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33)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只见小小的人儿往后退了半步:“阿婆,我喝不下了,剩下的留给我娘喝吧。我娘和我一样,都没喝过这么好喝的东西。”

“还有呢。你瞧那边那一大碗,就是给你娘留的。”

“那沈阿公呢,他喝的那碗在哪儿?”

“你阿公他不爱喝这个。嫌豆味重,喝了嘴巴渴,不清味。等回来,让他自个儿喝一瓢凉水就好。”

小果眯起眼睛笑:“阿公真是挑嘴。”

问了一圈,发现没落下一个以后,她终于开口,把剩下的半碗豆浆喝掉,打了个大大的饱嗝。

“阿婆,我饱了。晡食要吃不下哩。”

“哪会。就是个水饱,等会儿走一圈就消食了。”兰英婶把空碗用水冲了,搁在一旁。揭开碗瞅瞅,里头的豆腐已经凝住,压出来个四四方方的形。

她没把面上的麻布揭开,而是连布带豆腐地盛在一个陶盆里。掂了掂,又觉得太重,怕小孩子拿不住,下坡路上要摔。试了好几个能盛豆腐的器皿,都觉得不放心。

“算了。还是等你娘上来罢。”

“可阿婆不是说豆腐要加在汤里煮吗?”

兰英婶耐心解释道:“等你娘把汤端上来,我再把豆腐加进去滚一轮也是一样的。你要不放心,就回去帮我传个话,让她别把汤里的鱼和肉炖得太烂糊,反正到我这儿还要再煮。一会儿肉煮化了,要不好吃的。”

小果领了话,又一蹦一跳地下山去。把兰英婶交代的,还有留了豆浆给她的事情都同姜姀说了。

姜姀也高兴,两家人做饭还真想到一处去了。她煮汤前还想着,要是有豆腐就好了。

偏今日时间紧,要把黄豆从干豆子变成豆腐需要差不多一整天功夫,没可能来得及。结果兰英婶那儿就有现成做好的豆腐,这不是默契是什么。

第19章 有惊无险

为了不辜负兰英婶的好意,她手脚麻利地煮好汤,把陶釜从灶上捧下来放凉。等没那么烫了,用草绳做了个猪蹄扣,连汤带罐地打包拎走。

到了沈猎户家,兰英婶搓着手在门前巴望着等:“来了啊,快进屋。灶坑里的火还烧着呢,你再不来,我又得添水,都添两回咯。”

姜姀说着抱歉,帮她把汤倒进锅里。

粘板上有切好的野芫荽和鸟葱,都是兰英婶在等待期间在边上林子里挖的。

住山里就是这点好。野菜管饱,省下来买蔬菜的一笔开销。

像野芫荽她只在书上见过,虽然认得,却不清楚味道。只听说和寻常吃的香菜很像,两者隶属同科,换算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堂姐妹。

她看着兰英婶把切好的豆腐小心拨进锅里,盖上锅盖,小火焖煮了会儿。

又听

她唤了声:“阿姀,过来喝豆浆。”

眼见她从倒扣的碗底端出来尚且冒热气的一碗:“糖已经下了,刚稍微有点放凉了。我拿热水重新温过,快趁热喝了。”

“阿婶您喝过了吗?”

“打住。”兰英婶道,“方才小果已经把我们所有人都问了一遍,我听腻了。你要问,就问她去,我不想再答一遍。”

姜姀笑笑,没再多嘴。把豆浆喝完,顺便把碗给过了水。

“这才像话。”兰英婶转过身,估摸着时候差不多,把锅盖揭开了。

热气氤氲下,添上豆腐的鲫鱼汤飘起浓浓豆香。

小果踮起脚尖,想凑到灶台上看一眼。奈何身量太小,只能看见灶膛里的柴火烧得赤红一片,还有顶上架着的玄色大铁锅冒起滚滚白烟。

脑子里一刻不停地重复着一个想法,熟了,可以吃了。

她可太好奇有肉有鱼又有豆腐的汤的味道了,简直是把天底下所有好吃的都凑在了一块儿。

最后的点睛之笔还属那一把野芫荽和鸟葱。兰英嫂抬手撒下去时,整锅汤的香味铺开来,勾人的香气粒子一点一点跃进她的心坎里。

小果摸摸自己的胸膛。心跳得好快,脸颊被灶坑里溢出的热气蒸得红扑扑的。再闻一小会儿,她就要被香气热气给夹扁了。

正沉浸其中,一只手兜过她的臂弯,把她从灶台旁拉开。

香味飘远,雪白飘散的热气也跟着走远。

她的视线勾住缓缓上桌的鲫鱼豆腐汤,连沈猎户把她拉开,又连喊她两声都未能察觉。

“这孩子,看呆了都。”

姜姀晃了晃她的身子:“好啦,小馋猫。别看了,该上桌吃饭了。”

发呆的功夫,兰英婶已经摆好碗筷。

桌上一共三个菜,鲫鱼豆腐汤,腌菜炒豆渣,一碟子凉拌马齿苋,外加一人一碗糙米豆饭。简简单单一餐饭,对姜姀来说,比记忆里原身在陈家吃的那些好得太多。

小果作为这些人里头年龄最小的,照例分到了作为优待的第一碗汤。

她看着碗里的鲫鱼豆腐汤,比方才喝的豆浆还要浓稠。雪白的汤底,上面漂几片色泽明亮的嫩芽,都是最后用来提香用的。

她用勺子舀上一口,仔细吹吹,送到唇边,咕嘟一声咽下。

双眼倏地睁大。加了野芫荽的鱼汤味道相当霸道,说是直冲天灵盖都毫不夸张。

她皱紧眉头,咂咂嘴,看了眼姜姀,见她娘喝得没什么太大反应,又尝试了第二口。

这口比之前那口喝得顺滑不少。可能是已经适应了芫荽的独特气味,她从最初的排斥变得渐渐能够接受。再多喝两口,这种味道就开始上头了。

“好喝,好喝。”她连声称赞,扒着碗边,把煮得无比香浓的汤都喝完,才开始吃汤里面的豆腐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