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37)

从州城过来收油菜籽的贩子,随口说了一句:“听说州衙门觉得你们县令做得不好,想要把他撤了呢。”

这本是闲聊的一句话,贩子都没当回事,毕竟各地百姓,谁关心自家县令是谁,反正都差不多。

谁料此话一出,原本卖油菜的农户不干了,直接跳脚道:“什么?!要把我们县令给撤了?!凭什么。”

消息瞬间传遍整个县城,但凡听到这话的人,脸上都写着不敢置信。

上头怎么能这么对我们纪大人!

不能撤!

谁走都行!

我们县令大人不能走!

州衙门到底怎么回事!

到底长没长眼啊!

消息传到衙门,李师爷范师爷都知道,这肯定是假的。

作为本地县官,只要没什么大错,这三年内不会轻易撤职。

可这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州城贩子都知道,上面对纪县令不满了。

为何?

还能为何。

不就是夏税不够的事。

这下别说百姓们慌了。

就连衙门上下都有点着急,赶紧凑够秋税给补上去啊。

他们秋税足够了的,根本不差那点钱。

百姓们慌,是因为纪县令会被调走。

衙门慌,则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年末考核。

怎么差点忘了,马上就要年底考核了啊。

想到纪大人在上司那边的印象分。

李师爷眼前一黑。

纪楚自己都想了想。

上任的时候没去拜见。

夏收的时候亩产全州最低。

甚至还拖欠税款。

如果他是上司,他对自己的印象也不会太好啊。

第21章

年底考核,放在哪都会让人心里打鼓。

更别说官员们的考核。

按照平临国的要求,对于县官考核,被称为“四善三最法”。

其中四善分别为,一,德义有闻;二,清谨明著;三,公平可称;四,恪勤匪懈。

三最为,狱讼无冤,农桑耕植,屏除奸盗等等。

总之把这些事大致分为七种。

能做到五件的,考核为上。

做到两件的,考核为中。

其他的为下。

全部做满的,可以额外评为上上。

众人比对着四善三最,总觉得纪大人哪一点都做到了啊。

这当然是自己人如此认为。

放到上司那边。

四善里面,大致能中个一条。

三最也能有个一条做到了?

毕竟安丘县穷的没人抢,所以屏除奸盗,那是没问题。

怎么算,也就是七件事里,做到两件,顶多评个中等。

但县官考核,很少有人会得中等。

毕竟都是官员,低头不见抬头见,只要不是犯了大错,极少会给官员中等成绩。

而这中等的评价,是会记在官员档案里,跟一辈子的。

以后升迁调任,都有影响。

所以每年下来巡查的官员,不会太过苛刻。

至于下等的成绩,那影响更大。

如果只得了下,那明年户司调派职位,大概率会降职。

根据外面的传言,州城衙门的人,想给纪楚评个下等?

“倘若真的如此,安丘县肯定会激起民变。”

这话竟然是范师爷说的。

自从范师爷认了纪楚之后,便一直埋头做事,格外用心,不过很少提意见。

此刻说的话,倒是让人惊讶。

而且他说的民变,恐怕是真的。

但凡知道纪县令在安丘县这一年做了什么,百姓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纪楚笑道:“没到那种时候。”

“再说咱们今年的税务可以补齐了。”

李师爷担忧道:“就怕他们没事找事。”

现在九月上旬,等到月底,州城考课院的官员们就会去下面各县巡查。

不过考课院的人不过待太久,顶多走马观花,凭着印象就把分打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纪大人真的吃亏啊。

“先把欠的税款给补上吧。”马书吏赶紧道,“我跟范师爷赶紧走一趟,先把今年的税给交齐了。”

看着大家都为他担心,纪楚也点头道:“好,按你们说的做。”

“不过大概率没问题,咱们做事问心无愧。”

“对了,你们可以打听打听,考课院的官员由哪些部门的人组成。”

去下面考核县官的考课院并不是常职,每年需要考核的时候,从州衙门抽调组成。

大部分都以吏部的人为主,再带些其他部门的人。

众人面面相觑。

问这个做什么?

难道要对症下药,让他们对纪大人改观?

纪楚气定神闲:“放心,有大用处。”

大家虽然疑惑,却本能相信纪大人。

送走秋税的队伍,大家长舒口气。

希望能帮纪大人挽回一点印象分!

等送税的队伍离开,安丘县百姓也松口气。

他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希望粮税可以快点送过去。

毕竟他们知道,现在的好日子,都是纪大人带来的。

仅仅一年时间,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不想让他走啊。

不止农户们这样想,准备考试的安丘县学生们,也是这般想的。

九月三十,是他们考县学的时候,他们还知道,能免费上学的机会是纪大人争取来的,如果他走了,那这项好处肯定取消。

外面的官员到底长没长眼啊。

这样的好官却要给撤下去。

纪楚现在的评价,可以说两极分化。

上司觉得他不称职。

下面的人却恨不得他永远留在安丘县。

至于他本人,则在看油菜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