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224)

但不管怎么样,张巡考这一关是过了。

张巡考在筹备乡试宴的时候,也在观察数科,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鬼把戏。

张巡考还在探究事实如何,看他一个手下,却把今日的谈话如实记录下来,寄给自己舅舅,也就是如今的吏部尚书。

因为纪楚这些话的根本,好像指向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如何消化越来越多的读书人。

平临国发展两三百年,读书人越来越多,官府职位也越来越少。

这是礼部跟吏部向来头疼的问题。

吏部每年都说,科举应该更严格一些,少录取一点学生,囤积那么多候补官员有什么用,还会滋生捐官,以及更多腐败。

可礼部这边却恨不得年年科举,毕竟科举是他们部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而且减少招生,会让天下学子不满,更有甚者还会聚众闹事。

前十几年里,有一次因大水耽误乡试,朝廷本打算取消那边考试,但几个府的书生们联名抗议,只得恢复。

所以礼部跟吏部,向来对越来越多的举人进士头疼。

纪楚这个做法,似乎跟吏部礼部两部在做同一件事。

用现代的话来说。

差不多等于大学生,研究生越来越多,好的职位越来越少。

一个是学历开始贬值,另一个是闲散人员越来越多,社会容易不稳定。

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想要闹事,可比平头老百姓难办多了。

纪楚虽然没有明说,却用书生举例说明这么做的好处。

无论纪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似乎能跟吏部礼部想要的殊途同归。

只是把这话记录下来的官员忍不住心想,这位纪大人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看似是在解释情况,实际拉了更多人下场。

倘若他真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给吏部礼部解决方案,那两部都要感谢他的。

这个年轻人,着实不简单,对什么人都说什么话,他算是拿捏得非常到位。

纪楚自然是故意的。

因为自古以来,解决就业问题,就是个难事啊。

官员们的就业,难道就不是就业了?

数科想要平稳发展,必然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否则他根本不用说这么多的。

想要扶持数科,并非只有对抗这一条路可选,团结多数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纪楚平平安安从驿馆出来,还没被张巡考责骂,出乎很多人意料。

那么古板的张巡考,都被纪楚说服了?

说明数科真的可去吧。

今年四月份那会,数科去了一批童试落榜的书生。

今年八月,不会再去一批秀才吧?

放在年初,大家都会说不可能。

但是现在却不好说。

看看人家数科门前的人,有各地官吏,有各地富户,全都有求他们。

数科众人都被称为工程师,设计图纸,研究其中原理的。

不说别的,就这份追捧,已经让很多人侧目。

如果说放榜之前,想来数科的秀才们,多是跟风。

但现在来说,已经是真的动心了。

他们动心归动心。

数科这边依旧稳得住,并不会因为突然被追捧,突然有那么多学生要来而冲昏头脑。

别忘了。

这里都是理科生!

小宋训导主持大局,对想来读书的秀才们道:“州学在十月份统一招生,我们数科自然也如此。”

他们听州学的!

因为他们是州学数科!

年初那会?那会例外啊,以后不会啊。

现在八月底,等到十月份招生时,该冷静的人都会冷静下来,好好思考自己的前途方向。

都说了!

他们数科不是谁都有!

会有真正的入学考生,也有真正的资质比较。

这不是谁都能来的地方。

越是这种门槛,越让众人信服。

就连张训导都点头:“竟不是胡来,数科选人,确实需要一定的标准。”

而且数科严格按照州学标准,也并非要脱离州学,分明是在州学下面努力求生。

这么一看,反而可敬了。

数科没落许久,或许真的有适合它的路。

对此,王学政也是满意的。

数科如今大不相同,还有自己单独的官署,若真有什么,不听命令也是可行的。

但小宋训导跟纪楚依旧选择紧跟州学,就能看出来,他们不是单纯的借官学名声,而是真正想让官学的数科发展起来。

这种时候,数科还趁机发布了一份备考指南。

上面着重说明数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又要考哪方面的试题。

总之一句话,想考数科,就要学这些东西。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数学题!

不想学?

那对不起,数科不适合你。

再说一遍!数科不是谁都要的!

就算是这样,也有一部分落榜的秀才开始研习数科书籍。

这部分人是真的想找新出路,并非跟风的。

相信他们的努力,肯定会有结果。

这些事做完时候,数科再次忙碌起来。

现在都九月份了!

很多弹花机八号都要交货,他们真的非常忙!

原本冷清的数科变得格外忙碌,也幸好他们有单独的官署,否则官学的学生们受到的触动更大。

毕竟每天都有排着长队过来买弹花机的各地官吏商贾,都不用认真计算,便知道如今的数科再也不同往日。

曲夏州所有弹花机,都出在他们啊。

不说最先设计出弹花机的蔡夫子,就说帮忙改良的其他夫子们,都得到不菲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