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285)

周湛舸声音都冷了:“延州城是北地最大的城市,先皇留给晋王的封地,晋王就是这么治理的吗?!晋王在哪儿?!”

“……晋王在封地。周尚书,封地王爷如果没有朝廷召唤不得离开封地。”

周湛舸冷冷的看着他:“我是招他回京领赏吗?我是让他来京领罪。”

“……可……可是……”

那官员大气不敢说了,周尚书不怕晋王,但是他们这些普通官员也不能随意说封王的不是啊。

周湛舸也知道他们只要牵扯到封王多有掣肘,可延州是大庆朝的,延州的百姓也是大庆朝的百姓,如果不是大庆朝的子民,折子不会送到他这里来。

周湛舸深吸了口气,把声音沉下来:“朝廷的救济粮发放了吗?”

“发放了,每日都在延州城外发放。”

“晋王可真是仁慈。”

周湛舸冷冷的说道,没有人敢接他的话,周首辅咳嗽了声:“不得妄言,晋王乃皇上兄长,即便是有过错,也应有皇上来决断。”

皇座上的季然轻声道:“周首辅言重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我会跟周尚书商讨此次赈灾事宜的。”

经过两年时间,季然的文学水平也趋于古代化,已经可以在朝堂上发表意见了。

且众大臣看在周尚书的面子上,也会给他这个皇上三分薄面,所以等他说完后,周首辅及众位大臣齐声道:“皇上英明。”

早朝终于结束了,季然起身往勤政殿走,外面下雪了,他站在屋檐下看外面的雪。

他在这里等周湛舸,周湛舸还要嘱咐一下下午议政厅的事。

果然周湛舸过了一会儿才回来,握着季然手说他:“下雪了还在这里挨冻,可以先回去等我。”

季然拉着他手说:“我怕摔倒。”

这种薄薄的一层雪是最容易滑倒的,季然记得摔倒有多疼。以往下雪天都是他拉着他走的。

周湛舸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把季然手抄进了袖口里,拉着他走向勤政殿。

第100章

刘公公已经着小太监先回来准备饭菜了,季然跟周湛舸回来后,刘公公连忙净手布置饭菜:“皇上,周尚书,先喝口热汤。”

周湛舸给季然把披风解下来,两人洗手后坐在了饭桌上,

饭菜准备的清单朴素,两碗热汤面,并小菜6碟。

虽然简朴,但都是季然爱吃的。

刘公公不是因为今□□堂上各种灾情而特意弄的简朴,是季然这两年就吃这些东西,哪怕给他准备的再多,把所有南北名菜都给他摆桌上,他吃的也没有一碗面好,所以久而久之,季然的饭菜就简单下来了。

周湛舸给季然夹菜,跟他说:“多吃点儿菜。”

季然嗯了声:“你也吃。”

两人饭菜没有剩余,季然先吃饱,周湛舸把剩下的都吃完。吃完便去了议政厅,一直到晚上才回来。

晚饭,周太后让厨房送来的羊肉,羊肉熬的酥软,配上腐乳、香菜、辣椒子、青葱等一营配菜。

分量非常足,是两个人吃的,前来送餐的公公也说是犒劳周尚书的,周尚书寒风大雪里奔波,辛苦了。

周湛舸看了一眼说:“替我多谢太后。”

等太后身边的公公走后,刘公公招呼两人坐下。

“周尚书,皇上,先喝口热汤。”

刘公公给季然把配料都拌好了,季然喝了一口:“还可以,味道不重。”

刘公公笑道:“味道重皇上也得喝,这样的冬天喝羊汤才进补呢,这是太后专门送过来的。”

季然问周湛舸:“母后应该不是来给晋王求情的吧?”

周太后跟晋王并没有什么母子情分,周太后之前并不得先皇喜欢,先皇喜欢的是晋太妃,所以周太后不会为他求情的。

在延州城的人是周太后的。延州太守郭子安。

周太后是要保郭子安。

周湛舸点了下头,延州地处北疆,偏远,又是赵王的封地,根本无利可捞,周太后之所以在延州城安插人手,无非是想掌控军队,哪怕驻守北疆的是他们周家的人,周太后也想自己插一手。

“皇上,先吃饭吧,吃完饭后,我要回家一趟。明日启程去延州城。”

“为了赈灾吗?”

周湛舸把羊骨上的蹄筋剥下来,放到季然盘子里,羊肉蹄筋炖到火候了,让季然吃一点儿,一边跟他说:“也不仅仅是为了赈灾,延州是北疆的属地,北疆每年都会跟羌族起战事,今年秋天刚结束大战,兵马都在修养重,如果这个时候百姓出现变动,会导致边疆不稳,后果不堪设想。”

季然当即跟他道:“我也去,我陪你去。”

周首辅都在朝堂上说了,晋王是他大哥,是皇家人,那周湛舸去了,晋王不想配合他也是不会配合的。

他现在不考虑郭子安,郭子安如果真的如折子上说的那样,没有做好,肯定是不会留了。

周湛舸就知道他会这么说,摇头道:“京城离边疆千里,我走的是八百里加急的路线,要两日内赶到,你去的话太辛苦,你留在宫里。周首辅会帮你的。”

季然往碗里加香菜,也给周湛舸挖了一大勺:“朝中有周首辅在,我不怕辛苦。再说我是射箭不好,不是骑马不好。”

他的骑术真的非常好,在季家的时候学的,这好像是上流社会要学的科目,他那时候不害怕高头大马,也不怕手疼脚疼,没有恐惧之心,学的就比其他人快。

而现在很少去骑马,是因为古代的君王骑上马就要射箭,而他

怕手疼不想射箭,所以如果只是单纯骑马的话,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