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医院又穿了(156)

作者: 流云南 阅读记录

像话本子里的小白脸? !

齐王听得一楞一楞的,思来想去,只能当作崔主任说自己长得太好看,嗯,一定是这样的。

正在这时,一名内侍近前,凑到齐王耳畔低语几句又匆匆退走。

泰然自若的齐王负着双手踱步,没走几步就看到魏国公大步走来,双方见礼。

“齐王殿下!”魏国公笑得爽朗,说话倒是小声,“米袋还是没准备够,好在不断有还回来的。”

齐王微一点头:“魏国公辛苦了。”

是的,继魏国公、郑国公和大长公主,先向齐王贡献了自家护卫以后,又贡献了自家库房包括私产良田庄子的囤粮。

但,国都城百姓缺好米粮实在太久了,缺口实在太大,所以,齐王把视线投在了别处。

比如,之前迫于无奈向齐王认罪的那些官员们,既然是认罪,那就必须有良好的认罪态度,先事无巨细地把罪认清楚,然后把自家囤积的米粮拿出来。

至于相当一部分想玩“阳奉阴违”的贪官污吏们,齐王殿下带着真诚的微笑说:“啊,那本王就命人去你们家做客参观吧。”

一瞬间,这群人又跪了,嚎啕大哭着求饶。

齐王向来给人机会,但给了机会不珍惜还试图当“滚刀肉”的,那就等着礼部尚书宁温书和陆淳上门做客。

对了,宁温书和陆淳两人挺忙的,做客不吃饭,房前屋后,书房库房什么的,随便逛一逛就走。

当然,不止他俩,还有捧日军的军士,常常是他俩还在,陪在一旁的官员乌纱帽已经摘了,再然后,家中库房里的米面粮油就被牛车马车拉走。

不论官员或家眷哭也好,嚎也罢,降职削官或刺配,总有一款适合你。

所以,齐王听到内侍来报“东西市买米大排长队”丝毫不慌,米粮有的是,但平民百姓们手里的钱却很有限,就是在这两三年之内被抽空的。

想到这里,阳光下的齐王眼神阴暗起来,正在这时,又有内侍来报:“齐王殿下,戚修明在宫门外求见。”

齐王一怔:“他什么模样?”

“回殿下,戚修明坐着轮椅,气色极好,背着很大的包,戚家管事陪着。”内侍如实禀报。

“戚修明自己背的大包?”齐王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别问了,肯定是戚老儿执意要求出院,医生们没办法只能让他带药下山,说不定连换药包都有。

“宣!”

“是,殿下。”内侍退出御花园。

一刻钟后,戚修明坐着轮椅精神抖擞地近前:“齐王殿下,小老儿征得飞来医馆医仙们的同意,保证按时吃药、换药、测血糖……”

“小老儿只盼能为殿下做些事,为大郸做些事!”

齐王一眼就看出戚修明的轮椅是照着金老的电动轮椅仿制的,除了不是电动,材料略有不同以外,几乎一模一样。

“殿下?”戚修明见齐王不开口,心里有点慌,这是被嫌弃了吗?

齐王微笑着问:“梅敬竹在刑部,晏敦在户部,你想去哪里?”

戚修明激动起来:“还能任选?”

“说来听听?”

先帝在时,戚修明知道自己不讨喜,和同僚处得也不行,可以任选,但细想之下,任选以后也是大事小事一箩筐,索性耿直到底:

“殿下,小老儿只剩半截,只愿成为大郸基石。”

耿直得非常明显,不怕死,什么人都敢惹,留不留名无所谓,能派上用场就行。

齐王望着戚修明,半晌才开口:“本王替大郸百姓谢谢你。”

“不敢当!”戚修明神色凛然。

“戚修明,明日早朝不得迟到!”齐王正色道,“保重身体,本王向来喜欢给人机会,前提是大活人。”

“谢殿下!”戚修明扶着椅背原地转圈,然后被管事推走。

齐王目送他们离开,眼神里带着尊敬和婉惜,不知怎么的就想到多日未见的老师,不知道他把地坑院的孩子们带去了哪里?现在过得如何?身体有没有好一些?

“齐王殿下,”魏国公赶来提醒,“户部尚书晏敦有事禀报。”

齐王立刻回头。

魏国公又凑近递给齐王一个小纸卷。

齐王打开纸卷看完,眉心拧成一个结,从宽袖里掏出纸笔,随手写好折好,塞到魏国公手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回到书房,齐王就看到神清气爽的晏敦:“晏尚书,何事?”

晏敦拿出一本帐册双手呈上:“殿下,前几日偶得一份秘帐,与精造局有关。”

齐王就知道,以晏敦的经验和个性,户部的水再深,他也能挖出了不得的东西来。

内侍把帐册递到齐王手边,立刻退出书房,守在外面。

齐王一页一页翻看,脑海里思绪纷飞,抿了嘴角:“昨日有不少百姓前往飞来医馆求医,医馆又开了一间移动医院,医护们着实辛苦。”

“抢救大厅里收治了九名慢性汞中毒的病患,如果他们没去求医,凶多吉少。汞就是水银,平日极少有人能接触这些。”

晏敦却是知道的,有些困惑:“国都城附近没有辰砂矿,也没有其他开采,怎么会?”

“他们是精造局辞用的鎏金匠人,”齐王的话像从嘴边挤出来,“此前还有六名鎏金匠人因为中毒更严重而死去,精造局归工部管辖,工部尚书和侍郎此前因为贪没燎祭祭品一事收押入狱。”

“魏璋询问过,他们为了赶制燎祭的九十九件鎏金器皿和明妃生辰礼物十二件才会中毒;但是,以前本王看到燎祭物品清单上和生辰礼单上没看到任何鎏金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