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驭犬手札(160)

作者: 面包火锅 阅读记录

“可与虎谋皮无异于自寻死路。”朱辞秋隐在帷帽下的双眼泛着寒光,扫过陆桓一干人等。片刻后,她双手交叠,朝北宣王躬身一礼,“我也愿出万两黄金,助王爷击退海寇,重开,海路。”

最后四字,朱辞秋说得铿锵有力。

那是一个极重的承诺。

为首的南夏人不等北宣王发话,陡然冷笑。他似乎不满朱辞秋的突然截胡,语气里带着极大的仇怨:“这位美人真是好大的口气。万两黄金?也不知你现在身上拿得出二十两吗?”

朱辞秋连一个眼神都不愿施舍给他,只对北宣王道:“顾家与南夏人,想必王爷心中很快便能做出抉择。”

北宣王沉默须臾,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朱辞秋,声音听不出喜怒:“顾家人,倒是来得巧。”

若是再晚一日,再晚半日,辽东的局面便彻底定了。

朱辞秋可能再也没有借兵回旋的余地。

她仰头一笑,洁白微透的帽纱薄绢里隐着一张苍白又倔强的绝色。

她站在葳蕤灯火下,站在众人打量审视或嘲讽不屑的目光下,一袭绿衫,玉身长立,如晴日松柏,泛着暖意与生机,好似无论多大的风雨都吹不倒,可以扎根在任何一处艰难的地方。

“王爷,陆某顷刻便能拿出一万两黄金。”陆桓自己推着轮椅到了大厅正中央,凌厉的眼神扫向朱辞秋,“不知这位娘子能否在顷刻间拿出你所承诺的数?”

北宣王同样看向朱辞秋。

顾霜昶不等朱辞秋言语,便忍不住猛然起身走到陆桓身旁,以臣子之礼拜北宣王。

“常微见过王爷。虽然顾家此刻只能拿出三千两,但常微以顾家昌荣起誓,三日之内定将余下七千尽数奉上。”

“原来你就是顾老相爷的孙儿。”北宣王好似才发现他般恍然大悟,突然话锋一转,又故意问道,“听闻常微不久前出使南夏被困,好容易回来了不回燕京交差,怎么突然到辽东来助本王灭海寇?”

“啊,对了。本王还听闻,怀宁公主死在了南夏,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提及怀宁公主时,北宣王探究的视线落在朱辞秋身上,她对上那双苍老却仍有神的双眼,却发现那双眼里似乎有着微弱的期望。

可她还未看清那到底是什么期望,北宣王已经收回了视线,转而看向对面的南夏人。

南夏人避而不谈,也故作听不懂。

顾霜昶语气悲怆不似作伪:“公主为国捐躯,乃大义之举!”

“常微来此,一为助王爷除海寇,二是为祖父生前所托之事。”

似乎说到了北宣王最想听见的那句话,他连眉头都舒展开,也不再问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他眼神示意一直站在身旁的北宣王世子,世子微微点头,抬手拍了拍巴掌。

门口的带刀侍卫恭敬入内,世子便道:“天色已晚,陆公子和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请在府内暂歇,明日再启程归家。”

陆桓极不情愿地看向北宣王,还想再说些什么时却被为首的那位南夏人高声打断:“多谢王爷。”

言罢,便率先大步朝外走去。

陆桓瞪了一眼朱辞秋,又朝一直默不作声战战兢兢的白兰扬冷哼一声后扬长而去。

门重新合上。

此时房内只有朱辞秋一行四人与北宣王及世子两人。

北宣王站起身,俯视顾霜昶,笃定道:“顾老相爷所托之事,你并未如实照办。”

顾霜昶无惧:“常微不愿算计亲妹婚嫁,也深信即便不靠所谓的联姻,也能让王爷得偿所愿。”

北宣王又问:“如何得偿所愿?”

朱辞秋站了出来,轻声道:“我们提供钱财助王爷造战船火铳,王爷英勇善战,智谋过人,区区海寇自然不在话下。此为王爷一愿。”

“那本王二愿呢?”

“王爷二愿,是想令辽东富裕昌盛,不再被世人称作与南夏人一般无二的蛮夷。”朱辞秋笑道,“辽东虽是王爷所辖,可海贸所有权在朝廷手中,大把的金银都进了朝廷腰包。若想辽东富裕起来,必然得将海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只做个守将。”

北宣王沉默不语,看向朱辞秋的眼神愈发复杂难辨情绪。

顾霜昶往前走了一步,貌似不经意地挡住北宣王投向朱辞秋的视线,恳切道:“方才陆公子所言不假,燕京如今已是一团乱麻,暗处反贼故意搅乱局势,奸人层出不穷。常微冒死来此,是为请王爷出兵燕京,清君侧,正朝纲。”

“你顾家如今所正的,是哪位的朝纲?”

北宣王阴声开口,缓缓走至朱辞秋对面,烛火下布满皱纹的双眼里竟透出一些慈祥与心疼,可那一层慈祥之下,又是另一种令人厌恶的情绪。

朱辞秋称它为,男人与生俱来的对女人的不屑。

“已无外人,怀宁,怎么还不肯摘下帏帽?”

朱辞秋压下不悦沉默片刻,终是缓缓取下帏帽,露出毫无血色的消瘦的脸,唯有双眼炯炯有神,眼底倒映着葳蕤烛光与面前北宣王的身影。

“我应该称王爷一声,皇叔。”

朱辞秋终于看清了北宣王布满皱纹的面容,还有他眼底陌生的那一丝慈爱。

她不记得自己曾见过北宣王,也并不认为这个与朱煊安同父异母的大哥会对自己有垂爱之心。

“你与你母亲,长得很像。她是最贤惠之人。”北宣王看着她许久,轻声说出一句话。

他似乎瞧出朱辞秋眼中的疑惑与警惕,却并不以为意,反而笑着开口:“不过本王上次见你,你还是个奶娃娃呢。”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