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苦了,皇帝也没钱。
钱都去哪了?
士族手中。
而且他们还把这些东西当作私产,谁敢动这些私产,那就是死路一条。
纪楚信件最后,还贱兮兮道:“臣在中原受灾十二州府巡视,薛大人在江浙一带买粮,只觉得各家粮仓库房比陛下私库还要充实。”
这是什么?
这是明摆着的挑拨啊。
明摆着讲了,皇上啊,他们比你有钱。
赈灾的时候,您都出了五十万两银子,他们分币不出,还闹事。
您看怎么办?
纪楚既分辨了浩州暴乱的事,还讲了义固县即将出现的问题。
可他并不顺势解题,反正就是有人冤枉他,冤枉他的原因,是想守住他们比皇帝还要充实的库房。
皇帝咬牙,简直要被气死了。
但他再生气也没用啊。
人家纪楚说的,全都是真的。
相比起来,皇帝肯定更相信纪楚,不管他这个臣子,对他是否忠心,但绝不会肆意敛财,充实所谓的士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还真把万顷良田当自己家的了。
不仅如此,那范家以为拿着一个十四岁的前世子,就想威胁他。
但皇上同样知道,这些士族若是同时反对,即便是他也要掂量掂量。
越是这样,他心里就越不爽。
皇帝冷笑出声,对身边太监道:“你去走一趟,去查查纪楚这些事。”
他?
被点名的太监,跟纪楚接触也不是头一回了。
当年纪楚在曲夏州时候,张太监就去送过旨,现在派他去查?
这到底是查清楚,还是给纪楚助力?
“对了,把建业侯的印章给纪楚带过去。”
“这次走得匆忙,忘记给他带上了,不要声张,到地方了再说。”
还要带建业侯的印章。
张太监立刻明白怎么回事,查纪楚是假,给他撑腰才是真。
毕竟这建业侯的印章不是忘记带了,是皇上根本没打算让纪楚拿。
原化州那事闹得沸沸扬扬。
当地多少士族都被他收拾了,就是靠着钦差身份,以及手里拿着皇上赐下的印章。
这次去赈灾,皇上特意不给什么信物,意思让他收敛些。
好啊,纪楚收敛了,那些人蹬鼻子上脸。
尤其是范家。
还真把前世子当回事。
张太监带着建业侯印章前去虽是秘密,可他直接被派去“监督”纪楚,则是正大光明的。
稳住朝中大臣之后,皇上跟臣子们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此刻安济府义固县县衙里,纪楚冷眼看着眼前的县令。
“你说赈灾粮已经耗尽,那库房的存粮呢,也没了吗。”
纪楚他们刚来,这义固县县令便说了个“噩耗”。
便是这里的粮已经耗尽,明日就没有赈灾粮,请钦差大人想想办法。
没有粮了。
就这样巧吗。
任谁都知道,这里面情况不对。
还没等纪楚再说,就听到衙门外面传来山呼海啸的声音。
“纪大人来了!”
“求见纪大人!”
“大人来救我们了,老天爷很快就会下雨吧。”
“求求大人赐福我们,义固县百姓拜谢了。”
跟老御医说得一模一样。
当地百姓情况不对劲。
这般语气,有种不正常的亢奋,更是夹杂着狂热。
纽海最熟悉这样的场景。
之前岐国,便是这样崇拜他们国王的。
那时候发生了什么,大家都记得,不用多讲。
纽海看向纪大人,眼里看着惧怕,想请大人找个解决之法。
因为这些人的狂热,是丝毫没有理智的。
如果他们奉若神明的人,跟他们想象中并不一样,他们的愤怒就会全都倾泻到“神明”身上。
当初岐国信徒,是怎么杀死国王的,纽海不仅目睹全过程,甚至知道里面的逻辑。
正是因为明白,此刻才务必惧怕。
更怕的是,明日就要没有赈济粮了。
这种情况下,纪大人只会更危险。
李师爷,御医,以及跟着纪楚的书吏们,已经明白这个局的目的。
浩州的暴乱只是个开始。
义固县才是杀招。
他们想让纪大人疯狂的信徒,亲手杀了他。
这样才是报复,更是一个警告。
你们一心为民,这些愚民会管你们吗。
到最后,还不是死在他们的愚昧当中。
太恶心了。
纪楚头一次这么恶心。
就算他侥幸逃脱,也会让天下间为百姓做事的官员心寒。
会像薛明成一样,怀疑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
这些人不仅要杀了他,更要杀了无数人的信仰。
更要扼杀如今民为重,君次之的想法。
辛辛苦苦铸就堤坝,想要摧毁,却只需要一个瞬间。
让纪楚死在百姓手中,这就是他们真正目的。
再听着外面狂热的声音,以及空空如也的库房。
这个局太阴狠了。
就连纪楚,都低估他们的狠辣。
纪楚上前一步,李师爷赶紧道:“大人,这会不好出去的。”
没看到纪大人就如此狂热,如果看到了,那不就完了。
纪楚摇头,看了看身在阴影里的义固县县令,开口道:“躲是没用的,既然已经站在陷阱里,不如就在陷阱里争个高低。”
说着,纪楚直接出门,后面一行人紧紧跟随,尤其是新来的张民生,龚珑等人。
他们知道纪大人厉害,也知道此行凶险,可心里却升起一股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