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32)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陈金扭捏了下,一双眼睛朝屋里张望:“爹娘都出去了?老大呢,哥儿几个好像都不在?”

“都出去了,不知道上

哪儿去了。我只知道,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陈二郎掐了一把她的屁股,把她拦腰抱起来,“进屋吧,别气了,给你下下火。”

“去你的……”

两人一通翻云覆雨。等完事了,陈金搂着二郎的脖子,半晌不肯撒手:“你可得和娘说说老三媳妇的事,我要同她说了,她又得嫌我话多。”

“行,我说。”陈二郎声音发哑,一股子缱绻的懒劲儿,“诶你别动,我在里面再待会儿。”

……

大罗山上,姜姀和小果花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回到半山腰。

这头她路不熟,而且为了防止陈金暗戳戳跟上来,她还刻意从白水村绕了路。还好今日太阳不错,一路跟着太阳走,顺利地回到了她们居住的小屋。

回程路上,她们一人吃了个糜饼,现下并不饿。但今日除了面食没有别的进肚。没有油水,肚子里总觉得空落落的。看样子入夜前还得再吃一顿才好。

她把背篓卸在灶房里,左右环顾了一圈。眼下东西渐渐多起来,光麻布口袋就有四个。一袋袋地堆在灶台上,看着杂乱。

现下天气还不太冷,山里蛇虫没夏季那么活跃,但总归还是有的。先前着实条件有限,米面没处收纳,只能在灶台上隔着。

想起来从沈猎户家拿回来的竹筐,姜姀把装粮食的麻袋和几个鸡蛋都挪到里头,又把陶盆盖在上头。

该说不说,这俩东西尺寸契合得恰好。陶盆就像是天然的竹筐盖似的,给竹筐盖了个严丝合缝。

至于五花肉,被拎出来单独搁在陶盆顶上。

一共买了二两肉,拿在手里就那么点。好在肥肉的比重大,能熬一点油出来存着。剩下的部分,她望向屋外那条绵绵潺潺的山溪,心里忽然来了主意。

走到溪边,晨间放下去的鱼篓还在溪水里静静躺着。

她把鱼篓收回来一瞅,大大小小的溪鱼在里头扑腾。这是她头一回下鱼篓捉鱼,就战况而言,比先前徒手捉的好太多。

最大的那条长得像翘嘴,通体银白鳞纹,有手掌那么长,两根手指粗。其余几条略小的像是鲫鱼,或许是水质原因,颜色瞧起来也比寻常鲫鱼浅上差不多一度。

姜姀把太小的那些拣出来放生,包括误入鱼篓的两只小螃蟹和三条虾。留了几条大的,在溪边就地杀了装回去。

“娘,咱们今晚不是去沈阿婆那里吃饭吗,你怎么还自己准备了?”见她娘亲拎着鱼篓过来,小果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疑惑。

“是去沈阿婆家吃。但咱们不能总空手去。我打算煮个五花肉鲫鱼汤,一会儿带过去当菜吃。”

一听有鱼又有肉的,小果馋得眼睛都直了:“那肯定很好吃!不知道沈阿婆那边准备了什么。娘,我上去看看吧,不要做重了才好。”

这时候过去,兰英婶应该正好在做饭。想到这段路她俩这几日已经走得很熟了,姜姀没有反对:“那你别着急,慢慢走。只能走咱们经常走的这条道,不要走远咯。”

小果爽快应下,屁颠屁颠地跑开去。

待她走到时,兰英婶正在灶房里压豆腐。手边有盛出来的两海碗乳白浆液,另外分出来的豆渣单独盛在碗中。

见小果来,她双手在围裙上搓了搓,见搓得没油了,才把她搂过来:“回来啦。”

摸摸头发和后背,黏黏糊糊,不像是刚出的汗。一看就是在山下玩得太疯,到这会儿汗还没干透呢:“等一会儿吃完饭,阿婆帮你好好洗洗。都臭了。”

“我娘买了老大一个陶盆,就是专门给我俩盛热水洗澡用的。”

“那你娘买猪板油了吗?”

“没有。但我娘买了猪肉,有肥有瘦的那种。说是在家做五花肉鲫鱼汤带上来给咱们加菜。”

兰英婶一合计,那些个竹编卖出去的钱,两家人一分,每家到手也就三四十文。就这点铜板,也不知够买几两肉,还想着两家人分了吃。

想说她不会过日子吧,又觉得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她娘不好。肉都下锅了,难道还能捞起来不成。大不了晡食少吃两口,多给孩子留着点。

看了眼刚压在盘子底下白花花的豆腐,兰英婶道:“那敢情好啊。阿婆这里正好做了豆腐,你帮阿婆拿过去,让她加到汤里。这样熬出来的汤奶白奶白的,喝起来才香嘞。”

“好。阿婆今天做了什么菜?”

“也没什么好东西。本来想煎豆腐的,但你娘既然已经做了汤,那这些豆腐就留在汤里用。剩下的豆浆和豆渣……”她端起一个碗,化了点糖下去,送到小果手边,帮她扶住,“先别管有什么菜。来,把豆浆喝下去。玩了一整天,渴了吧。现在应该差不多刚好喝。你试试,别烫着。”

小果正口干舌燥呢。一整日吃的都是干巴糜饼,身上又出了那么多汗,上一口水还是早晨起床时候喝的。这会儿看见豆浆,就像是久旱逢甘霖,往前窜了窜,一下就跳到了碗边。

大口大口的豆浆进了肚。喝到一半,小果仰起脸来:“阿婆,这是神仙水吧,可甜可好喝嘞。阿婆也尝尝。”

兰英婶却推却:“阿婆已经喝过一海碗,现在喝不下了。小果喝,这个喝了能长高,你要多喝点。”

舔了舔嘴上的白沫子,小果又问:“娇娇姐姐喝过了吗?”

“也喝过了。小果不说话,啊,乖乖喝完。”她捧着碗的手往前送,却怎么都挨不到小果的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