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435)

以后这就是女儿的小名了。

那大名呢?

说到大名。

纪楚扶额,不是他不想起,更不是他不提前做好准备。

而是有人早就起好了!

还上赶着给他的。

让纪楚郁闷很久,孩子的大名本来应该是自己跟娘子起的。

而外面的李师爷已经揭晓了:“皇上赐了名字,所以不用我们起。”

皇上?!

皇上赐名?!

那皇上怎么知道孩子是男是女啊。

“傻啊,肯定是两个名字都起了,等孩子出生就选一个啊。”

所以纪楚不能提前说出来。

否则剩下一个名字不好收场,还会被其他人占了。

产房里。

别说双方母亲了,就连乐薇也十分诧异。

皇上怎么会想到给他们的孩子赐名?

还能因为什么。

就因为睿王妃她们派了嬷嬷婢女们过来,皇上觉得在这点有所愧疚,所以要补上。

“皇上赐名,纪君平。”

皇上说,纪楚的孩子,就要起一个大气的名字。

君平,正适合她的女儿。

这份评价不可谓不重。

纪楚心道,还好名字起得不错,不然他会更郁闷。

乐薇念着名字,越念越觉得好,不过她还是道:“平日里都喊小名吧,绵绵好听。”

不管叫什么都行,反正都是他们的孩子。

可外面却因为皇上赐名震惊。

知道纪楚被看重,却不知道这般看重啊。

而且纪楚还瞒得死死的,换做其他人被皇上赐名,不知道会有多高兴,也就他只字不提,等孩子出生了再说。

原本就想趁着机会来巴结纪楚的官吏士族们,现在更热切了。

他家娘子刚生产没几日,附近几个州府的官吏排着队过来送礼物,其中不乏极为贵重的物件,看得出来,大家对纪大人的巴结。

不过还是跟之前一样,无功不受禄,这种东西,绝对是不会收的。

好在各家都是聪明的,很快调整策略,用心为上,贵重却不好说。

而且人肯定要过来,还要讨一份纪楚女儿的满月酒吃。

纪楚对此很是无奈,但这些人情世故也不能不管,不过只请爹娘兄嫂还按照原来的安排,就在村里摆流水席,不做什么士族之间的宴会。

要说那种宴会,家里人既不会办也办不好,还会被人挑刺。

乐薇倒是可以,却也不能让她还没出月子就干这种操心的活。

所以干脆就按村子里的规矩。

既然来了我们这,就听我们的。

如今的纪楚,确实也有这般能力。

剩下的多数时间,纪楚都在陪老婆孩子。

可陶乐薇看着,却在晚上没人时主动道:“相公,现在已经五月二十五了,滇州棉的情况如何?应该有结果了吧。”

自从五月初六,绵绵出生,乐薇就再也没听相公提过一句公务上的事。

就算是偶尔回回信件,也肯定不让她知道,省得她担心,多数时间都在照顾跟陪她。

陶乐薇知道平日的公务有多少,心里也记挂着滇州棉。

提到这个,纪楚只道:“林县令他们种成了,一亩地有二百一十多斤棉花,而且棉绒很长,应该很适合织布。”

纪楚哄着孩子道:“种子已经寄到昌河州。”

绵绵睡得很踏实,纪楚准备吹了灯休息,却被乐薇拦着道:“你再说说。”

要说起这个,那可就没完没了。

纪楚不想用这种事打扰娘子休息,更不想此刻谈公务,毕竟公务真的处理不完。

可乐薇坚持要问,纪楚只好把最近的事情说了。

滇州棉的效果极好。

林元志本就知道怎么培育棉花,得到滇州棉之后,更是一刻也不松懈。

直接根据村落村民的指点搜集了几亩地的野生棉花。

之前说过,五月份就能收获,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五月中旬就可以采摘了。

林元志第一时间给纪楚写信,说明了滇州棉的产量,甚至还送过来一点样品让他看看。

并且还说,拨出一部分种子,已经送往昌河州。

而纪楚也给昌河州写信,他之前的随从温淳等人已经到地方了,让他们帮着种植,也不耽误事。

听着这些事,陶乐薇眼睛亮亮的,她就知道相公很厉害,所以她即使她再不舍,也要说:“真的不耽误事吗。”

陶乐薇稍稍叹气:“错过一季时间,就要耽误一年。”

作为昌河州知州,纪楚若不去,那边的心肯定稳不下来。

就算温淳他们很靠谱,但当地人也不是吃素的,没有纪大人过去撑着,珍贵的棉种也不安全。

纪楚道:“放心,我让他们去昌河州下的广宁卫去种了,在那边不会有问题。”

纪楚思虑得周全,可面对娘子的眼神,他还是道:“放心吧,事情都处理好了。”

他当然想去昌河州看看棉种情况。

不过不是时候。

乐薇干脆道:“等我出了月子,你跟李师爷他们就启程吧。”

“昌河州的百姓,肯定早就听说你要去了,倘若一直等着,他们肯定会失望。”

京城的考生们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给家里写信,就能看出他们的态度。

不是陶乐薇不想相公陪伴,而是她知道,那边的事极为重要。

关乎了无数百姓的生计。

自己在家中一切都好,相公不用忧心。

听着娘子的话,纪楚难免有些触动。

他确实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即便如此,纪楚还是要再等等。

至少等孩子跟娘子都恢复一些,再说出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