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当县令(568)

整个义固县人口众多,差不多有六十一万人。

而在纪楚开口,劝他们离开后不到两个时辰,就有上万人来官府开具离开的文书。

甚至有些人等不到文书,直接带着家人离开。

反正这一路上逃荒的人那样多,先走一步,还能早点要到饭。

轰轰烈烈的逃荒正式开始。

那些大户们还在家里吵架,还在家里商量对策。

可他们田地的佃户,那些任由他们宰割的羔羊,全都跑了。

不跟你玩了!

吃的比牛少,干的比马多!

他们要走!

平临国如此之大!吾心安处是吾家!

其中不少佃户,肯定也是泪洒当场,可更多人抱着对生活的希望,拖家带口离开。

昌河州,纪大人的任地。

他们现在就去。

义固县一户姓王的大户人家,家里两千户佃农,呼呼啦啦跑了一大半。

反正今年也没种粮食,不过是耽搁一年而已。

这王家人向来苛刻,佃户自然走得飞快。

更有些机灵的,直接撬开王家的库房,从里面偷偷搬点粮食出来,甚至还把趁手的农具带走。

等王家管事发现时,大家已经跑得不知所终。

什么?

追小偷?

衙门事情那样多,谁能帮你追小偷啊。

就算义固县县令命人缉盗也没用。

逃荒的人太多,偷偷拿着主家东西的更多。

甚至另一户家的库房,连管事都监守自盗,偷偷在粮仓开了个口子。

这管事能力颇强,平时就看不惯主家欺负人,现在也算找到机会报复回来。

那家倒是能找到管事家中,想要狠狠问罪。

可他家同样收拾家当溜了。

纪楚冷眼看着这一切,本地指挥使想来帮忙,也被他婉拒了。

只要派人看着,佃户百姓们若是放火烧房子,阻止蔓延即可,其他的并不用管。

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的吗。

煽动百姓,让百姓们闹事吗。

怎么他们真闹事了,你们又不愿意了?

还让百姓极其信赖他,信了,又如何?

殊不知,百姓也好,佃户也好,甚至家仆管事,最恨的可不是他。

而是日日月月欺压他们的大户。

如果真把百姓当傻子,你们才是最大的傻子。

眼看离开义固县的佃户越来越多。

等到下午,至少有两万人走出县城,这里面有不少人,这辈子都没踏出过村子一步。

没想到一走,就要走那样远。

四月的最后一天,天气已经很炎热了。

估计等到傍晚时分,走的人会更多。

因是成群结队,一个村一个村的结伴,所以晚上走路也不用更担心安全。

大家甚至做好准备,趁着天气凉快的时候走,白日日头晒,那就好好休息,他们要保存体力,直到昌河州。

这番商议,堪称有组织有能力。

他们越是这样,当地大户越着急。

“真的不能这样了。”

“快,想办法留住他们。”

这话大家都在说,可大家都没行动。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问题所在,更知道想要留住佃户,需要付出什么。

最后还是一个稍微有一点点良心,但不多的乡绅道:“还是放点血吧,要么等着刁奴把家里东西都偷完,要么让他们度过灾年,否则这田地真的要荒废了。”

能说这种话的,已经是稍微有点良心的了。

真正有良心的大户,早早便开放粮,至少让自家佃户活着。

当然,也有趁这个机会,让佃户们签高利贷的。

这种情况,佃户肯定拿了东西就跑。

有本事就去追啊。

旱情这样严重,各地早就乱了。

这还是朝廷赈灾粮给的及时,否则就不止偷东西,直接杀人越货也是有可能的。

讨论到最后,本地安家旁支,以及季家旁支脸色已经极为难看了。

因为背靠府城安家跟季家,之前义固县大户对他们唯命是从。

现在纪楚一句话,就让这些人变了脸色,甚至讨论起怎么救济百姓。

这要是救济了,那纪楚的计划就成功了。

不是他们一定要针对纪楚,而是背后的人说,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整死他。

甚至都不是安家的意思。

作为安家旁支,上面有家主,家主上面还有人。

这样天衣无缝的计划,怎么会有错,怎么会被纪楚破了。

但想想人家说了。

平临国不止一个义固县,还有大好山河。

还说百姓才是最重要的,你们在哪,哪里就会繁荣昌盛。

这话听得,他身边奴仆们都心潮澎湃,何况那些佃户。

他们费尽心思,送粮送水让天岐教大行其道。

却不如纪楚短短几句。

实在让人恶心。

眼看已经到傍晚,又有人来报:“安老爷,安家佃户也都跑了,竟然跑了大半,拦都拦不住!”

拦都拦不住?!

一群废物!

安家旁支老爷勉强还能稳得住:“跑了多少。”

“城东郊外那三个庄子的人,全都跑了,管事也跑了。”

连带着库房里的物件,还有车马牛羊,各类牲畜,全都带着走的。

也就是说。

那三个庄子,只剩一堆房子跟田地在那,其他能喘气的,能呼吸,全都没了!?

“这怎么可以!”安家旁支老爷顿时怒道,“官府没有拦着吗,衙门的人,看着他们拿了那么多物件,就没问一问?”

凭什么问。

钦差大人有义务帮忙的?

从一开始,纪楚他们便不欢而散,之后更是把争执放在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