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史:冯清(1)
《梁史:冯清》作者:念寒
第1章
冯清出身眉州冯氏,出乎意料的,离云川挺近。
那时候他还是敏而好学的向上少年,并不知道在相隔不远的云川,一个投军的姓孟的年轻人及其后代会对他产生怎样大的影响。
当然,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是后代。
第2章
眉州产好酱菜,天下闻名,冯清自打做官就没回过老家。
他这人执拗,得罪了不少权贵,也得罪了自己的家族,就被家族给除名了。
他阿父是家族之光,他是家族之耻。
别说祭祖了,要不是冯氏一族仰仗着他阿父的余荫,只怕这一脉的祖坟都能被人扬了。
所以到了后来,连祖籍云川的皇帝都能吃上眉州的酱菜,冯清吃不上。
冯清在被皇帝嘲笑后自己种了点菜,全用来腌酱菜。
妻子儿子吃不惯,冯清自己就着酱菜能吃三大碗饭。
第3章
冯清是个官,特别受皇帝器重的大官。
他这人处事公正,有魄力,有手段,还很有能力,有着世家出身的卓越见识和才学,却没有世家做他的依靠,所以他是皇帝最喜欢的臣子。
无论是大梁的开国皇帝还是第二任皇帝。
他们都觉得冯清真是个好臣子!
第4章
大梁第二任皇帝是个女帝,她起家有着很传奇的故事。
女帝在成为皇帝之前是个公主,但她并不是生来就是公主。
那时还是先胤朝,坐在龙椅上的还是个昏庸无道的皇帝。
那时大胤边关有个叫柔然的国家虎视眈眈,柔然人强壮,有着高头大马,驯服了凶猛的野兽,还有威力强大的弓弩,所以他们逼近了燕山关,对着中原大地张开了血盆大口。
那昏君被吓坏了,就要求和。
要钱?给!
要地?给!
要人?给!
他给了边境的十五座城池,还不够,还要把燕山关给出去。
冯清在大殿上叩头叩出了血,换来了廷杖五十,逐出朝堂。
行刑的卫士敬佩他,收了力气,没把他打残。
那天偏偏是个艳阳天,不下雨。
冯清觉不出身体的疼痛,他连眼泪都流不出来。
他痛苦,且愤怒。他甚至想着夺过监刑侍卫的剑冲进殿中,将那愚蠢无德的暴君杀死,好过眼睁睁看着大胤河山不复。
蠢货,败类,废物,狗彘……
冯清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带着血。
后来,燕山关保住了。
朝中的郑将军向圣人提议,以博远侯的女儿和亲,解当今之困。
博远侯的嫡长女孟玉,便是后来的女帝。
第5章
博远侯孟云城,出身云川孟氏,曾为边关统帅,天纵奇才,打的柔然人魂飞魄散,听到孟云城三个字便战战兢兢。
可是圣人猜忌他,剥夺了他的兵权,外放到了越州为官。
郑将军,是昔日博远侯的同袍。
他对柔然人说,将博远侯的女儿娶回家,不仅可以报当年的仇,还可以断绝博远侯领兵的心思。
柔然人的妃子是博远侯的女儿,柔然人的儿子是博远侯的外孙,柔然人就是博远侯的亲人。
冯清和郑将军关系不错,听说了这件事,便和他割席断交了。
郑将军带兵去越州的前一日,喝了酒,咣咣砸冯清房门,大吼:“我有什么错?燕山关不能给出去啊!”
冯清在院内盯着自家儿子读书,眼皮都不抬。
第6章
郑将军被一箭射死在城墙之下,孟氏举了“清君侧”的大旗,狼烟从越州烧到了京中。
中郎将许信之秘密逃走了,去了边关,在柔然发现大胤内乱之前稳坐中军帐,靠着边关军硬生生守住了国门。
许信之跑之前来见了冯清一面。
冯清大半夜被迫从被窝中爬起来,看着自己倒了一半的院门。
春寒料峭,冯清在思考,武将都这么暴力吗?
第7章
许信之临走前把柔然使者全杀了,他们知道了博远侯造反,但是还没来得及将消息传回去。
柔然一日不知道这件事,边关便安稳一日。
否则柔然人趁着大胤内乱大举进攻,百姓活不活?
至少在许信之回到边关之前,外部不要生乱。
许信之让他保重,并请他在朝中尽力斡旋,要是能帮他弄点粮草兵器更好。
其实许信之和冯清没那么熟,点头之交,不足以让冯清帮他担上灭九族的风险,但冯清一口答应了,痛快的让许信之以为他后脚要去揭发自己。
冯清这么干,他九族没意见?
冯清斟酒敬他,说九族就剩自己一家三口了。
亲族和他断了联系,恩师把他逐出师门,妻子和岳家断了联系,来日上了断头台,一家三口整整齐齐,黄泉路上不孤单。
许信之唉声叹气,说老冯你真是条汉子。
妻子给许信之喂好了马,孩子击节为歌,送别远征的将军。
他们互相不熟,但他们都很爱这个国家。
第8章
博远侯的嫡长女叫孟玉,是个不输其父的将星。
打仗连战连捷,治下军纪严明,百姓安然和睦。
她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女子怎会做到这样?
一个女子怎能做到这样?
一个女子!
圣人躲在内帷,修炼长生不老的秘术,宠幸美丽妖娆的姬妾。
冯清看着传来的信息,抱着头痛哭。
这样平顺安稳的生活,他给不了百姓。
这样利国利民的举措,他给不了百姓。
这样繁华热闹的城池,他给不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