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为何如此作死(234)
萧韫及其十余名下属
跨上马背,扬鞭纵马,再吹响从驯马师处学来的口号。
能被用来售卖、豢养的马匹自然是性情温顺,听从指挥的,一听得口号声,马群便纷纷乖巧地跟着走了。
此时城郊处的战争陷入了白热化状态。正如太子所说,庆王凭借偷袭诡计,在一开始占据了上风,但太子一方素质偏高,又指挥得当,双方形成了不相上下的胶着之势。
正当太子焦头烂额之际,忽而听得有人禀报:“殿下,萧二郎君带了一千骑兵驰援,马上就到!”
太子一愣:“他如何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那么多骑兵?”
下属道:“那报信人未详细说明,只请殿下放心。”
太子也无暇多顾,点了点头,让人将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传播下去。
没多久,隐约有隆隆的马蹄声自远处传来。
庆王愣了一下。
有马,就说明有骑兵。骑兵是军队中最精锐的部分,以一当十不是问题。听这阵仗,数目似乎还不少。
庆王知道自己麾下骑兵悉数在此,难以置信地瞪大眼:“他怎么还有骑兵?!”
庆王一方军心见乱,太子一方的士气则明显振作了起来,局势渐渐开始反转。
“殿下,要不我们先撤吧?再打下去,恐怕我们讨不了好啊,倒不如尽早撤退,保存有生力量。”有副将规劝庆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也有人说:“太子若真在长安城附近有这么一支骑兵,我们怎么可能毫无察觉?臣以为太子很有可能是在使诈!毕竟骑兵难求,但马匹易得。殿下,我们万万不能中了他的圈套啊!”
“你为何那么笃定?万一就是太子保密功夫做得好呢?谨慎些总没有错的!”副将不甘示弱。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庆王咬咬牙,做出决断:“撤!”
诚然不排除太子使诈的可能性,但他实在不敢赌。万一来者真是一支精锐骑兵,那他势必元气大伤,搞不好还会把自己搭进去——这太亏了!
庆王军队脱战奔逃,太子军队乘胜追击,一路追出了好几里地,歼灭了百余敌军。
太子适可而止,鸣金收兵,命下属清点伤亡。
轰隆隆的马蹄声渐渐近了,太子放目眺望,只见群马奔腾而来,其中大部分马匹都并未载人。
原来是一招虚张声势。
马群在近前停下,萧韫下马快步来到太子跟前,半跪下去请罪:“臣救驾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不愧是怀景啊,”太子含笑拍了拍萧韫的肩膀,“能想出这等妙计。”
萧韫道:“这是许妙仪的主意,我只是代为执行。”
太子哂笑:“你啊,真是时时刻刻不忘记为她说好话。”
萧韫眉头微蹙,争道:“臣所言句句属实。”
太子无奈:“好了好了,孤知道了,许娘子女中豪杰,孤会好好奖赏她的。”
“多谢殿下。”萧韫又道,“还请殿下恕臣需先一步回城,许妙仪还在城中与庆王余党纠缠,正是有她,臣才得以……”
话音未落,太子便打断道:“好了好了,孤知道了,她劳苦功高——去吧去吧。”
萧韫立即带人策马回城,赶往庆王府邸驰援许妙仪。
萧韫救人心切,不断扬鞭策马,令胯/下马速达到顶峰。夜风呜呜呼啸,刮得萧韫脸颊生疼,像刀子一样。
临近庆王府邸,他却没有听见预料中的打斗声。
夜风送来浓重的血腥气,萧韫心中生出一种强烈的不安感。
第107章 出征等着吃许将军的软饭
幽冷的月光下,巷道中尸体横陈,血腥气浓得化不开,几乎将空气都稠滞住了。
萧韫呼吸一滞,恍惚间又回到了去岁青州的冬日——尸横遍野,满目血红,许妙仪遍体鳞伤地倒在血泊中,气息奄奄……
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口就开始隐隐作痛。
“萧二郎君是想找我吗?”一道熟悉的女声突然响起,含着微微笑意。
萧韫循声看去,只见许妙仪抱着长枪倚在不远处的墙棱上。她浑身染血,面上也满是血污,但一双眼睛格外清澈明亮,透着一股平静却又蓬勃的生命力,像霜雪之中依然挺立的青松。
萧韫心神激荡,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许妙仪身边,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将她揽进怀里,但转念又想起她身上有伤,便只得将手缩了回来。
谁知这时,许妙仪将长枪放到一旁,随后轻轻环抱住了萧韫。
萧韫心头一颤,小心翼翼地揽住许妙仪。
许妙仪柔声问:“太子的燃眉之急已经解决了?”
萧韫“嗯”了一声,又闷闷地说:“我方才还以为你出事了。”
许妙仪轻拍萧韫的背,笑着宽慰道:“我能出什么事呀?这些喽啰对我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你是没瞧见他们落荒而逃的模样。”
“可你还是受伤了呀。”
“打仗的人,哪有不受伤的?”许妙仪失笑,“放心,都是轻伤,不碍事。”
萧韫不说话,只低下头在许妙仪的肩颈处蹭了蹭。
许妙仪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可惜我这边伤亡也不少,所以没办法追击他们,想必此时他们已经护送庆王的家属出城了。”
“没关系,来日方长,总有擒贼之日。”萧韫放开拥抱,牵起许妙仪的手,“走吧,我们回家。”
“好。”
回到府邸,萧韫立即让人去请郎中。
郎中为许妙仪处理伤口,萧韫在一旁默默守着,每看见一道创口,他的面色就阴沉一分,眼尾的湿红也浓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