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43)

七条全部过关!

而全部过关的人,则会被标记为上上。

换句话说,纪楚今年的考核成绩为满分!

整个曲夏州,历来能得满分的人屈指可数。

纪楚却偏偏拿到了,听说还是知州跟户司主事,吏司主事同时点头。

衙门上下看到考核文书,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还有人傻乎乎地问:“那纪大人是不是不会被调走了?”

“肯定不会!”

“太好了!纪大人不会走,我要赶紧把好消息告诉爷奶爹娘。”

“我家也是,我家婆娘天天发愁,就怕纪大人被调走。”

“就连我家儿子也是,日日都问呢。”

看着衙门众人全都不设,来送东西的差役们摸不着头脑。

你们家长官,真的有这样好?

等吃着县令夫人备下的热腾腾饭食,这些州城来的差役们算明白了,人家长官就是好,县令夫人也想着大家。

谁不想在这种长官手底下当差啊。

可纪楚还在等其他书信。

那送信的人拍了拍挠头。

他只顾着考核文书,忘了另一封吏司的信件了。

范师爷,马书吏,宋书吏全都看过去。

吏司?

他们大人什么时候又跟吏司打交道了。

纪楚也不是故意卖关子,而是这事最好办成了再说,省得让大家再失望一场。

李师爷同样上前,他同样想知道事情办成了没。

打开吏司的文书。

上面的内容让纪楚长舒一口气,明显高兴不少,他把信件递给李师爷众人,开口道:“吏司同意,安丘县衙门再设官职了。”

什么?!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范师爷。

他最喜欢当官,也最爱当官。

去年那会,就想靠着纪大人当上县丞。

但之后吏司给驳回了,好在纪大人没有夺他的权,反而重用他,虽说心里还有期待,却也没多想。

毕竟都当这么多年师爷了,都快习惯了。

可现在猛然得知,纪大人还在暗暗帮他们求官,岂能不激动。

“同意安丘县再设县丞,主簿,典史三职,其他杂职官,及吏书,差役,均听县令调配,不必再报。”

三个职位!

还是官职!

不仅如此,下面的杂职官也能再设!

这对整个衙门的人来说都是好事。

别说他们欣喜若狂,就连州城来的差役们都羡慕。

如果要类比的话。

那县里的县令,县丞,主簿,典史都是正经的官员,属于有编制的“官”。

以前安丘县只有一个县令是官,其他人呢?

什么也不是!

甚至只算临时工,因为实际操持县丞,主簿等职的人都没有编制,下面的人就没有了。

现在再设三个官职,就能往下面设正经的事业编跟合同工了。

比如三班六房众人,都能该给事业编给事业编,该给合同给合同。

下面的人都能有保障。

那被任命为县丞,主簿,典史的三人,更是一步登天,从百姓的身份,直接转为官。

即使是不入流的小官,那也是个官啊。

纪大人暗地里帮他们运作这些事,就是为他们前程考虑,为他们将来考虑。

范师爷都要哭了。

实际上他已经哭了。

十几年勤勤恳恳做事,终于有回报了啊。

纪楚也没让他失望,开口道:“范县丞,以后可要继续为百姓当差,务必恪尽职守,不可懈怠,否则本官还会上书换个人来做的。”

后面既是玩笑话,也是警醒范县丞。

范县丞立刻答:“纪大人,在您手下做事,下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他以后就是正儿八经管着本县粮马的官了,这事他绝对办得妥当。

满脸期待的马书吏,还有笑着的谢书吏,两人分别是典史跟主簿。

马典史主管缉盗监狱,依旧是跟着范师爷做事,也是他习惯的,能当官他就很满足了,根本不计较官大官小。

谢主簿则有些意外,他之前都在农务上忙得多,怎么一下子提拔成主簿?

这点马典史开口道:“你做事更细致,而且对民生了解更多,纪大人让你来做,不奇怪的。”

他们所做之事,纪大人都看在眼里,根本不用担心其他。

不过纪楚还是看了看李师爷。

李师爷微微点头。

他是唯二知道纪大人再次写信给州城吏司的人。

甚至信件都是他递出去的。

主簿的位置,他不是不能做。

而是他不想做。

李师爷跟纪楚是同乡,跟随他而来做幕僚。

以后会随着纪大人的升迁变动。

他有预感,纪大人的未来绝对不止在安丘县。

纪楚朝他笑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刻衙门其他人,已经在欢呼了。

临到年末,竟然还有这样的好消息。

以后他们就是衙门正式的人了,纪大人一直都想着他们。

这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跟着纪大人做事,果真是极好的。

冷静过后,范县丞,谢主簿,马典史带着众人再次拜见县令大人。

明年他们肯定会竭尽全力帮县令大人做事,绝不会有一丝一毫懈怠!

如此知遇之恩,必然粉身相报!

纪大人考核得上上。

他们得官职。

安丘县衙门也算双喜临门吧?

第24章

安建三十一年冬。

十一月之前, 安丘县衙门今年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天气逐渐寒冷,除了在外巡查的范县丞之外, 多数人都在做些文书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