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214)

作者: 栀子花开十里香 阅读记录

拿到屋外。

让赵振仁他们弄了点土回来,捏了五个土堆,分别是她父母、公公婆婆和丈夫赵孝生的。

然后。

她开始点蜡烛。

赵振仁开口:“妈,我来点。”

林素娥没拒绝,又随口吩咐赵振义:“老二,你把香点好递给我。”

“好的。”

兄弟两人点燃蜡烛和香递给她,她依次插进土堆上。

蜡烛是2根。

竹香是3根。

这个顺序不能错。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在祭祖上,要祭拜的祖先是一,蜡烛是二,竹香就是三。

乡下大家不知道什么道德经。

这套规矩,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

点完蜡烛和香,她开始烧纸钱和冥币,放到左边的土堆,边烧口中边说:“公公,好多年没给你烧纸钱了,你不要怪罪,你和孝生见面了吧?放心,我和孩子们都过得很好,你在地下保佑孩子们健康平安……”

这边。

赵振仁几个大的自觉跪下拜了三拜,小的跟着有样学样。

烧完公公。

第二个是婆婆的。

然后是她的爸爸妈妈。

“爸妈,我和妹妹和好了,你们放心,以后我们姐妹会互相扶持。”

第181章 拜年

随着她的话。

一阵风刮过,面前的两堆纸钱风助火势,一下子烧的很旺,带着纸灰卷上天空,仿佛在回应一般。

赵振义温声:“妈,外公外婆很高兴呢。”

林素娥点头:“是啊~”

……

祭完祖。

下午也没有别的事儿了。

赵振礼3个带着上午没用完的小鞭炮,去找小伙伴儿玩儿去了。

过年期间。

最开心的就是小孩子。

每天有好吃好喝的,调皮捣蛋也不用担心被爸妈揍,毕竟是大过年的。

林素娥打扫完坝子。

也出去逛。

有人喊住她:“三婶,要不要打麻将?”

“不了,你们打。”

“好吧。”

“三婆,吃饭了没有?”

“吃了,你们呢?”

“也吃了。”

“……”

没什么有营养的对话,但是林素娥乐此不疲。

上一世,她过世前手机己经普及,一到过年,全家男女老少都拿着手机当低头族,想找人聊聊天,只能得到几句敷衍。

如今,没有手机、电视机,大家很穷,但是年味儿很浓,开心得很纯粹。

……

晚上。

吃了饭后,赵振礼三个又要出去玩儿。

林素娥也没阻止,叮嘱道:“10点之前必须回来哈。”

“晓得了。”X3

剩下的人也没闲着。

赵振义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副扑克牌,笑呵呵建议:“我们来玩跑得快吧。”

赵振仁兴致勃勃:“行啊!”

赵凤兰:“来来来。”

几人看向赵春兰,她摇头:“我打不来。”

赵凤兰遗憾。

然后,看向林素娥:“妈,你来陪我们打嘛。”

林素娥没拒绝:“行,我来。”

今天晚上要守夜,一整晚不能睡,打牌是个很好的消遣。

守夜,叫守岁,也叫熬年。

相传古代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的晚上,它都要出来作祟,原本辞旧迎新的日子成了百姓最不想过的日子。

到了年三十那天,每家每户早早料理完家务,全部躲进房间,也不敢睡觉,担心年兽来捣乱。

年三十一过,人们就张灯结彩,点燃鞭炮,庆祝自己躲过了毒手、熬过了年关,后面就形成了习俗。

……

时间悄然流逝。

11点半,林素娥他们收好牌。

赵振礼、赵振信和赵玉兰三个小家伙悄眯眯的坐在沙发上,脑袋一垂一垂,己经睡了过去。

她上前挨个摸了摸手脚,把被子给他们拉上去,没有喊醒他们。

年纪小熬不住正常,林素娥没有那么古板。

赵宝珠也早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走出客厅。

站在坝子里,抬头望着天空,满天繁星,美丽又神秘。

这么好的星空,好久都没看到了~

林素娥欣赏了很久很久。

耳边赵振仁的声音唤醒了她:“妈,要到12点了。”

她看了眼手表,吩咐道:“把老三他们喊醒,鞭炮拿出来准备放了。”

“好的。”

12点一到。

就仿佛约定好一般,西面八方传来响亮的鞭炮声。

坝子里。

他们家的鞭炮也热闹的响着。

赵振礼三人在一旁跃跃欲试,他突发奇想,道:“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那个捡的小鞭炮最多,来不来?”

赵振信立马点头:“好。”

赵玉兰:“赢了的有啥子好处?”

赵振礼想了想:“第一名另外两个一个人给5毛钱。”

这话一出。

赵玉兰眼睛都亮了:“好!”

“可以。”

赵玉兰:“来拉勾。”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变了……”

一旁。

林素娥几人两两对视,又无奈又好笑。

最后。

除了林素娥、赵振仁、赵振义和赵凤兰守到了天明,其他几个放了鞭炮之后都回去睡了。

赵春兰是因为要照顾赵宝珠。

一大早。

天不亮,鞭炮声又响了起来。

林素娥正在厨房做早饭,大年初一,蒲县这里的习俗是吃醪糟汤圆,汤圆是红色的。

“吃汤圆了。”

“哇,好香~”

“妈,我要吃10个。”

“这汤圆好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