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82)
好像是田螺,又有些不确定。
不过这儿不是山溪吗,能在这种地方看见田螺实在令人意外。这阵子自他醒来后,的确未曾见着家里吃过田螺,想必是连姜姀都没发现溪里头还有这好东西。
宋衍心里又得意开了。要是把找到田螺的事情告诉她,可不又得挨上好一顿夸。话还没说出口呢,他面上已经止不住笑了。
他转头便去找了姜姀。
此刻姜姀正身在边坡上的竹林里。她手里拿着一根竹枝,和小果一道在泥地上涂涂画画。
见她全心全意扑在画上的模样,宋衍没有打扰,静悄悄地挨着边坡坐下。
姜姀手边画了小半幅画,看着有点像花,只是奇形怪状的。中间圆溜溜的一个应该是花芯,旁边四面聚拢来将花心包裹住的半圆,应当是所谓的花瓣。
宋衍心里嘀咕了一句。这画画得也太丑了。果然人无完人,在画画这件事上姜姀不算有天赋。
不过没事,他画得好啊。
从前他在府上,虽说不学无术了点,但起码画画这门技艺他熟。为此还没少挨老将军的骂,说他一个武将家庭出身的男人成天喜欢搞这些文绉绉的玩意儿,反倒功夫拳脚方面落后他人。
一来跑不快,二来射箭不准,三来从小到大掐架从来掐不过他兄长,因此被数落得样样都不行。
实际上他也没那么不堪,只是身上的本事没长在长辈眼里该长的地方。
而他大哥从小就优秀。虽然舞文弄墨方面稍显逊色,却是个实打实的武将苗子。最大的缺憾就是军书兵法读得太多,到后来满心歪点子,专拿来算计自己人。
想到这儿,他叹了口气。算了,没什么好惆怅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既然那是他大哥的选择,那便由着他去吧。反正自己在他们眼里已经是个死人了。
只是可惜老将军恐怕得为他伤心个好一阵。至于那位城府颇深的大哥,应该会看在老将军自幼抚养他们长大的份上给他养老送终。那他自个儿便也能安心在山里住下了。
不想了,眼下还是田螺要紧。
第54章 溪螺
“阿姀娘子,你猜我在溪里发现了什么?”
“石头?”
“不是。”他摊开手掌,露出里头黑黢黢的几个,“是田螺。是长得和平常吃的有些不一样的田螺。”
姜姀伸着脖子看过一眼后道:“这不是田螺,这是溪螺,专长在山溪里的。你这眼神好啊,我在溪里来来回回那么多趟,竟从来没看见过这。”
“还不是我方才在溪里挖石头嘛。一层一层地挖下去,都快把整一截山溪翻了个底朝天,这才在石头缝里见到了这些。我再去挖一挖,说不定还有。”
姜姀放下手里的树枝:“我和你一道去。反正我现在脑袋空空,倒不如趁此机会先放松放松,说不定一会儿就有思路了。”
两大一小一齐走到溪边。行动自如的两个脱了鞋袜,在山溪里踩水。
宋衍腿脚不方便,但他有自个儿独创的摸溪螺法子。
只见他在溪岸上打横坐下,抬起右手边的那只拐杖当作铲子,在溪水里头好一阵挖。
其间翻上来不少石头都被他用手撇去了。身前剩下来的只有溪底下的砾石,那些溪螺便藏在砾石的夹缝里。
溪里泡着的那两位一瞅一个准,用陶盆接着摸出来许多,眨眼间就摸了半盆有余。
“阿姀娘子,差不多够了。多了一趟吃不完,想吃的时候再摸罢。”
姜姀算算日子,这会儿正是溪螺最肥美的时候。这样好的东西,当然不能只他们一家人吃独食。
“再摸一些罢。到时候我给沈猎户他们送去。兰英婶的手艺好,做出来的溪螺肯定好吃。”
还没上岸,她已经在脑海中设想了许多溪螺的做法。像他们这样没有铁锅的人家做不出爆炒溪螺,做个溪螺汤也是好的。
眼见盆里的溪螺差不多够两家人吃了,姜姀从溪里爬上来,帮小果和自己擦干脚,又重新套上鞋袜。这样凉的天,脚泡了水可得好好暖暖,要不然可容易着凉。
刚摸上来的溪螺没办法马上吃,得先放水里吐一吐沙子。她在陶盆里盛上水,将溪螺面上附着的沙土都用竹叶搓干净,而后等溪里的水不浑了,又重新打上来一盆干净的,将溪螺养在里面。
没吃过溪螺的小果蹲在陶盆旁,用手将里头滑溜溜的一个个摸了又摸:“娘,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螺?”
“养个两日吧,溪里沙土多,总得让它们把肚子里的泥沙都吐出来先。要不然吃起来沙沙的硌牙,影响口感。”
小果舔了舔嘴角:“那我每日都来守着这些螺,看它们什么时候能把沙子吐干净。”
看着她弯弯的笑眼,姜姀脑袋里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什么。
她走回先前画画的竹林,将泥地上的花朵图案抹平,重新拾起了树枝。先在地上画出来一道长长的半弧形,而后连上弧形的两端,画出来一个金元宝的形状。
她要做一个竹编篮。金元宝凸起的部分便是篮子的提手。又在提手的两头画出来一道更长的连接线,这里到时用麻绳做一个背带出来。
这样便成了一个既可以当垮篮,又可以作背篮的两用竹篮。
看着自己的设想出炉,姜姀心里头十分畅快。有了这个巧思,想必白水村的那些娘子定会对她的成果满意。
两日后,小果终于等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溪螺。
姜姀再一次用溪水将它们洗净,又拿石头将螺屁股挨个敲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朝代没有辣椒,好在山上有野姜和山胡椒,足以给他们的溪螺汤增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