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今天也宠妻如命(110)

太医的叮嘱她记在心上,时不时喂萧照几口参汤续命。

未免路途再生意外,被安排护送太子回京的侍卫与将士极多,马蹄声与脚步声一直响在马车外。哪怕深夜,因着这样的动静,并不叫人万分戒备。

林苒勉强靠着马车车壁睡得小半个时辰。

醒来后借夜明珠的光芒看一看萧照,仍如之前那样沉睡着,她便坐回去。

回京不止是回京。

回去以后,需要面对的有很多,林苒摸出那块太子令牌,心里明白,在路上她就得做个决断了。

不能拖到回东宫再做决定。个中内情她其实清楚,太子想要做什么她一样知道,唯一的问题她与朝中大臣没有怎么打过交道,接触过的不多,确定太子十分信任的更是少之又少。不过,她的父兄与徐明盛之流,她知道可以信任。

思及父兄,林苒的想法坚定了几分。

哪怕太子事先为她安排好后路她也不可能扔下自己的父兄不管。

她的选择只有唯一的一个。

第50章 第50章宫变。

萧照被护送回东宫已然是天蒙蒙亮之际。

旭日初露端倪,金碧辉煌的一座座宫殿静静笼罩在晨光熹微中。

太医院的所有太医被召集至东宫。

箭伤在玉华行宫处理过,到这会儿最要紧的一件事,是确认太子中了什么毒、寻得解毒的法子。

太医们轮流上前为萧照看诊,林苒与徐明盛守在殿内。

未几时,

收到太子遇刺消息的王皇后赶到东宫,他们齐齐上前行礼请安。

王皇后与众人免礼,继而看一看床榻上昏睡不醒的人,似不得不相信太子受伤昏迷之事,闭一闭眼,面容哀戚询问太医情况。太医将太子情况细细回禀,王皇后便对殿内的太医沉痛下令道:“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救下太子!”

一句话说罢,王皇后身形微晃,似承受不住打击,险些站不住。

林苒连忙扶住她,将她扶到外面去坐着。

王皇后坐得片刻、缓和过来,一看林苒眼下两片乌青,憔悴不堪,不由叹气,拉着她的手说:“太子妃就算着急太子的情况,也要爱惜自己的身子……”正劝着,外面便有小太监高声通报延兴帝来了。

殿内众人当即迎出去。

延兴帝是专程来看太子的,见太子依旧昏迷不醒,只对一众太医下死令,命他们尽力救治。

“太子妃可曾自省过了?”交待过太医,延兴帝将目光转向林苒,“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左右是为救太子妃才落得这般,太子妃干脆作陪罢!”

这是要太子妃陪葬的意思。

皇帝此话一出,殿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良久,是王皇后开口打破这沉寂:“到底是那些刺客胆大包天、罪不容诛,陛下爱子心切,可太子妃从无害太子之心,陛下这样迁怒于太子妃恐有不妥。若太子醒来听见这些话,亦会痛心不已。”

听见王皇后忽然提及刺客,延兴帝不禁有些许的心虚。

他眼神闪烁,面上呵笑:“那她便最好时时刻刻祈祷太子能平安无事。”

延兴帝驾临东宫不过走个场面。

探望过太子以后,他借口朝事忙碌启驾而去。

王皇后率众人至廊下恭送皇帝离开,待帝王仪仗队伍消失在视线中,她转过身来拉着林苒的手低声叮嘱:“母后也须得先行回宫,要累太子妃照顾好太子了。”

林苒说:“本是儿臣分内之事,请母后放心,儿臣一定同太医尽心尽力照顾、救治殿下。”

“好孩子,受苦了。”王皇后叹着气又拍一拍她的手。

不一时,王皇后也乘轿辇回宫。

太医们回殿内继续摸索为太子解毒之法,林苒和徐明盛也依然陪在一旁。

但回到东宫后,太子的情况没有好转,乃至急转直下,发起高烧,整个人身上滚烫得厉害。太医们连忙开药方,命宫人煎药,再命人取来烈酒为太子擦拭身体,只盼着太子能尽快退热免得情况更糟糕。

林苒将这些看在眼里。

纵然太医们嘴上不敢说不吉利的话,但无碍她清楚萧照的情况远比想象得危急,而此刻宫里宫外的平静背后酝酿着的乃是一场狂风暴雨。

思及之后可能发生的种种事情,林苒反而愈发的冷静。

她已做出决定,这局面也容不得她退缩,自然越早做些安排越有利。

吩咐宜雪在殿内看顾萧照,林苒把徐明盛请至殿外空旷之处,宫人们皆被屏退到远处,他们两个人单独叙话。林苒单刀直入,问备受萧照信赖的徐明盛道:“殿下之前可曾特地交代过什么?”

“是,太子曾吩咐过微臣,若他遭遇不测,便听命于太子妃。”徐明盛回答得很干脆,“现太子殿下昏迷不醒,微臣听凭太子妃调遣。”

林苒相信萧照当真说过这个话。

只是太子对她信任至此,再一次感知,仍然有些许迷惑,但想要解惑唯有等到太子醒来了。

“好。”

应下徐明盛的话,林苒道,“殿下做下哪些安排,徐大人请一一细说。”

她将那块太子令牌亮出来让徐明盛看了。

徐明盛神色严肃一颔首,她收起令牌,安静聆听徐明盛的转述。

……

萧婵和王溪月从玉华山赶回京城已经是晌午。

她们直接来东宫,一见林苒,王溪月便抱着林苒痛哭,最后是林苒和萧婵合力将她劝住的。

虽说四下里暗流涌动,皇宫不见得不会有危险,但有皇帝陛下在宫里,守卫必定森严。是以在她们探望过萧照之后,林苒直接劝说她们先回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