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77)

但他来到这里后,很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潮热不说,农活又累,他三天两头的生病,前几次他的队友还愿意可怜他,但后面没有人愿意了,因为每个人都很累。

干一分活拿一公分,然后再拿着公分来吃饭。每一粒饭都来之不易。

就算有张建辉给说着、帮着弄,久而久之他们也是有怨言的。

本来张建辉想着把他们知青点儿建成一个团结向上的地方,可才来一个月各种问题都出来了。

季然的问题尤其严重,他不合群,还什么活都不会干,这些原本也能改造的,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干,也就是现在说的偷奸耍滑,张建辉也没有办法。

季然竖着耳朵听完了他们的话,对自己的处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挺艰难的。他对割麦子上愁,要是手不会疼就好了。

季然垂着头一把把的割着,握镰刀的手从右手换到左手,反正左右对他这个不熟悉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区别。

他又挥着汗割了一上午,只割了三垄。还剩7垄,每人一天要一亩左右的地,季然这个还算是少的了,跟女知青的差不多面积,但他还是拉下了很多。

太阳烤的人受不了,知青们蹲在地头上开始吃饭。振兴大队的其他村民也都在自己地头上吃饭。

张建辉指挥着他们学那些村民,把收割好的麦子剁起来,能有一点儿荫凉。

他们来这里一个月,收割麦子是从三天前开始的,小麦成熟后抢收的时间就是一周内。

季然把最后一捆麦子放在上面后,便坐在了张建辉旁边,其他的知青也都过来了,他们这一批来的知青有10个人。女知青5人,男知青5人,都住在上饶村的边上临时搭建的院子里。

233系统帮季然确定了每一个人的名字,张建辉季然已经认识了,是他们知青点儿的组长,负责记录他们的工分。

上午跟季然搭话的女知青叫张海鸥,另外的四个女知青,扎双尾的叫吕荷,麻花辫的叫赵月,齐耳头发的叫秦燕,头上别着一个发卡的叫赵欣。

她们四个人小声的讨论着滚热的天,看上去蔫蔫的。

另外4个男生,戴眼镜的叫陈学,早上跟季然晚起的,偏瘦,小眼睛,眼镜度数看上去并不大,可能就是为了好看。

靠着稻草堆的瘦高个儿,不爱说话,从坐下就没有说一句话,叫陈宏明。正用头顶的草帽扇着风,不知道看向哪里。

山间有风,只是耐不住头顶的太阳直晒,大多数人宁肯戴在头上。

他旁边的寸头圆脸的男孩叫赵长征,他爱说话一些,这会儿就招呼着众人道:“来,来,咱们先吃饭。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他率先抓了一个窝窝头,塞进了嘴里,后面的话就不太清楚了。

张海鸥说他:“你还真是好胃口,我现在一口饭都不想吃。”

陈学跟她笑道:“海鸥姐,你得吃啊,你不吃下午更没有力气干活了。”

张海鸥都没有看他,扭开了头,拿了一个窝窝头跟她旁边的赵佳佳对着吃。不知道是不是嫌弃陈学。

季然看了一眼陈学,他脸色挺不好看的,季然想他是喜欢张海鸥吗?张海鸥是长的挺好看的。

季然又看了下其他人,女知青这会儿都不再说话了,默默的啃着窝头,她们的地只比男知青小一点儿,半天下来也很累。

男知青里就赵长征呵呵笑了声,陈学作势要踢他,但地头上,一踢土坷垃就起来了,张建辉呵斥他:“能不能别闹了,我看你们还是不累。”

季然一时间也分辨不出哪个是主角,论长相,这里陈宏明、张建辉长的都还行,张建辉算是最有主角相的。

不过季然也没有确定,不着急,他也很累,汗依旧顺着竹篱编的草帽往下滴,竹篱草帽并不吸汗,他喝了一口水,默默的啃着他包里的窝窝头。

窝窝头早上吃的时候还软,这会儿已经干了,玉面粗面茬就有点儿难下咽,季然水都要见低了才把3个窝窝头都吃了。

早已经吃完的陈宏明在旁边稻草堆上躺下了,把草帽扣在了脸上。

陈学也往稻草堆上靠,结果稻草堆直接倒了,撒了旁边陈宏明一身,陈宏明做起来后阴沉的看了一眼陈学,陈学郁闷的道:“你瞪我干什么,我也不是故意的。”

陈宏明骂了一句:“烦人!”抓起草帽就走了,看方向是他的地头。

其他几个人看他走了,也都陆陆续续的走了,没有力气再重新弄起来草垛了,就为了休息十几分钟也不值得了。

张海鸥也招呼赵欣她们道:“咱也走吧,在这里也是晒,在地里也是晒,还不如去割一会儿。”

赵月也点头:“嗯,还能多拿个工分。”

季然也到了他的地头上,开始割麦子,张建辉的地在他上面,路过他地头时停里一会儿,问他:“上午就割了三垄吗?”

季然嗯了声,割下一小把来,放在旁边,等着攒成一捆后捆起来。张建辉看他一小把一小把的割忍不住乐了下:“季然你这一把把的割的太少了,不够费事的,怪不得这么慢呢,你起来我给你示范下。”

季然把镰刀递给他,张建辉给他示范,左手抓了一把,右手使劲用力割下来,但割的不整齐,张建辉又割了两次,都不整齐,最后几根甚至没割下来,张建辉看了下他镰刀跟他说:“怪不得呢,你镰刀太钝了,你去下面河边磨一下。”

张建辉把镰刀递给季然,跟他说:“书上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快去吧。”

季然看了他一眼,张建辉年纪看起来也就比他们大个两三岁,但对这些农活挺得心应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