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127)
事态紧急,郑国公一目十行将纸卷看完,登时倒吸一口凉气:“这你也敢猜?!你不要命了?!”
郑津坦然地注视郑国公:“某在大狱里以为会很快就死,却没想到死期延后,在里面看人疯癫看人触墙而亡……除了对死的恐惧、对家人的歉疚,还有两桩事情,。”
“现下太过多变,某只担心齐王殿下,毕竟当年,某对他远没有对晋王秦王二位殿下那般用心,也没能照顾很多年。万万没想到,十年时间,物是人非。”
郑国公刚起身又坐回原位:“齐王殿下现在吃的喝的都来自飞来医馆,长信宫内的一概不碰。”
“那就好,”郑津这才放下心来,再次看向郑国公,“今年初,某收到来自林州府医馆的求助书信,有这么厚,里面讲述了林州王母山附近的石雕工匠得的一种怪病。”
“他们都在二十至四十岁,没有外伤,也未感染风寒,就是渐渐地呼吸困难,有人甚至就在石刻崖边活活憋闷而死。”
“当地谣传四起,说他们整日凿岩挖山触怒了王母山的山神,受到了惩罚。石刻工程就此暂停,其他石刻工匠听到这样的传言,根本不敢去那里做工。”
“经过林州府医馆的医者们详细检查,他们似乎得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肺病,最后憋闷而死。”
“因为此事实在怪异,林州府经驿站送信到太医院,问是否需要送两三位病患到国都城来?但因为事关山神惩罚的事,某也不敢轻易答应。”
“此前,某向晋王和秦王二位殿下禀报过,他们没听完就拂袖而去,此事也就此搁置。想来,林州府听回话已经等得很急了。”
“郑国公,您看?”郑津除了医术,其他都很平常。
郑国公对那两位殿下失望透顶,思来想去:“这样,你把那些书信都交给本王,本王命人送到飞来医馆,看他们如何回答?”
“这……”郑津当然同意,“那些书信是否需要重新抄录两份?”
郑国公摇头:“不用,晏敦的肺病也是看了许多医者,到飞来医馆短短数日就有了极大的好转,他们有非常厉害的医者,还有检查手段,放心。”
郑院使当然放心,忽然有了个念头:“郑国公,明日一早能否由下官将书信送到飞来医馆?与那里的医者当面交谈,探讨病人?”
“这样最好!”郑国公一拍膝盖,把纸卷塞回郑院使袖子里,“如果他们能把林州肺病解释得清楚明白,你就回信让林州府把病人送到国都城来。”
“如果他们对治愈那些病人,就把这三份纸卷也交给他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郑国公双拳紧握,“晏敦说,飞来医馆有一种机器,可以看清活人肺和其他脏器的样子。”
“还有一种机器,可以看清人头骨里的所有物什,神奇得很!”
郑院使的心里非常忐忑,飞来医馆这样厉害? !
“郑国公,去飞来医馆需要注意什么?某去送书信是否要递拜贴或名刺?”
郑国公用力一拍马车,车很快动起来,两人一路说话,终于赶在夜禁前把郑津送回了郑家,还额外赏赐了米面粮油这些可以进肚子的东西。
郑津正妻在家左右等不到人,还以为夫君又出事了,急得欲哭无泪,差人在附近四处寻找,却怎么找都没有。
冷不丁就看到自家夫君抱着一袋米站在门前,脚边还有面粮油之类,忽然就哭了。
第71章
“主君, 你去哪儿了?为何不事先说一声?”妻子蒋大娘子问得稀松平常,泪水在眼睛里打转,始终没落下。
郑院使边解释边往家里搬东西:“原本只是随便走走,不知怎么的就遇到了郑国公,他说近来有些头晕,就上了他家的马车……”
“这些都是郑国公赠送, 足够全家吃一个月了。”
“……”蒋大娘子接过郑津手中的油罐,放心下来就忍不住高兴, “刚才点过了, 齐王殿下不仅派人把郑家保护得很好, 还把咱家的库楼都给填满了, 满满当当的。”
“够我们吃用一整年。”
夫妻二人把东西都搬进屋,关上门。
郑津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成亲三十年了, 都没带你出去游玩过, 明日, 明日一早,带你去飞来医馆, 据说那里与大郸截然不同, 比长信宫还要奢华美丽十倍!”
“此话当真?”飞来横祸以后,郑家人的心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变。
“今晚沐浴更衣, 明日一早就出发。”
“行。”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郑津把满满一箱书信搬上马车, 又把妻子扶进马车,给她后腰放好靠垫,还在小桌上摆了蜜饯和小点心。
夫妻二人在坊门打开后就上路了,一路上,郑津先买了串在铁签上烤熟的馉饳三串,又买了两碗热腾腾的馎饦,两人细细品尝。
虽然出发早,但并不觉得冷,吃完后两人再次上路,马车驶出万胜门,径直向飞来医馆驶去。
郑津平时小心谨慎惯了,马车也行得慢,出城没多久就隐约听到整齐划一的马蹄声,扭头一看是魏国公府的马车队,以极快的速度超过自己又停住。
仔细一看,掀开帷裳的竟然是齐王殿下,赶紧下马车和妻子一起行礼,却被“免礼”。
齐王殿下明显赶时间,寒暄两句就匆匆赶路。
郑津夫妇望着急速行进的马车队,悠悠地叹了一口气,谁能想到当年总是哭哭啼啼、对自己拳打脚踢的孩童竟然长得极好,还有悲天悯人的好心肠,实在太难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