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434)

景大人自然也给纪楚写了信,他还把矿路的事说得很清楚,大有不会辜负纪楚安排的意思。

后面的感激自不用说,还讲送了家乡特产,让他一定收下,再说自己到京城安顿好,会第一时间给他写信云云。

看来景大人已经出发去京城了,京城那边的速度还挺快。

不过薛明成的信件里说,他大概要等到七月份才能离开,他身上的差事太多,要一一卸任。

看薛明成的意思,他肯定是要去浙东的,估计也有危机感了。

这人本就聪明,不会把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同时又颇有手腕,江南那些豪绅们有福了。

信件里还说,他一定会挑人口众多的家族送到广宁卫开荒,看得纪楚都为豪强们捏把汗。

对此,纪楚只能回复,他一定会好好招待?

薛明成不能直接走的原因,也跟滇州棉有关。

大家都急切等着滇州棉的产量。

像西北棉,如今一亩地的产量基本在一百九到二百七之间,均产基本是二百三。

只要有这个产量,甚至略低一些也可以,那就值得种植。

依照纪楚的印象,滇州棉的产量绝对不会亚于西北棉,而且种植范围极广。

即使心里有数,可该紧张还是紧张。

这东西必须推广,只有推广成功,才能改善更多人的生活,才能救活更多人的命。

纪楚让薛明成一有消息就告诉他。

然后是滇州府的信件。

发现滇州棉的林元志对纪楚极为热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棉花的事也是头一个跟他说,但当时他已经去了京城,没有收到最开始的信。

这依旧阻挡不了林元志的写信热情。

纪楚发现,他这里的棉花进度,似乎比京城那边还要齐全。

从怎么培育,情况如何,都写得一清二楚。

尤其是最近的情况。

按照林元志的预估,滇州府的产量只多不少,还把当地的气候温度全都给记录下来。

纪楚算了算,若是在广宁卫的话,最迟五月份种下等到八九月收获。

这么看的话,跟西北棉种植时间差不多。

都是选择不冷不热的气候。

林元志还把土壤情况也给写了下来,方便纪大人查看。

跟西北棉差不多,都挺耐旱等等,总之所有习性都写了下来,这还是他在安丘县培育棉花时就养成的习惯。

好东西。

看着信件就知道,这滇州棉绝对是好东西。

纪楚思索片刻,连忙给林元志回信,他要是寄种子的话,直接寄到昌河州,省得时间来不及。

最好今年就能试种,这样不会浪费一年时间。

早点试种,棉花也能早点铺开。

等把信件都处理完,纪楚吩咐道:“滇州府的信件,一定要加快加急。”

弓堂弟立刻点头,他会办好的!

一想到滇州棉,纪楚便神清气爽。

纪楚高兴还没几天,在院子里劈柴的时候,就听照顾乐薇的嬷嬷道:“快,快去接热水,陶夫人要生产了。”

纪楚一愣。

要生产了?!

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的纪楚,此刻整个人都傻了。

好在李师爷,还有几个哥哥都有经验,而嫂子跟姐姐已经去产房了。

懂生产的嬷嬷早在几天前,就让人预备好房间,还时时备着热水药材人参,就等着这一刻。

纪楚的孩子要出生了。

完了,这次是真紧张啊。

第114章

漳兴二年, 五月初六。

原化州,丰抚县,纪家村。

只听一向平和的纪楚家中, 皆是一片焦急。

纪楚还特意让人把乐薇母亲请了过来,听着里面的声音, 他简直坐立难安, 直到听见里面婴儿啼哭声,一切似乎才结束。

纪楚下意识问道:“乐薇呢, 她怎么样。”

出来的婢女连忙回话:“回纪大人,夫人精神尚好, 让奴婢出来就是报平安的。”

说话间,那产科嬷嬷打了帘子道:“母女平安,都很好,精神也不错。”

从乐薇怀上孩子,就在纪家住着。

就算是睿王妃派的人还未过来,家里也请了最好的大夫。

加上乐薇身体健康, 并不让人担心。

有了专门照顾的人之后, 情况就更好了, 后面纪楚回来,自然也出不了岔子。

话是这么说, 刚生产过的人, 还是极为虚弱。

纪楚进到产房, 只见乐薇满头是汗, 心里生起愧疚。

都说他什么都能做到, 可这事上,只能看着娘子受苦。

等两人说了会话,嬷嬷忍不住道:“大人要不要看看女儿。”

完了, 差点忘了。

纪楚连忙道:“抱来我看看。”

在皇上面前都坦然自若的纪大人,此刻却显得有些畏首畏尾。

抱着怀里柔软的小孩,纪楚脸上不自觉浮现笑意:“有点丑,还有点可爱。”

这话说的,周围人都忍不住笑。

乐薇的母亲大大松口气。

是个女孩,就怕纪大人不喜欢。

方才他进来之后,也不问孩子,还以为他讨厌女儿。

陶乐薇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她足够信任相公。

“起个名字吧?”纪楚母亲眼里带着怜爱,“先起个小名。”

“大名可以慢慢想。”

说起孩子名字,纪楚回来之后,就有不少人在提,可他只字不说,倒是让人觉得奇怪。

纪楚不假思索道:“小名就叫绵绵。”

不怪他这么起,只因为最近都被滇州棉冲昏头脑了。

身边人显然明白为何起这个名字,乐薇也道:“绵绵,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