音:“秀婉姐,这一贯钱给你。”

李秀婉双眼一亮,连忙接过揣得温热的交子,塞进了自个儿的荷包里:“这么多呐,看来是谈成了。”

姜姀便将一应细则同她说了。

李秀婉越听,眉头却越是蹙起:“这么多竹编,不论品类,加起来三百五十个,只给半个多月的时间。算起来,每日要做二十来个嘞,这能做得成吗?”

“赶赶估摸着能成。”姜姀实话实说,“这阵子,大家怕是都得受累了。”

毕竟竹灯笼、竹扇子一类毕竟工艺简单,做起来三两下就能搞定,做得手熟了以后,不会占去太多时间。

但像竹食盒、茶叶罐和竹花器这种,都是表面镶了纹饰,做起来顶复杂的,就得颇费苦工,将前头省下来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儿上。

坐在食肆里边吃饭的工夫,姜姀便将一行人的分工给安排好了。

工期从明日开始,掐头去尾十六天,一旦各自领了活计,便是一日都不能松懈。

砍竹子扛竹子,都交给沈猎户这个行家来。他认竹子认得又快又准,力气也大,就在他们边做竹编的时候,一批批把竹子运来。

之后的刮青便由她自个儿来。刮青需要慎之又慎,要不然刮坏了反还耽搁时间,交给其他任何人她都不放心。又怕沈猎户忙不过来,也担心兰英婶和李秀婉力气不够,之后的劈篾也由她来。

李秀婉还是负责过剑门。与她们合作了上一回的竹花瓶后,她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过匀的这门技艺,刷刷地就能准备一堆竹篾、竹丝出来。

这之后,养竹篾的活计也交由她来。毕竟近日天气渐渐回了温,制备好的竹篾放在太阳底下很容易晒得焦脆,需要时不时往上淋水。

这样一来,一直到编竹编以前的活计,便都分配好了。

至于家里的杂事,譬如给菜地浇水、除草,就交给三个孩子来做。像打理鸡圈、鸡窝,还有喂驴子、喂狗这种简单的事情,小果一早也都会了。由她带着,教教与哥儿和霜霜一起做,三个人也好有个伴。

分工完毕,这顿午食也吃完了。

午后的时间,一行人便在县城里四下溜达,溜达累了,便在河边拣了处凉亭坐坐。

凉亭边上有一块方寸大小的红泥地,上面的泥壤许是被野狗儿刨去了一块,野草都刨不见了,看起来光秃秃的。

姜姀便捡来一根柳枝,在上面写写画画,提前教了兰英婶几个简单的编制手法。

像编扇子、编果盘的手法,与先前编过的那些都有共通之处,姜姀不必手把手教,就能让她理解了,上手就能做。

其余的花器、食盒等做起来复杂的,也都靠草图加口述,加深了她的初始印象,好叫她对明日的苦工心里有个数。

兰英婶边听边点头,没听明白的部分,一点儿不墨迹,立马就问了。姜姀便耐心地又解释一或两遍,她再听去,自个儿琢磨琢磨,很快便茅塞顿开了。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下午,前期能做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全部安排好。

华灯初上,人潮涌动,白日里冷冷清清的县城街巷,很快有了大集时候那种热闹的模样。今日街上除了寻常的宵夜摊子,还推出来几个贩彩灯和猜灯谜的摊子。

孩子们都高兴极了。眼瞅一个彩灯摊子停在他们所在的凉亭旁,飞也似的跑上前去。

于是姜姀给小果买了个小象灯,给霜霜买了兔子灯。等让与哥儿挑选时,他却扭过头,推说不要了。

问了才知道,原是他觉得花灯是女郎喜爱的小玩意儿,他这个做男子汉的,不能要也不该要。

姜姀笑笑:“那今日就不提这个不能和不该,只说说你想不想要?”

与哥儿望着面前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又回头看了眼他自个儿的娘亲,突然咧开嘴跟着笑:“想要。”

他自己挑了个老鹰灯,握着上头用细绳拴着的小小竹竿,简直爱不释手。

三个孩子都拥有了自己的彩灯,大摇大摆地走在四个大人前头。

一开始街上不算拥挤,姜姀走得还算松快。后来过了一座石桥,刚走到桥底下,便被人群推搡着往一个挂了彩幡的摊子旁边挤。

凑近以后才知道,大家伙儿都挤在这处猜灯谜呢。

姜姀本无意凑这个热闹。几个大人就她一个识字,与哥儿和霜霜又没读过多长时间书,看着那些方块字估摸着认不出多少,玩不出什么趣味来。

可奈何背后人潮汹涌,像一个接一个的浪头,硬生生将他们往灯谜摊子旁送了又送。

等被送到了摊子的正当中,姜姀回过头,人墙老早堵严实了,压根没有回头路可走。这真是被迫凑了个热闹。

手边正有人猜中了谜底,收获了一个穿布衣的人偶,高高兴兴地背着自家闺女,笑盈盈地试图往人群外头挤。但很快知道了这群人的厉害,只好乖乖顺着人流,等后来的那拨人再将他从摊子边上挤走。

姜姀看着那小女孩手里的布衣人偶,低头问小果:“想要吗?”

小果被挤在人群中什么都看不到,姜姀便将她从地上抱起来。到了高处,刚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的小果,一眼就瞅见她娘亲手指的,被小女孩紧紧攥在手里的人偶。

那布衣人偶算不上精致,脑袋奇大,身体四肢却小。黑魆魆的头发像乱糟糟的水草,两个眼睛看样子也就是拿黑色布片简单缝了缝,又绣了一道红丝弧线当嘴巴,鼻子在哪儿更是瞅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