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31)

他们会愿意吗?

而且这报名的学生里,还有一部分军户子弟,他们可是最能吃苦的。

估计那些富家子弟又要往后排一排。

县学只有七十个名额。

他们能考进来吗?

虽说名额已经很多了。

但架不住有些学生实在不行啊。

“这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了。”纪楚笑着道,“想要来读书,那就好好念书。”

“还有四个月呢,还不够他们学的吗?”

此时安丘县大户乡绅家中。

响起此起彼伏的骂声。

“纪楚!敢耍我们!”

“听说报名的人已经接近两百,从两百中取七十!开什么玩笑!”

“还有军户的人也能来,凭什么啊。”

“报名还没截止呢,咱们机会更少了。”

骂完之后,家长们阴恻恻站在他们身后,开口道:“咱们家给县学捐了银钱,你们若还考不上,那这些钱就白给了。”

“从今日起,一天学七个时辰,学不会不准吃饭!”

“捐了钱却上不了学,老子丢不起这个人,还不快去学!”

也有人问。

爹,您在安丘县可是有名望的,难道就被一个无权无势的纪县令这样戏耍?

你们这么听话吗?

只见他们老爹冷笑,他们自然不爽纪楚的做法。

拿着他们的钱给穷学生们作嫁衣,让自己儿子连陪读都做不成。

可他们明白,只有纪县令的做法,才能提起学生们的心气。

对自家子弟其实是好事。

再说了,那纪楚什么人,能想不到这些。

纪县令更知道,以他如今在安丘县的地位,根本不怕他们这些人使绊子。

因为敢动他,安丘县所有百姓都会愤怒,那些军户家里更会愤怒。

谁说人家没有靠山了,他的靠山是整个安丘县百姓。

“别说了,还不去背书!”

“考不进县学,等着家法处置吧!”

安丘县县学逐渐成形,一个蜂农在县学门口躲躲闪闪。

他想报名当蜂农夫子,不知道能不能行,他目光胆怯,对周围人的目光很是害怕。

要不然,不去了?

刚要后退,又想到一家老小,去吧。

当夫子有银钱赚,为了养家糊口,他要去。

等他走近县学,门房的人震惊地看向这人,蜂农似乎已经熟悉这样的目光,开口道:“请问县学招蜂农夫子吗。”

“招是招的,你要来?”

对方点点头:“我来。”

可你没有双手啊。

这怎么教?

原来这蜂农竟然没有双手,从手腕处开始,空落落的。

蜂农眼神黯淡下来,说起自己的事。

八年前他的双手还在,甚至是本地有名的养蜂人。

但那年双手被蜇得厉害,手还没养好,冬日就来了。

“那年又格外的冷。”说起之前,蜂农眼神充满悲凉,“伤口迟迟未愈,等大夫来的时候,只能截断。”

短短几句话,几乎让所有人心碎。

在寒冷的冬日,没有充足的衣食炭火。

冻伤冻死乃至截肢,都是常有的事。

甚至有人想。

当年要是纪县令在就好了。

纪县令会给冬日扶济,纪县令还会减免田税,让大家能吃饱饭。

吃饱了,穿暖了,会避免很多悲剧。

倘若那时候纪大人在,绝对会有这样的惨剧发生。

“纪大人说只要您养蜂知识过关,就能留下!”传话的小吏眼睛亮闪闪的,也为这个没有双手的蜂农高兴,“他说只看本事,不看其他。”

“我爹我爷都养蜂,我很厉害的。”眼前的蜂农已经多少年不敢说这话了。

可他在养蜂上,就是很厉害啊!

如今的县学学生们听说这件事,再想到家里父亲所说纪县令真正的靠山。

他们好像有点明白了。

纪县令如此待人。

这些人如何不全心待他。

怪不得他们家里根本不敢跟纪大人争。

根本争不过啊。

还是老老实实听纪县令的话吧!

第18章

夏日炎炎,直到傍晚才散了些暑气。

纪楚在院子里指点妻子跟侄儿写字,又跟狼崽子玩了会。

听到从州城的队伍回来,立刻起身去忙。

六月下旬,送田税的队伍出发。

现在七月初,他们终于回来了。

以范师爷跟马书吏为首的众人,显得有些蔫。

吃了好几碗凉白开,脸上还带了郁闷。

李师爷以为他们是累着了,赶紧道:“厨房饭菜马上做好,你们歇一歇,出公差不容易,辛苦你们了。”

范师爷却道:“累倒是其次。”

话一开头,就受不住了。

纪楚给他们倒水,听他们讲送田税的经历。

可以说,安丘县的百姓有多开心,出去送粮的差役们就有多烦心。

路上倒还好,遇到了同去送粮的其他县差役,一路同行。

到了交税的户司之后,差别就出来了。

“你们就是安丘县的人?”

“曲夏州下十七个县,就你们粮食产量最低,给的田税也最少,你们那的官吏怎么当差的。”

“西北陇西右道五个州府,就因为你们连累,让咱们曲夏州排了倒数!甚至还不交齐。”

其他地方平均下来,一亩地也有二百九十斤。

就安丘县拖后腿,一亩地均产二百五。

能不生气吗。

还有这事?

纪楚挑眉。

没想到因为今年丰收,各地还比起来了。

范师爷他们早就得了纪楚的吩咐,无论旁人说什么,自家不要多讲,田税给齐,事情就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