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52)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姜姀赞同这个说法:“也好,那就按您说的。咱们快手先把吃食准备好。我那儿米粥还在陶釜里煮着呢。一会儿做得差不多,还得先下去把粥盛出来,免得烧干了。”

说着她撸起袖子,把沈猎户洗完的几只鸡接过来。

鸡肠、鸡胗都用清水反复淘洗过,冲得干干净净,毫无杂质。她一看就知道,他们今日这鸡肯定能卖得很好。

都说态度决定一切不是么。有沈猎户做事这细致劲儿,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照着姜姀说的,兰英婶把这几只鸡按块分好,在葱上打了个绳结,又把姜洗干净切成了小小的薄片。

按传统的做法,按说得先给鸡皮上扎一排孔方便入味。

但他们事先已经把鸡块切开,也是为了方便鸡肉吸收汤汁。这样做出来的酱油鸡不会哪一块偏咸或偏淡,酱油的味道能完全地腌透进肉里。

往锅里倒了些油后,姜姀觉得油温差不多,把盐、野葱和姜都放进去,煸炒出香味,再捞出来只留下黄灿灿的底油。

切好的

鸡块,鸡皮朝下,挨个儿放入锅中。

鸡皮经热油一呛,喷薄出令人垂涎的焦香。待一面煎得差不多了,她把鸡块挨个翻过来,把底下带厚肉的部分同样放油里煎了煎。

为防鸡肉煎久了会发硬发老,她舀起两碗事先准备好的热水下入锅里。鸡内脏便在这时候,一齐被加入锅中。

冰糖在这个朝代是稀罕物。家里没有冰糖,炒糖色这一步只好略过。但有酱油的咸鲜提香,也完全够了。

顺着鸡肉摆放的方向,姜姀把酱油全部淋在鸡肉上。

很快鸡肉和鸡皮都染上了酱油金黄的色泽,在锅里又焖过一刻钟,一道浓油赤酱香嫩脱骨的酱油鸡就出锅了。

枇杷叶事先放开水里烫过,现下已经成了软乎乎的一片片。

她把鸡块用筷子夹出来,装到叶片里头,趁热扎起来,在外头添了两层干叶防止渗油。又单独夹出来一块鸡胸,把肉切成小块淋上汤汁,供想尝个味的村民试吃用。

这头大功告成后,沈猎户手脚麻利地把鸡块装到事先清洗过的背篓里。

这次东西少,没必要准备挑筐。他倒是觉得省力了,毕竟挑着扁担在山路上确实不好走。

姜姀这次本没打算跟下去。家里躺着个昏迷不醒的,走远了,她始终觉得不放心。

但沈猎户又觉得光自己下山,怕是开不了吆喝的口。不如让小果和他一道下去,既满足了小孩子时不时想要下山玩的心,又能给自己壮壮胆。

没想到还未出门,就看见小果毛茸茸的脑袋从坡下爬上来。

“娘,陶釜里的粥烂成了浆糊,我已经给它盛出来了。”

兰英婶眼里心疼得不行:“哎哟,这么小个娃娃。怎么什么都会做嘞。”

“那你把粥吃了吗?”姜姀问道。

“没有。我看你没在,就没急着吃,光赶上来了。娘,屋里好香啊。背篓里装的就是酱油鸡吗?”

沈猎户从装好的里头拿出来一块给她:“拿去吃吧,刚出锅的香着嘞。”

小果扭捏着没答应:“那不行。这些都是要拿下山去卖的。多吃一块就少卖一块,少挣不少钱嘞。”

捋顺她额前的碎发,姜姀笑道:“人小鬼大。怎么想法这么多呢。不差你这口,既然你阿公让你吃,就吃了吧。”

第30章 育人

被馋坏的孩子也不忍了。剥开枇杷叶,望向酱汁浓稠的鸡腿,急匆匆塞进嘴里,囫囵嚼了嚼咽下。

吃得太快,鸡腿的味道仅在嘴里走了个过场。

咂咂嘴回味一番后,她看着手里还剩下的另一半,踮起脚高举着送到姜姀嘴边。

“娘亲吃。”

姜姀摆手说道:“不用。刚刚出锅那会儿娘就已经吃过了,小果自己吃就好。小孩子要多吃点,长得白白胖胖的才可爱。”

在周围几人殷切的目光中,小果把整个鸡腿嚼吧嚼吧都吃进去。

鸡腿的两个尖剩下稍有弹性的软骨。她半点都没放过,恨不得把骨头中间硬得实在嚼不下的部分也囫囵吞下肚。

吃到最后,恋恋不舍地把手里的鸡骨头放下。两眼一亮,看到枇杷叶里还有半截鸡脖,用手指拎起来塞到嘴里,连肉带骨头吃了个干净。

太好吃了。上一次吃这种连骨带肉的,还是刚搬到山里那会儿,吃的是那只油鹌鹑。

但那时候的油鹌鹑是清炖的,虽然同样肉香勾人,却远不及今日的酱油鸡来得色香味俱全。

连手指头上残留的汤汁都吮干净后,小果满足地舔了舔嘴角。今晚上怕是做梦都要梦见吃鸡腿,那不得在梦里乐得笑出声。

沈猎户见她吃得一脸满足的样,心里跟着舒坦,说道:“一会儿下去再吃一碗粥,今日的朝食就算圆满了。”

姜姀这才想起刚才过来忘记问:“沈叔您今早上吃过了吗?”

“吃过了。”沈猎户道,“要不然看见这香喷喷油滋滋的鸡肉,还真忍不住馋。”

几人收拾着要走。这时候下去,差不多正好赶上县城里下早市。回途的村民多,吆喝起来卖得也快。

姜姀把这次下山要用到的叫卖话术教给了沈猎户。和先前的大差不差,无非就是打出枇杷酱油鸡的招牌。

甚至说得更浮夸些,摆出止咳润肺,神仙都好吃到流泪之类的韵脚,让整个吆喝词听起来更朗朗上口。

沈猎户面露难色:“比先前的还难了。我怎么觉得有些喊不出口。”

老实人只懂得有事说事,浮夸不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