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叹气道:“这也没办法,我们家地少,开荒出来的地得养上几年,这菜天天浇着才这么点儿,那这两年还不敢种庄稼呢。”
一番卖惨的话讲完后,那些村民也不说什么了,李大哥赶着牛车赶紧往家里走,在路上的时候他自言自语的念道:“老二这心眼还挺多的,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有心眼了呢?”
回家后李嫂子跟淮山娘上来帮忙,李嫂子道:“这么多啊?”
李大哥嗯了声:“二弟说年前就这一次打猎了。”
淮山娘看着这一车货问:“村里人问了吧?”
李大哥把路上来的事都跟她们俩说了,最后指着那两筐菜道:“老二给的菜,你说他是不是早就想到了啊,这小子心眼不少啊。”
李大嫂说他:“人二弟这叫有城府,你以为都跟你似的,傻兮兮,直不楞登的。”
李大哥抗议了下:“我这是直率,坦诚。”
淮山娘把筐里的菜一个个拿出来,无声的叹了口气:“淮山是被逼的啊。这些年他一个人过,什么都要自己想。”
一个人在山里过,方方面面都要想到,逼的他把所有事情都要想一遍,无论是心眼还是城府不过都是一点点儿吃亏中积累出来的经验。
李大嫂安慰她道:“娘,二弟现在结婚了,有人陪着了。我看然哥也是聪明伶俐的人,他们两个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这话说到了淮山娘的心坎上,她笑着道:“说的是,然哥儿聪明懂事,无论是算账还是计划活计般般样样都理的清清楚楚,帮了老二大忙了。”
淮山娘感叹道:“然哥儿比我想的要厉害多了,是我以前低眼看人了。”
李大嫂笑着揶揄道:“娘你现在是不是看二儿媳比我顺眼了?人家然哥儿又会绣花又会算账、又识字,哎呀我是比不上了。”
淮山娘轻轻的拍了她一下:“你赶紧坐下吧。你这张嘴是叭叭叭的比谁都快,说今晚想吃什么,娘去给你做。”
李大嫂抚着小腹笑着道:“娘,咱们今年做酸白菜吧,如果老二家的也有了,咱们明年吃酸菜的时候多着呢?”
李大嫂有身孕了,这个月没有来月信,加上胃口不好,开始挑嘴,虽没有请郎中来确定下,但淮山娘已经确认了,所以这会儿被她哄的高兴着呢,说道:“行,听你的,咱们明儿就开始腌上。”
她又高兴的说:“如果老二家的也有了,那咱们真是双喜临门了。”
“那下次他来咱们家,我帮着给问问,这哥儿有孕跟我们还不一样,然哥儿又小,淮山大男人的也不懂这个,两人这要是有了都不知道呢。”
李大嫂的月份还不到三个月,就还不能说出去,所以也没有告诉李淮山他们,也就没有提过这个怀孕的事。
淮山娘听她这么说也点头:“是可以告诉他们了,如果有了要注意着点儿。”
季然这边啥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生不了,所以他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他跟李淮山忙着收菜地了。
昨天晚上起了小北风,李淮山根据常年的经验说,明后天就有雪了,那在冬雪来临前,赶紧都收了。
他们俩种的菜这会儿也熟透了,虽然个头小,但也好吃,白菜个个都卷了叶,萝卜也是清脆的,大葱也有拇指粗细,用河里淤泥喂的地还是挺不错的,这五分田种出来的菜足够他们两个吃一冬天。
一个上午,这五分地就全都收完了,季然在院子里把这些东西分门归类。白菜跟大葱都是要晒一下,去去水分再收起来的。
萝卜则留一部分在外面,留着晒成萝卜干,剩余的大部分则放在地窖里,他们家有一个挺大的地窖,猎户都会备下一个的。
把萝卜用土培上保鲜,跟储存红薯一样,两人忙活一天把东西都弄好了。
傍晚的时候雪花就飘下来了。
季然给鸡棚盖上厚厚的稻草,鸡棚重新用石头盖了一个,加上厚稻草垫子后,小竹鸡可以在里面过冬。
“季然来吃饭了。”李淮山端着陶锅把高汤倒进两人的大海碗里,陶锅里面今天炖的野兔,放上萝卜炖的,又鲜又嫩,野兔的鲜香全都炖入味了。
季然吃的萝卜都比兔肉多,一大碗面条也进肚子里了,在山里的这些日子,他发现自己饭量长了很多,比上个世界在宫里时大概多了一倍,而且吃完后胃也没有不舒服,他的身体变好了,这是在大山里的功劳,或者说干农活锻炼出来的。
三只狗儿跟着他们吃,骨头汤泡饼,兔头啃着,吃完后都跟季然一样懒洋洋的躺着。
外面雪花一团团的下,下了一整夜,于是整个山林白茫茫的一片,玉树琼枝,云落山头。季然戴着厚厚的手套在门口站着往外看,李淮山笑着问:“第一次见山里的大雪?”
季然点头:“真好看。”
李淮山看着他雪团似的脸上乌睫的眉眼笑:“嗯,好看。”
这些雪景他年复一年的看了无数次,早已成了平常,而现在,季然成了他雪地里的风景。
第120章
天上还飘着零星的雪花,两人开始打扫院子,先把鸡鸭放出来,在上个月季然又孵出一窝新的小鸡小鸭后,李淮山就在外面又圈了一个大院子,从门口一直圈到菜地边上,把竹子引来的水渠圈进去,还把一丛竹子也圈了进去,周边是用竹子圈起来的篱笆,圈的很密实,确保小鸡不会跑丢,也确保黄鼠狼不进来。
白天的时候季然就把它们放出来,让它们在院子里自行觅食,跑跑跳跳,院子圈的很大,连林子边上的一丛竹子都圈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