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里村外(21)

作者: 潼安安 阅读记录

王珩在我身旁忍俊不禁,他悄悄凑到我耳边说:「没事,你软硬我都喜欢。」

我的脸瞬间红透,朝他的腰间狠狠掐了一把。

就在我们忙着打情骂俏之时,京城真的变天了。

老皇帝感染时疫时,众皇子和后妃们都不敢靠前,唯有曾被囚禁的三皇子衣不解带、蓬头垢面地在榻前侍奉了半个月之久。

他药石先尝、枕扇温席,老皇帝高热不退,他在佛前发愿折寿救父,老皇帝苏醒神志,他激动得哭红了双眼。

年近花甲的老皇帝,经此生死之劫,突然大彻大悟,再次临朝主政时,他下旨立素有贤名的三皇子为太子,并将另几位皇子封了王,命他们非诏不得离开各自的封地,更不得私自入京。

朝堂地动山摇,风雨大作,然而老皇帝雷厉风行,立太子后的第三日又昭告天下。

「朕践祚之初,即焚香默祷上天,若蒙眷佑,则在位二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开国世祖二十一载之数,故今便祗顺昔志,出逊别宫,禅位于太子。」

自此,老皇帝成了太上皇,一心求神问道,游山玩水,没有比他更逍遥的了。

三皇子登基成新皇,曾与他一起被囚禁的结发妻三皇子妃,成了当朝皇后。

新皇登基时,正是桃水村春种最忙的那几日。

家里人手不够,王珩这个准女婿自然是要赶来帮忙的。

便是华服再贵、玉靴再难得,到了准岳父家,小女婿也得下田种地,越是一身泥泞,才越显得诚心。

可——

「这、这铁犁如何用啊?」

自从定了亲,王珩倒是百般抢着干活,但奈何他自幼受的是世家教育,没学过种地啊。

求亲时,他那句「五谷不分」,可真是说的一点都不假。

看他愁眉苦脸的扶着铁犁,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我气得直摆手:「哎呀,真笨啊,连七八岁的娃娃都会扶犁,偏你学不会。」

王珩窘得满头大汗,却从怀中掏出一方帕子,殷勤地在我脸上擦了又擦,「莫生气,我一会儿就能了。」

想到他身上的那些猩红伤痕,我幽幽地叹了口气:「算了,你还是去田埂上歇着吧,郎中说你最好多休养几个月,把底子彻底养好。你那些伤——真是?」

他淡淡地点头:「青州王氏的家法。」

我勃然大怒:「真是一群黑心肝的东西!无情又无义!依我看,与他们断得再干净些才好!」

王珩是当今皇后的亲姨弟,新皇登基,青州王氏这个墙头草又心痒痒了,私下里想借王珩这个外戚在朝中安排几个族内的年轻子弟。

王珩桀骜,怎肯如此?听说他已经撕毁好几封青州来的书信。

「你放心,我早已不是王氏中人,日后我的家人只有陈家、杜家和我外祖一族。」

我在内心暗自叹气,放心?

哎,放不了心啊。

本来吧,我和他挺般配的,毕竟一个大字不识一个五谷不分、一个乡下丫头一个无家儿郎、一个无权无势一个没爹没娘来着。

可如今,他拐着弯,成了新皇的小舅子,还是颇为亲近的那种。

这、这、这桩亲事,还能不能算数啊?

想到此,我简直要把肠子愁断。

第9章

五月槐花香,马奶奶的心也香着哩!

因为新皇下诏,起复兴国公,归还府邸与奴婢,重用一众杜氏子弟,国公夫人也被封为一品忠顺夫人。

国公府的人,终于从塔山回来了!

在桃水村的这两年,马奶奶日夜为亲人担惊受怕,如今终于苦尽甘来,能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了。

只是——

「老姐姐,我舍不得你,这回你们必须和我一起回国公府!」

马奶奶喜极而泣,紧紧拉着我奶的手不放,生怕这一松手,我奶就像泥鳅一般跑了似的。

我奶还真想跑。

「不去不去,我们是泥腿子,没见过世面,传出去给国公府丢人哩!」

马奶奶怒了,罕见地霸道起来:「谁敢说半句闲话,就是与整个国公府为敌!这事可由不得你,现在又不是大忙季节,你们必须听我的,去!」

我奶肝颤心也颤:「非去不可啊?」

「非去不可!」

「那就去?」

「去!」

于是就这样,在马奶奶的威逼下,除了芝安要准备考童试和姑妈表哥要看铺子不能走,我们全家都准备去国公府小住几日。

临走时,我奶没忘将周姨娘的牌位带回国公府。

我知道,这几年我奶一直深深记着周姨娘的恩情呢。

国公府真大真美啊,比我记忆中还要辉煌几分,真真是令我看花了眼、绕断了腿。

兴国公一家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提到我和王珩的亲事,兴国公捋着胡子爽朗大笑:「原来如此,哈哈哈,好好好,珩哥儿定亲、国公府起复,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啊。」

用膳之后,少夫人亲热地将我拉到一边,塞给我一枚白玉佩:「这是我娘的遗物,说是要留给儿媳妇的,如今它是你的了。」

我刚欲推辞,她却赶忙又说:「珩哥儿命苦,因着你,他才有了甜,日后你们可要好好的。我知道你在因何事忧心,你放心,你们这桩姻缘,便是玉皇大帝也拆不散。」

我:「……」

玉皇大帝他不管姻缘,这是月老的事啊。

进了京城我才知道,原来王珩这么多年,一直在暗地里为三皇子做事,他就是新皇的钱袋子。所以新皇给他在户部封了一个四品的虚职,不拘他自由,俸禄优厚,生意嘱他还照常要做。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公主驭犬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