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之下的银杏(21)+番外
“我考上了!”他欢呼一声,把母亲抱起来转了个圈。
“小心我的腰!”母亲笑着拍他的肩膀,“你爸早上来电话了,说晚上回来吃饭,给你庆祝。”
宋子年的动作顿了一下:“真的?”
自从篮球对抗赛后,父亲的态度软化了许多,但依然很少回家。这次主动提出庆祝,意义非凡。
“真的。”母亲温柔地整理他睡乱的头发,“他好像还准备了礼物。”
宋子年立刻给宫瑜瑜打电话:“我被师大录取了!你那边怎么样?”
“第一医学院,神经科学专业。”宫瑜瑜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妈妈今天状态特别好,还帮我拆的信封。”
“太棒了!”宋子年恨不得穿过电话线拥抱她,“对了,我有个惊喜要给你看下午能出来吗?”
“什么惊喜?”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宋子年神秘地说,“两点,老地方见。”
挂断电话后,宋子年又盯着录取通知书看了好久。
这张纸意味着太多——父亲的认可、自己的选择、和宫瑜瑜虽然不在一个校园但至少在同一座城市的未来
下午一点半,宋子年提前到达学校后山的银杏平台。
初夏的银杏树郁郁葱葱,叶子不再是灿烂的金黄,而是充满生机的翠绿。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木盒和另一封信——青年文学新人奖的获奖通知。
“我就知道你会早到。”宫瑜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宋子年转身,看到她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扎成马尾,怀里抱着一个纸盒。
“你也是。”他笑着迎上去,“拿的什么?”
“你先说你的惊喜。”宫瑜瑜眨眨眼。
宋子年把获奖通知递给她:“我的短篇小说《给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得了新人奖。”
宫瑜瑜接过纸张,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是我们故事的改编?”
“嗯,稍微艺术加工了一下。”宋子年挠挠头,“评委说“情感真挚,观察细腻””
宫瑜瑜突然踮起脚尖亲了一下他的脸颊:“你太棒了!”然后她红着脸退后一步,打开自己的纸盒,“我也有惊喜妈妈的新诗集。”
宋子年凑近看,那是一个手工装订的本子,封面上写着《给未来的你》,署名“林之媛”。
“我昨天整理书房时发现的。”宫瑜瑜轻声说,“她瞒着我们写的里面全是给我的诗和信。”
她翻开其中一页,指给宋子年看:“这句“爱是抵抗遗忘的最后堡垒”…写于她确诊后的第一个月。”
宋子年轻轻揽住她的肩膀:“你妈妈很了不起。”
“嗯。”宫瑜瑜小心地合上诗集,“我想和你分享这个还有这个。”
她从纸盒里取出一个玻璃瓶,里面装满了折叠的小纸条,“妈妈写的“记忆胶囊”,每条都是她记得的一件事或一个人她说如果我思念她,就随机打开一条。”
宋子年感到喉咙发紧。
他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木盒:“巧了,我也有类似的想法。”
他打开盒子,里面放着篮球对抗赛的奖牌、获奖小说的手稿,和一片金黄的银杏叶书签。
“我想和你一起埋个时间胶囊等四年后大学毕业时再挖出来。"
宫瑜瑜的眼睛湿润了:“这太完美了。”
他们选在银杏树下的一块空地,将木盒和玻璃瓶并排放入,再覆盖上泥土。
宋子年用一块扁石头标记位置,宫瑜瑜则在上面放了一小束野花。
“四年后见。”宋子年轻声说,握住宫瑜瑜的手。
“四年后见。”她回应道,手指与他紧紧相扣。
晚饭时分,宋子年回到家,发现父亲已经坐在餐桌前,身边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礼物盒。
几个月不见,父亲似乎老了一些,鬓角的白发更明显了,但眼神比从前柔和。
“爸。”宋子年站在门口,不确定该如何打招呼。
父亲点点头:“听说你得了文学奖?”
宋子年惊讶地看向母亲,后者狡黠地眨眨眼。
“嗯,一个小奖项。”宋子年谨慎地回答。
“拿来我看看。”父亲命令道。
宋子年回房取来获奖通知和刊登作品的杂志。
父亲戴上老花镜,仔细阅读起来。
漫长的几分钟过去,父亲终于放下杂志,表情难以捉摸。
“写得不错。”他最终评价道,然后推过那个礼物盒,“给你的。”
宋子年拆开包装,发现是一个精致的展示盒,里面躺着一个有些年头的篮球,上面签满了名字。
“这是?”
“1998年国家队的签名球。”父亲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本来打算等你进国家队时送的但想想,现在送也一样。”
宋子年震惊地看着父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妈说得对。”父亲避开他的目光,“我太固执了篮球和文学不冲突。乔丹还打棒球呢。”
这个比喻有些蹩脚,但心意无比真实。
“谢谢爸。”宋子年轻轻抚摸着那个老旧的篮球,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晚饭后,宋子年给宫瑜瑜发消息:【我爸送了我国家队的签名球,还说文学和篮球不冲突!世界要末日了吗?】
宫瑜瑜回复:【也许只是新的开始,明天去火车站看看车次?】
第二天,两人在火车站售票厅前碰面。
宋子年穿着宫瑜瑜送的那件蓝色衬衫,而她则别着那枚银杏叶发夹——他们心照不宣地选择了对方送的礼物。
“医学院和师大之间要转两次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