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为何如此作死(219)
平郡王温柔地抚摸柳萱的面颊,眼中盛满变态的痴迷:“别担心,我每天都会来看你的。”
柳萱恶狠狠瞪着平郡王,恨不得把他掐死。
“你最好不要再有寻死的想法,”平郡王又道,“想想你的家人。”
柳萱嗤笑道:“反正他们也不关心我的死活,我又何必在乎他们。”
平郡王挑眉:“那明珠呢?”
柳萱冷硬的神情出现了一丝裂缝。
平郡王得意地哈哈大笑,又强硬地把柳萱揽进怀里,道:“阿萱,你永远都别想离开我。”
柳萱绝望地闭上眼睛。
第101章 和解只予你一人。
许妙仪再醒来的时候,身处一间布置典雅讲究的房间,床边坐着郑嫣。
“姐姐你醒了。”郑嫣扯出一个笑容,神态大不如以往明媚张扬。
许妙仪揉了揉酸痛的脖子,问:“这是哪里?”
郑嫣道:“是萧韫名下的一处山庄,李梧说这里少有人知,目前来说比较安全。”
听到“萧韫”二字,许妙仪“腾”地一下坐了起来,一把抓住郑嫣的手臂,急切询问:“萧韫怎么样了?柳萱呢?”
郑嫣抿了抿唇,斟酌着道:“还没有消息,不过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没事的。”
许妙仪鼻腔泛酸,眼中也不由自主地涌起热泪,面上难得地露出了无助与彷徨之态。
他们怎么可能会没事呢?平郡王妃假死是欺君之罪啊,更何况还有庆王推波助澜……
许妙仪简直不敢想象萧韫和柳萱的现状,她深深地闭上双眼,低声喃喃:“是我们小看这个庆王了……”
她忍不住想,现在的庆王一定无比得意吧?
但事实却与她的设想背道而驰,庆王府并非歌舞升平、喜气洋洋,而是笼罩在一片无形的阴云之下。
所有人都能察觉到,庆王殿下心情不好。
“殿下,敢问您为何闷闷不乐呀?”有侍从忍不住问,“萧韫帮助柳氏欺君出逃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他在劫难逃,咱们届时再从中添火,便能一举将他赶出京城——这等同于砍掉了太子的一条手臂,于我们大大有利啊!”
庆王扯了扯唇角,反问道:“可万一圣人一病不起呢?那我们岂不是被釜底抽薪了?”
侍从一愣。
是啊,皇帝一死,太子就能理所应当地继位,届时别说是这次对萧韫的设计,庆王多年来的所有筹谋都将是一场空。更糟糕的是,他和太子争斗这么多年,太子上位后必然会第一个清算他……
经过许久的酝酿,一场吞天没地的暴雨终于落下,雨声轰隆隆的,像一头野兽在叫嚣。
这一晚,许多人辗转难眠。
暴雨下了一夜,在翌日清晨时终于停歇,但天空却还是淡灰色的,叫人莫名觉得压抑。
太极殿中,众官员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圣人临朝,人人面色凝重,气氛格外沉重,仿佛大战在即。
临近开朝点,圣人却并未如期出现,来的只有圣人身边的德公公。德公公宣布道:“陛下龙体有恙,尚在昏睡之中,无法上朝。”
一时间,群情哗然。
国不可一日无主,当即便有几位老臣站出来,推请太子监国。
庆王愤恨至极,几乎将一口银牙咬碎,却终究无可奈何。
毕竟皇帝晕厥前没有留下任何旨意,按照礼法,确应由太子辅国理政。
太子假意推辞了几下,终于还是“恭敬不如从命”。他接管大权后,当即便要处理“平郡王妃”一案。
尽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太子必会偏护萧韫,但努力争取总好过无所作为。于是庆王派与太子派开始唇枪舌战,争得面红耳赤。
吵到一半,平郡王又在殿外求见,为柳氏求情,企图把锅全甩到萧韫身上,将战斗推向了高潮。
太子被吵得脑瓜子嗡嗡作响,最终做出如下裁决——
“平郡王妃柳氏犯下欺君大罪,有损皇室颜面,然念其多年侍奉有力,交由平郡王自行管教。”
“萧韫身为刑狱官却知法犯法,助纣为虐,但念他劳苦功高,又因平阳侯已行教子之任,着萧韫停职三月,在家反省,另罚俸一年。”
这两则消息穿越重重宫墙,穿过大街小巷和山丘林木,于午后来到许妙仪等四人耳中。
许妙仪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郑嫣也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我还以为他们难逃一死呢。”
萧无忧也面露喜色,附和道:“只要人还活着,一切就还有可能。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到长安,但由于道路泥泞,车速受限,他们若此时出发的话,抵达长安时恐怕城门已关。他们只好又捱了一夜,翌日才启程。
临近城门,他们远远便瞧见一列军队浩浩荡荡而来,数面写着“梁”字的旌旗正猎猎翻飞。
这象征着什么不言而喻,几人皆是震惊不已,还没来得及讨论几嘴,便被吆喝声打断了思绪:“军队出行!闲人回避!”
李梧连忙将车引到路旁,许妙仪、郑嫣和萧无忧也下车以示礼让。
许妙仪询问旁边的路人是哪里起了战事,那人回答:“你们还不知道啊?巴州有伙山贼造反了!听说他们可厉害了,势如破竹,短短半个多月就占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巴州刺史实在是挡不住了,便上奏请求朝廷驰援。”
在许妙仪的观念中,民间山贼再怎么厉害也是打不过正规军的,毕竟武器装备就落后很多。她不禁暗自咂舌:巴州的正规军居然这么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