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84)
要实在不行,那她就自个儿做。反正要还他们家的钱,便还是按照从前的分成来记。
一觉睡醒后,简单吃了个朝食,她便带着元宝篮、剑门刀和篾刀一道前往沈猎户家。
到那时,沈猎户人不在。
兰英婶说他一早便出去了,至于去了哪她也不知道。
好在他身上的蛇毒已经肃清。他身体底子不错,恢复得也快。如今已然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上山下河样样都能干,不再需要他人操心。
一眼看见姜姀手里拿的元宝篮,兰英婶接过来左看右看,怎么都舍不得放下:“阿姀你手可巧嘞。我做竹编这些年,就没见过人做出来这样精致的。”
她将元宝篮斜挎到身上,忍不住啧啧赞叹道:“挂在身上也好看。要我说,村子里就没有哪个娘子不爱美。你做的这么个东西,既好看又好用,铁定能卖得好。”
姜姀笑了笑:“先前做竹筛子的时候您也是这么说的,谁能想到卖了那么一大圈还剩下了许多呢。”
“要我说啊,你到时不如也去趟白定村。这周边一共就三个村,总得给这几个村子都走一遍不是。你沈叔回来已经跟我说过了。你开导过他,他也见到了那些人做坏事落得的下场。现在他什么都不怕了,到时还让他陪你一道去。”
姜姀心里一阵欣慰。沈猎户一家子这样子帮她,她也总算是为他们做了一件好事。
“阿婶,咱边做边说吧。元宝篮不好做,但我记得您先前做过竹筐,只要一趟能学明白了,接下来做起来也就容易了。”姜姀道,“对了,宋衍帮咱们做了个剑门刀出来。要没他做的这个刀啊,恐怕元宝篮还做不成呢。”
“这敢情好。阿姀你眼光不错。原先我还担心这孩子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这阵子还真让他坚持下来了。”
姜姀笑了笑。她的确对宋衍十分感激。这阵子他的辛苦她看在眼里。
他身上还没有大好,断骨头的事哪是短短几日就能康复的。可哪怕身体这样,她说的那些他还是都照做了。
至于他的嘴时不时地犯抽这件事,她并不在乎。他原本就是这种性格,言行不一致又怎么了。一点瑕疵而已,都是小事。
“阿婶,咱们要不先开始罢。做元宝篮需要的时间长,咱可不要再耽搁了。”
兰英婶笑着说好。
姜姀先给她演示了一遍剑门刀的用法。
她先将竹篾徒手破出来。模具一共做了三个斜角,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把石刀放在不同的角度上。内角大些,过一遍刀抽出来的竹篾就窄。同理内角小了,就能抽出来更宽的。
兰英婶专注地看她,自己也伸手试了下。
石刀不算锋利。好在今日砍回来的竹子竹龄小,竹子上的纤维也更加细嫩。将竹篾的一头掐进去固定好,用手轻轻一拉,不需要费多少力就能做出来好些个等宽的竹篾。
“还真是省时又省力。这样做出来的竹篾
和竹丝就更好看嘞。怪不得你带来的这个元宝篮这样精巧。不过瞧着做法怪复杂的,我恐怕会做不出来。”
“阿婶我有个法想法。”
“你说。”
“先前咱们都是一人专做一个。这样每个人做出来的竹编风格实际并不统一。但因为先前做的都是实用器皿,并不考验竹编的美观度。但这回打的招牌从实用变成了好看,那在做竹编的工艺上就一定要统一,要不然一个密一点,一个疏一点,叫人看见要挨说的。”
兰英婶一拍大腿道:“你说得有道理。我寻思光靠我自己,就算能做出来,做得肯定也不大像样。”
姜姀笑了笑:“元宝篮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刮青和编三索。先前咱们保留了竹子外皮的青面,这样做出来的竹编颜色不大均匀。对于那些爱美的娘子而言,背起来就不够好看了。我是想着不如由您专做竹篾和篮底,剩下来的步骤都由我来。”
“那倒是给你麻烦。”
“不会。”姜姀道,“您把篾条和竹丝准备好,到时咱们一开工,那就是流水线作业。两人合力这样做的才快嘞。”
兰英婶用胳膊肘撞她一下:“好了,你又说些我老婆子听不懂的话了。不过我大体上也算听明白了。就是我先做一部分,然后你顺着我做的那些接下去做呗。”
“是这样没错。”姜姀道,“这样咱们依旧是两个人同时做,而且每个人只做自己最熟练的部分,时间越长效率越高。这样只出几天,就能做出一大波元宝篮来。”
两人意见一致,马不停蹄地动手做起来。
起步总是慢的。家里没有太多竹子,沈猎户又不在,姜姀便自己进林子砍,用藤条捆了分几次扛回来。
层层叠叠的青竹堆在屋檐下。她从第一步开始,把其中一根竹子的青面都刮去,而后转递给兰英婶,由她进行劈篾那步。自己则是重复上一步刮青的动作,等篾条备出来一部分后,她这头也已经处理完好些。
兰英婶在她的示意下开始下一步编竹篾的工序。元宝篮的底和寻常竹编一样,压一挑一,根根压实,很快便能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面。这一步的后续,便由姜姀跟上。
要是前头有人能帮着刮青和劈篾,那作为后续的两位就能进行得更为顺畅。不像现在这样,姜姀还需要走回头路,两个人颇有些手忙脚乱,走出了一种鬼打墙之感。
兰英婶忙得乱了头绪。姜姀定定神道:“阿婶您可以慢些。今日是头回尝试。咱们不讲速度只求质量。您先把您负责的两步都走熟了,咱们明日再拉高速度,让整条流水线运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