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436)

商议过后,纪楚离开的时间定在七月初,到时候绵绵也有两个月大,身体也会宫里的嬷嬷婢女们照顾。

到时候他就能放心去任上了。

事实上,不少人还觉得纪楚在家时间太长啊。

三月份去京城述职。

四月中旬回来,然后都到五月底了,还不走?

那可是去当官,有你这么陪着老婆孩子的吗?

晚去一天,就少一天的权力,想想都觉得可惜。

而且昌河州的人都等着你,一直拖着不去,不太好吧?

皇上这次是没给你确切的时间,可也不能这么拖?

得知纪大人赴任的准确时间后,原化州的同乡倒是齐齐松口气。

他们甚至比纪大人本人,更关心他的前途!

谁让他是如今原化州的领头羊?

既然有了确切的时间,该安排的肯定要安排。

家里不用多说,纪家人一向是纪楚的后盾。

娘子在这也能让他放心,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带着娘俩一起在任上了。

纪楚摸摸女儿的小脸,叹口气,赶紧收拾他的东西吧。

要说原化州如今有了附近几百里内第一座水泥作坊,确实比之前热闹许多。

那五个武器作坊,差事也做得顺畅。

就连张家所在的火器作坊都走上正轨,祝亚祝耘的能力不用说,有他们在,已经能造出手榴弹了。

不过那地方最重要的,还是安全二字,好在张家做事谨慎,对祝亚祝耘吩咐的话都听在心里。

祝亚祝耘还顺便解决了好几个水泥作坊的难关,估计等纪楚走的时候,原化州会有不止一家水泥作坊。

只是这样的行为,让其他人觉得奇怪。

“你们帮别的水泥作坊做事,就不怕纪大人不高兴?纪大人所在的丰抚县水泥作坊,肯定会少很多买卖啊。”

祝亚祝耘跟看傻子一样看向他们。

纪大人会在意这些事?

你们的目光是不是太短浅了。

别说原化州多开三四个水泥作坊,就算是丰抚县也再开两个,也不会影响收益。

这东西有多供不应求?大家心里没数?

反正趁着他们还在,多处理一些难题,算是帮纪大人的忙了。

这要不是纪大人家乡,他们才懒得去做。

大人帮他们建设家乡,他们肯定也会全心全意帮原化州!

六月初六。

这些大忙人们,全都暂时放下手里的差事,齐聚在丰抚县纪家村,来吃纪楚女儿绵绵的满月酒。

按照纪楚的想法,就在村里摆流水宴。

根本不管那些官吏们习不习惯,反正他家就这规矩。

事实证明,合不合规矩,全看办宴会的人是谁。

倘若换了其他人这么办,肯定会被说土气,说上不了台面。

但到了纪楚这,便是与民同乐,古朴有趣。

甚至还有农家出身的官吏回忆往昔:“下官小时候吃席面就是这般,当时家里穷,能吃块肉就高兴得不行啊。”

周围人看着他的锦衣华袍,完全没想到他小时候是这般。

放以前他也不敢说啊,也就今日在村里吃流水席,这才敢讲出来。

估计今日之后,会有不少人效仿纪楚的做法,不再大摆宴席,否则就是跟这位原化州乡党党魁作对。

坐完月子待客的乐薇则跟各家夫人们闲聊。

夫人们本以为她是村妇出身,不懂什么体面,没想到人家穿着简单的衣衫,气质却格外不同。

再看着身后带着笑容却恪守本分的嬷嬷婢女们,下意识道:“这都是睿王妃跟两位公主赐下来的?”

乐薇笑着道:“是了,这次生产,全靠嬷嬷们照料。”

过了会,有个妇人偷偷过来,低声问道:“听说有位嬷嬷善妇人症?”

妇人症,孩童病,都是极难的,也是后宅里最需要的。

乐薇明白对方说的什么,只道:“我这会要待客,这位夫人先去屋里坐坐,稍等片刻。”

给夫人们看诊,对嬷嬷来说不算什么,她们也为自己这身本事自豪的。

看着嬷嬷对病症十分熟稔,说起病症头头是道,那位夫人走后,乐薇下意识道:“嬷嬷可想过著书立传?”

“您这身本事,倘若没有留下姓名,实在可惜。”

说完之后,乐薇发觉,这似乎是相公会说的话,却也正合适。

那嬷嬷眼睛一亮,想是想,但宫中规矩大,只言片语流传出去,都不合规矩。

等会,这不是宫里,这是原化州乡下啊。

陶乐薇发觉,相公赴任之后,她不仅有水泥作坊的事要做,还有这一件事可忙啊。

此事说定,嬷嬷倒还有话要说。

跟着的六个宫女里,有两个同纪大人身边的弓堂弟,还有个童小多随从交好,想让她帮忙说说媒。

这种事肯定要经过乐薇跟纪楚同意,到时候禀告给京城那边。

满月酒过后,这些零零碎碎的琐碎都要处置妥当。

纪楚女儿满月酒办完,离开的时间正式提上日程。

弓堂弟跟童小多的婚事也由纪楚做主。

那两个宫女无父无母,自幼在宫里长大,之后跟着睿王妃她们,也由纪楚跟乐薇写信,帮她们迁了户籍。

趁着这个时间,再给曲夏州那边写信,让男方家里同意等等,不过这个要有弓堂弟他们亲自回家一趟,毕竟是婚姻大事。

纪楚还跟乐薇道:“本以为会先给振儿办婚事,没想到还没机会。”

说起这个,大家也是哭笑不得。

“对了,趁着他俩回去,再带一些会种棉花的农人过来,最好还会弹棉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