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重。
哪个当官的不这么说,又有几个会这么做。
纪楚就这么做。
他做的一切,目的就那一个。
理清这个思路,就知道如何从他手下逃过一劫了。
可惜他明白得太晚。
不过即使当时明白,估计也不会在意。
他被利益冲昏头脑,根本做不出正确决定。
漳兴二年,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日子。
还田于民的方案被飞速拿出。
从这一天开始,曹家等四家,欠原化州百姓们的债,要一一还了。
甚至从原来的追溯三十年,改为四十年。
只要能找到当时凭证的,又或者记在曹家账目上的,全都能还回去。
等还完之后还有剩余的,则给到其他无田的佃户。
几万顷良田换完,至少几万人家有了田地。
对整个原化州来说,都是好事一桩。
那郝娘子收到刘家的赔偿金时都没这么兴奋,那银子是用自家男人命换来的。
这田地更是他们家之前就有的。
终于回来了,终于有自己的土地了。
她现在住在自己买的房子里,还有田地,自己更是种地的好手,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陪着她申冤的佃户们,同样如约分到地,就在郝娘子周围,以后还能时不时帮衬。
都是讲义气的好人,以后肯定会相互扶持的。
因为善良得到的好处,想来以后会更加讲义气。
二月份的原化州,无论走到哪,都在聊分地的事。
“你家贱卖的地回来了吗?”
“回了,已经拿到田地了,当初趁火打劫,便宜买我家的地,如今竟然全都还回来了。”
“我家也是,以后再也不去当佃户了。”
“是啊还是自己地好。”
“你们说,那不过四家,就拿了几万户的土地,他们也太贪了吧。”
“就是,太贪心了。”
“要是其他家霸占的土地也能还回来就好了。”
“去告状呗,反正试试看。”
“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已经有人开始偷偷还了,如果事情做得太恶劣,一定会被揪到的。”
“为什么啊?总不能是大户们心肠突然好起来了吧。”
“那肯定不是,好像因为在争作坊的经营权。”
百姓们说的作坊经营权,指的自然是那五处作坊,五个武器作坊。
想要经营武器作坊,必须有官府的授权。
得到这授权之后,一个是朝廷订单直接就是他们的,二是买矿便宜。
后者只要不过分,朝廷都是睁一只闭一只眼,毕竟要让下面人盈利,但要武器,就必须拿出来。
不说后面的了,就算好好做官府订单,都是一笔持续的收益。
而且跟官府搭上关系,更是证明自家的地位。
总之一句话。
得到武器作坊经营权,好处极多。
曹家能在原化州地位非常,跟这个也有关系。
不然其他各家为什么要争。
知道得不到曹家田地之后,立刻说要拿经营权去换。
可惜纪楚根本不是能谈条件的人,再加上柯知州尝到甜头,得到朝廷认可,一直冲在前面。
柯知州加上黎家,张家,直接把谈条件的人劝退了。
什么都没做,就想谈条件?
有那样简单吗?
空手套白狼,套到他们这了?
只能说,最近一段时间里,原化州的士族们脸色都不算好。
除了被整的,只剩将要被整的。
就在大家大骂纪楚是瘟神的时候,偏偏朝廷那边,又明确给纪楚一个权限。
“由纪钦差指点,哪家来经营武器作坊。”
这句话就说明一件事。
皇上很满意如今的处置结果,甚至连带夸了柯知州,说他们还田于民的想法很好。
看着这道口谕。
整个原化州的士族只能把骂娘的话咽下去,满脸都是讨好。
想经营武器作坊,只能讨好纪楚。
别的什么办法都没有。
可大家又莫名觉得安心。
因为让纪楚分配的话,他肯定很公平,也不会问他们要额外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信任,大家心知肚明。
当然,这种做法并不会让所有人满意。
“不收不要,更不好办事啊,那他提出的条件,肯定更是苛刻。”
是的,苛刻。
纪钦差把条件说出来时,整个原化州士族傻眼了。
“首先要审核,各家无官司,无案子,无人举报欺行霸市。”
“族中人品要好,有口皆碑,远近闻名那种。”
“建立相应的奖赏机制,对工匠跟作坊伙计都要好,拿矿的价格可以低于市价,但不能抢占等等。”
一条条下来。
只有道德模范的家族,才能获得武器经营权啊。
而且这期间,还要防着有人举报,只要有案子,就算是陈年旧事都不能容忍。
但前些年那情况,但凡老实点的家族,基本都不成气候啊。
就想黎士杰他岳父张家,就因为是老好人,对谁都好,更不爱送礼走动,家中长子更是个礼义仁智信的君子,甚至都不怎么出来走动。
再往下数,那就是更小的士族了。
让他们管武器作坊?
凭什么?
就凭人品好?
这些家族听到消息的时候,也是不敢置信的。
平日谨慎为人,很多人都说他们是傻子。
现在告诉他们,这世道,傻人有傻福!
问到纪楚那,纪楚回答很简单。
那些要利用曹家之事,争抢武器作坊经营权的,冲着的都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