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之下的银杏(20)+番外
宋明远挑眉看向儿子:“真的?”
宋子年点点头:“《老人与海》的持久战和《三国演义》的声东击西确实帮到了。”
一阵沉默后,宋明远长叹一口气:“看来我是老了。”
他转向宫瑜瑜,“照顾好他。这小子有时候太冲动。”
说完,他转身离开,背影比往常略显佝偻,但步伐轻松了许多。宋子年和宫瑜瑜面面相觑,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
“你爸这是同意了?”宫瑜瑜小声问。
“算是吧。”宋子年摇摇头,仍然感到不可思议,“他从不轻易改变主意你今天真勇敢。”
宫瑜瑜微笑:“比不上你在场上那么勇敢。”她打开笔记本,“我记录了你的几次关键传球,简直像诗歌一样优美”
他们相视而笑,周围的喧嚣仿佛都远去了。
比赛后的周末,宋子年如约来到宫瑜瑜家。
宫母的状态比预想的还要好,甚至能认出他是“瑜瑜的那个篮球男孩”。
“阿姨好。”宋子年礼貌地问候,递上一束百合,“听说您喜欢这种花。”
宫母接过花,眼神清明:“谢谢。瑜瑜说你的比赛赢了?”
“嗯,险胜。”宋子年微笑,注意到宫瑜瑜手中拿着那本诗集。
“妈妈今天给我讲了这首诗的背景。“宫瑜瑜轻声说,翻开《致我的银杏少女》那一页。
宫母的眼神变得柔和:“那是我大学时写的。有个男孩,学物理的,常和我在图书馆看书他后来去了国外深造。”
她的手指轻抚过诗页,“我父亲——瑜瑜的外祖父——不同意我们在一起,说搞文学的和搞科学的没有共同语言。”
宋子年看到宫瑜瑜握紧了母亲的手。
“后来呢?”他轻声问。
“后来我遇见了瑜瑜的爸爸,他是个好人。”
宫母平静地说,"但有时候我还会想,如果当初勇敢一点”
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眼神开始涣散,这是病情反复的先兆。
宫瑜瑜迅速察觉,轻声说:“妈妈,要不要休息一下?”
宫母点点头,突然抓住女儿的手:“瑜瑜,别像我一样为别人的期望放弃自己真正想要的。”
她的目光在宋子年和女儿之间游移,“那个篮球男孩他看你的眼神很特别。”
宫瑜瑜的脸瞬间红了:“妈!”
宋子年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但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送宫母回房休息后,宫瑜瑜带宋子年到阳台上。
初冬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远处能看到学校后山上的银杏树,叶子已经掉得差不多了。
"“你妈妈今天好清醒。”宋子年说。
“嗯,但这种状态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宫瑜瑜的声音带着忧虑,“医生说会越来越频繁地糊涂”
宋子年握住她的手:“至少今天她很开心。”
宫瑜瑜点点头,突然问:“省青年队的邀请,你接受了吗?”
宋子年摇头:“我告诉他们我想先参加高考。孙教授说的那个“文体特长生”计划更适合我。”
他顿了顿,“你呢?医学专业?”
“嗯,神经科学方向。”宫瑜瑜望向远方,“虽然妈妈的病可能等不到什么突破,但至少我想试试。”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都在想着不久后的未来——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道路
“即使不在一个城市,”宋子年突然说,“我们也可以一起成长。”
宫瑜瑜转头看他,眼中闪烁着惊讶和感动:“你偷看我的笔记本了?我正想写这句话。”
宋子年笑了:“因为我们都想到一块去了。”他轻轻拥抱她,“我们会找到办法的。”
回程的公交车上,宋子年收到母亲发来的消息:【爸爸同意你报考师范大学的文体特长生计划了。他说只要你开心就好。】
宋子年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胸口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
父亲固执了一辈子,如今却为他改变了主意;宫瑜瑜的母亲在短暂的清醒中,鼓励女儿勇敢追求爱情;而宫瑜瑜她面对那么多困难,却依然坚定地向前看。
手机震动起来,是宫瑜瑜发来的照片——她母亲的诗集翻开在最后一页,那首《给女儿》的诗旁边,多了一行新鲜的笔迹:“给瑜瑜和她的篮球男孩——爱能创造奇迹。”
宋子年将手机贴在胸前,看向窗外。
冬天已经来临,但他心中却充满前所未有的希望。
银杏叶或许凋零,但它们的根系深埋土中,等待下一个春天。
而他和宫瑜瑜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我对母亲最后的幻想[柠檬]
其实现实中我的母亲贱的没边[捂脸笑哭]
第11章 “无论多远,你翻书时我都会在”
六月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宋子年眯着眼睛伸手去摸床头的手机。
屏幕亮起,显示着几条未读消息——最上面一条来自宫瑜瑜:【录取通知书到了!】
他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起来,光着脚就冲下楼。
母亲正在厨房准备早餐,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怎么了?”
“瑜瑜的通知书到了!我的呢?”
宋子年的声音因为期待而微微发颤。
母亲擦擦手,从客厅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刚到两天,想给你个惊喜。”
宋子年接过信封,手指微微发抖。封口处印着“市师范大学”的烫金字样。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拆开
——文体特长生录取通知书,中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