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312)

有资格封禅,便说明帝王做得十分合格,必然青史留名。

朝野间那些乱七八糟的谣言,不仅不会成为史书上的罪证,还会成为五王爷以后的英名。

您不必为简单的登基大典难过。

您还有机会,得到一个更隆重的典礼!

千百年之后,留下的到底是骂名,还是赞誉,就看他们的行动了。

纪楚简直是反向画饼第一人。

平日都是皇上给臣子画,也就他了,他给皇上画。

偏偏五王爷确实吃这一套。

都要当皇帝了,谁还没有点追求。

他年轻被派到军中,很想成就一番事业。

最终却被父皇打压,赋闲近十年。

这十年里。

看着不如他的太子坐稳皇位。

接着是荒唐的二王爷也有机会。

甚至连九岁的孩童优先级都比他高。

若不是心里好受,那就奇怪了。

这也是他破釜沉舟,敢以皇帝私下联络臣子的原因。

比不过优柔寡断但仁德的太子就算了。

还比不过老二跟九岁的世子?

但凡有点心气的,都咽不下这口气。

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登基大典却要敷衍了事。

要说不郁闷,那是假的!非常假!

五王爷缓缓起身,眼神中透着渴望。

登基大典可以敷衍。

以后的泰山封禅,绝不能敷衍。

看着五王爷的神情,纪楚就知道,他这一步棋走对了。

人都要有目标,皇帝也要有啊。

有没有资格去泰山封禅,就看您的本事了。

即使五王爷知道,这是臣子给皇帝画的大饼,那又怎么样。

只要说中他的心思即可。

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前面那些人当皇帝,都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康绛元年,五月二十六。

漳启皇帝登基。

这位谁都不看好的五王爷,最终登上皇位。

登基仪式称得上简朴。

文武百官本以为新皇会不满意,谁料他一笑而过,根本不在意这些。

他的心里,还装着更重要的事。

五月三十,登基大典结束三日后,纪楚带着火器重启的准奏文书,正式出发。

不过并非去往曲夏州,而是趁着这段时间,回老家原化州一趟!

危机解除,总要把老婆接回来吧!

还有,他也该回家看看爹娘哥嫂。

李师爷更是把马儿骑得飞快,他同样想赶紧回老家啊!

跟着火器重启文书一起的,还有纪楚的升职文书。

曲夏州通判纪楚,休完探亲假之后,便要走马上任!

第87章

从安建三十年, 到如今的康绛元年。

整整六年时间过去,纪楚,李师爷都是头一次回乡。

对比刚出家门那会, 实在发生太多事。

纪楚还好些,他对原化州的记忆都来自原身, 这次专门过去, 依旧是受原身嘱托,要好好照顾家人。

当然, 也有父母兄嫂帮忙照顾家事,还照顾乐薇母亲的缘由。

趁着回京一趟, 肯定要绕路回原化州,好让纪家人知道,纪楚在外面还不错,也给家里人长脸。

李师爷这边也差不多。

不过他在老家没什么亲人,爹娘早已离世,本家亲戚对他也不好。

所以他才会在娘子的娘家村子, 也就是丰抚县纪家村当私塾夫子。

他想回家, 主要是想帮爹娘重修坟墓, 好好祭奠一番。

毕竟他们这也算衣锦还乡吧?

作为通判的师爷,那身份可不寻常。

小小的秀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已经很好了。

正因如此, 他才想着回家祭奠爹娘, 也算光宗耀祖。

而通判本人, 自然更不寻常。

官场上消息极为灵通。

他俩以及身后书吏差役人还没到。

原化州的知州就已经听说此事。

纪楚要回老家!

那他必须去接啊!

纪楚的名字, 官场上谁还不知道?

今年不过三十,已经是皇上钦点的曲夏州从五品的通判!

要说原化州知州为正五品,不该对从五品的官员如此热切。

可通判这位置又不一样。

像各地的知州知府, 基本是职官,也就是经由吏部推荐,看哪有缺漏给补上。

而通判这个位置不同。

其实看通判的职能,大概就能了解了。

各地通判,基本为从五品。

最重要的职责有三。

一,监察州府长官。

二,分管兵马。

三,掌管州内粮运,家田,水利。

虽说通判具体负责什么,各朝都会有变动。

但在平临国,已经能看出厉害之处的。

而且这职位更多的是监督职能,基本是皇上钦点,去监督各地官员的。

通判的奏章可以直达天听,不用其他部门再审。

大白话说,这是皇上派去各地的眼线。

所以即便知州的官职比通判高,那也要客客气气的。

可即使客气,那也该是各地知州知府,对自家的通判客气。

这原化州知州,为何又要对曲夏州通判客气?

原化州衙门众人笑:“也不看看他什么年纪,更不看看人家结交的朋友都是谁?”

“还有,人家可是被点名参加新皇登基大典的!”

虽然漳启皇帝的登基仪式比较简陋,那也是多少官员梦寐以求,想要参加的啊。

纪楚人还没来。

他在京城的好友关系,基本被扒了个干净。

如今皇上身边的红人,不到四十岁的薛明成已经是吏部右侍郎,上赶着要让纪楚领功,听说在曲夏州的时候,两人关系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