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冲这些事,以后武器作坊必然会再起争端,必然重蹈覆辙。
这也不说,选那些小家族,珍惜名声的家族不会出事。
而是他们更珍惜这份差事,必然会小心谨慎办事,就算堕落,速度也没那么快。
再说了,做武器这种活,还是越谨慎越好。
原化州的百姓们先是高兴还田于民。
接着便是名声好的家族欢欣鼓舞。
这般景象,似乎更加证明,如今上面是新皇,下面是新臣,一切都要改变了。
再抱着原来的想法?
那下一个曹家,就是你们!
而这里的事,自然也影响到很多地方。
一个是震惊纪楚的能力。
二是震惊新皇的态度。
以后要怎么做事,似乎已经有了方向。
可还有一件事,让纪楚频频看向京城。
李师爷明白缘由,黎士杰却并不清楚。
黎士杰自认为很了解上司了,可这会却猜不透啊。
“曹阁老的事。”李师爷说了句,没有再提其他。
曹阁老跟许阁老是好友,都是太子近臣。
尤其是前者,几乎是太子内定的未来首辅。
如今算是在纪楚手中家破人亡。
那许阁老会怎么看?
纪楚摇摇头,不管这些了。
把原化州的尾巴处理干净,到京城再说吧。
说起来,原化州各地的水泥作坊也该建起来了吧,这事不能耽误吧!
这可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有了水泥作坊,才能好好修路啊!
平临国大部分地方已经动工了,就算没有动工的也在选址。
原化州确实落后大家不少,谁让之前的案子太大。
除了水泥作坊之外,纪楚所说的尾巴,还有武器作坊的生产。
不管以后谁接手,现在要给广宁卫,两浙,西北常备军,以及附近驻军的武器,肯定是不能少的。
外面纷纷扰扰,原化州武器作坊一直在做事。
等到二月结束,已经生产出足够的武器,可以往各地运了。
武器一到,各地都能减少伤亡,这就是对保家卫国的士兵们,最好的保障。
过来押运的各地士兵,对纪楚都十分感激。
他们才不管这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只知道,钦差大人这差事办得好!能保他们的命!
纪楚笑着道:“是啊,这就够了。”
其他的都不用在意。
不仅不用在意,还要给你们弄火器。
那火器作坊都要落成了,还是用的曹家银钱呢,建得那么好,一定要发挥出它的作用。
第110章
漳兴二年三月初, 纪楚手头上的事基本处理得差不多。
朝廷命他来督造武器,武器订单全部完成。
暗里让他整治贪腐,同样抓住曹家等三家把柄。
甚至帮朝廷刷了个还田于民的好名声。
剩下的事根本不用他操心, 田地的事,柯知州肯定会干得极为漂亮, 否则对不起皇上的夸赞。
只要这事做成, 年底的考核就不会差,皇上那的评价也不会差。
黎家张家还帮他看着, 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选谁管理武器作坊,却是要纪楚一起去看的。
到如今, 已经有五家被选入其中。
像黎家张家,原本都想争取,但思索再三,黎老爷为了儿子主动退出,只让张家过去。
主要张家的大儿子,是个品学兼优, 还不喜人际交往的, 说什么利益往来太恶心。
以前看着像傻子, 如今却脱颖而出。
黎家做个背后的支持者即可。
省得让儿子被诟病。
这就是原化州的变化之一。
以前都喊着举贤不避亲,现在自己则主动要避嫌。
其余被选出来的四家, 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以至于这五家都战战兢兢的, 半点不敢做什么。
毕竟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 对真正的老实人来说, 只会觉得不安, 完全没有欣喜之感。
所以五家来衙门谈事的时候,各个都跟鹌鹑一样,脸上半是高兴, 半是担忧。
这不会是什么陷阱吧?!
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事实上,纪大人就是带着他们去看了五家作坊。
这五家里,其中四个已经很顺手了,只要半年时间,便能完全接手。
里面很多技术,还是经过纪楚改革过的。
工匠跟伙计,也是好用的,接手便能继续做事。
平临国需要更换武器的地方极多,半年左右,便会见到收益。
这是那四家作坊的好处。
还有一处,则是完全新建的。
“火器作坊,大家应该知道。”
肯定知道。
这可是拖垮曹家的利器之一。
甚至有人传言,说这里邪门的很,就是因为建了火器作坊,那四家才没的。
所以谁接手接倒霉。
当然,也有人说,这完全是谣言罢了,就是有些人想吓退竞争对手,这才故意放出的消息。
不管传言怎么样,反正这作坊建得格外好。
大概是曹家他们以为,以后的火器作坊必然是他们的。
而且纪楚都说了,火器作坊能挣很多银钱,故而这作坊建得极为可观。
不说别的,三十多个大开间,都够容纳大几百号人,还有专门用来研究的工作间等等。
为了跟其他作坊配合,中间道路也修好了。
前来参观的五家啧啧称奇。
曹家他们确实下了血本,看样子要做长远买卖。
如今他们下狱,这些东西也都是衙门的了。
可问题在于。
其他作坊不仅有地方,还有技术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