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西北蔷薇(375)
一棵棵的枣树被种下,然后立上了不同的牌子,都是不同产地的枣树,除了枣树意外,周显英还拿到了同行相赠的枸杞树。
西北的另一端狮城就有在安排种植这个,枸杞营养价值高,身为中药材耐保存好运输,是很好的致富植株。
但是种植和采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更别说对枸杞这个植物完全陌生的周显英等人了,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碰了不少壁,哪怕同是西北,但是,各地的气候还有沙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完全按照别人的方法来,还是理所当然的失败了,好在,这一点,周显英早有准备。
富有耐心的,一点点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学习。
而谢蔷薇那边,已经连吃饭睡觉,梦里都是苹果了,面对这个情况,何向虽然无奈,但是只能尽力给她支持。
把她所有的生活起居上的东西都准备好,这样她就可以省心多点,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谢蔷薇的记录本已经从一本,变成了四本,第五本也已经有了一半的厚度。
每一次的总结,她都在找失败的原因,这一次,她更胸有成竹了一点。
不过,之前的每一次,她都是如此胸有成竹,然后在果子出来的那一刻,迎来高峰,又在收获之时,迎来失落。
虽然失望的次数格外的多,但是她还是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一次不行,那就研究十次,一百次,总有成功的一次。
总是要有人去当那个吃螃蟹的人。
谢蔷薇认真想道。
这一次,她在种下之前先把扦插的纸条给仔仔细细处理了,按照果场的人去耐心养了一段时间,再进行扦插,这一批苗,被她珍重的挂了一个牌子。
另一边,还有其他品种的苹果苗,按照去年的方法扦插。
其实之前种下的都长势很好,只是果子不行,酸七甜三,还小。
现在换一个品种的苹果苗,不知道情况会如何。
这另一批,又被谢蔷薇挂了一个牌子。
时间兜兜转转,就又过了一年。
这一年冬,治沙队还是无人的情况,但是军区现在对这块地的重视更大加大,领导特地放话让他们都好好回去过年,这里会派人值守。
面对这个消息,大家都乐开了花,谢蔷薇也是一样,收拾好所有的东西,包括自己的心情,带着何向千里迢迢归家。
南城还是那么热闹,谢蔷薇和家人团聚之后,就突然陷入了短暂的迷茫,没有实验地,她突然之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猛的有些无聊。
何向看出来了,身为女婿,这个年,家里的厨房还是没让他沾手,他瞥了一眼笑得开心的岳父,凑到自己媳妇儿身边,“我们出去逛逛?”
身为一个南城的女婿,何向对南城,还是格外的陌生。
他几乎都呆在纺织厂里没怎么出去,谢蔷薇也意识到了,看了一眼手表,赶紧应承了下来。
南城近港口,向来都挺发达的,这几天的改革风潮也刮到了这里,下海的人最先来的就是政策开放的南城。
所以,这里也热闹了许多,就连百货大楼,都多了。
何向褪去了军装还是掩盖不住身上的正气,成婚多年,他也没了刚开始结婚的愣头青的气质,这会儿也是光明正大牵着媳妇儿的手。
径直走进光鲜亮丽的百货大楼。
第151章
这百货大楼现在真是非常的热闹,望眼看去都是人头,各个手里都没有空着的,都拎了点东西。
谢蔷薇也许久许久没有逛过百货大楼了,猛的一见这明亮,干净的柜台,还猛的有些恍惚。
不过熟悉的是这售货员脸上的轻慢。
起了兴致,谢蔷薇也打算不白来一趟,就好好逛逛。
这两年,她和何向真是攒了不少钱,没办法,根本没有花用的地方。
两个人的津贴唯一需要花费的就是两人的嘴巴,但是谢叔叔和徐姐每次过来都会买很多的东西,还经常塞钱,根本抗拒不了。
于是,就这样,两人的钱不减反增,越来越多。
兜里满满的,谢蔷薇逛起来也就
兴致越来越浓,走了许久,何向都有些跟不住了。
他的体力很好,但是这里人太多了,他提着东西走起来就需要格外的注意,可是——
看着眼前的爱人,他默默提起手里的东西跟上,不明白平时总是说累的爱人这会儿半点也看不到累的模样。
在商场里如鱼得水的模样令人大开眼界。
这百货大楼现在很多东西已经私底下都不用票证了,在1992年,谢蔷薇还听到传闻有些地方已经不用粮油票了,这个消息倒是让她很吃惊。
也让她憧憬起来。
当粮油不再限制,那就证明是国家越来越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够有新政策的变化。
想到以后买肉买油不需要定量,不需要带票证,她就一阵开心。
不过这会儿,也足够令她开心的了。
憋了许久的购买欲就这么涌上心头,她见了什么都觉得好,只除了一个,那就是衣服。
毕竟还是在纺织厂,谢家人有一大半都在纺织厂,总是能拿到布,谢母又心疼在偏远工作的她,总是给她做裙子寄过去。
所以,哪怕是在西北,她的衣服也从来没有少过。
这会儿买的也都是给家里人的东西。
一个半小时后,把整个百货大楼都给逛了一圈,谢蔷薇终于愿意停下脚步了,转身看向走路艰难的男人,眼里划过一丝狡黠,悠然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