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医院又穿了(244)

作者: 流云南 阅读记录

使团规模庞大,调头也费了不少时间,等使团行至方沙城东门外,天都快黑了,骑在最前面的护卫们忽然听到嗡嗡声。

一架黑色十字闪着红色和绿色的小灯,正缓缓向使团飞去。

使团全员震惊,这是什么?

使团忽然停住,马车里的人纷纷掀了帷裳来看个究竟,有些直接跳下马车。

护卫们连座骑都吓得够呛,反应过来立刻搭弓射箭。

宁温书知道无人机,立刻向北狄护卫高呼:“诸位,这是飞来医馆的传声器,想来是找本官的。”

“宁侍郎,从城南门进。”魏璋的声音响起。

“是,”宁温书向北狄护卫示意,“请从南门进城。”

不止北狄护卫,连下车的萧益和随行官员们都怔住了,这……这是什么仙人法器?不是……大郸有仙人相助? !

“萧正使,请使团从南门进城。”宁温书更加大声地提醒。

两刻钟后,再次行进的使团又停了下来,北狄护卫盯着特别大的停车场,以及大小各异、颜色不同的“大铁马”发楞。

这……又是什么? !

萧益强忍住肚子里的翻江倒海,硬是踩着马凳下马车,围着停车场转了半圈,这绝对不是大郸能造出的物件!

只能是飞来医馆带来的,到底是群什么人? !

萧益完全不能忍:“宁侍郎,飞来医馆到底是何邦何地而来?”

宁温书温和一笑,朗声且自豪地回答:“飞来医馆的医仙们是大郸挚友,他们仁心仁术,医技堪比鬼神,在方沙城治病救人,深得百姓爱戴,群臣景仰。”

这样的友人,独一无二,仅大郸有!

你们北狄是没有的!

“这些是大铁马,不吃草料,日行千里,还曾入城转运生病的百姓,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宁温书逐一介绍。

“那匹蓝白红色相间的大铁马,又名救护车,专门接送危重病患。”

偏偏正在这时,魏璋戴着头盔骑着小电动车停在宁温书身旁,掏出一封书信和一个塑料袋递给他:“宁侍郎,邵馆长给你的。”

“有劳。”宁侍郎和随行的户部官员们可骄傲了,看到了吗? !这是天助大郸!

魏璋瞬间把小电动车调头,特别安静又快速地离开,没办法,文浩的无人机只能传话,不能运东西。

萧益一行人都看傻了,这,这,这……又是什么?

宁温书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住,清了清嗓子:“萧正使,这是飞来医馆的小铁马,不吃粮草,也可以日行千里。”

“不论是大铁马,还是小铁马,飞来医馆多的是。”

事实上,宁温书只是见过大铁马,这小铁马是他随口胡诌的。

萧益率领的使团,连牛马都瞪大了眼睛,只觉得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萧益又问:“方才那人……”

“是飞来医馆的译语人,他精通许多语言,君子六艺件件拿得出手,学识渊博,还是位勇士,常伴邵馆长左右,是天纵奇才。”

“陛下多次诚意邀请,都被婉拒了。”

宁温书实在不想说,陛下邀请飞来医馆食堂大厨到长信宫当御厨,都被拒绝了,唉……就是瞧不上啊。

萧益所在的北狄,与大郸一样有仙人仙境和法器这些说法,但略有不同。

北狄更偏信预言和神迹,神明高高在上冷酷无情,动辙降罪降祸,极少会显灵或帮助平民,只偶尔通过灵婆传递一些消息。

北狄境内寒冷居多,春夏略短,牛羊追逐草木为生,所以平民也好,贵族也好,每年都要迁徒。

每次迁徒前,灵婆都会有一些话要说。

多年前,北狄与大郸一战,两国元气大伤,接壤边境有了数十年的安宁,当时就有流言,也有说是灵婆之说。

北狄想攻破大郸易,想占据难;派细作搅局易,想颠覆帝位难。

若二十六年后,北狄出使大郸,遇眉发皆白之少女,则预示大郸国运昌盛,有异人相助之相。

灵婆留下这些话就跟随平民迁徒离开,再也没见到人。

此次出使,北狄结合神谕细算一下,刚好是停战的第二十六年,此前出使非比寻常,所以派了重臣萧益作出使团的正使前来。

一路行来,尤其是听说了飞来医馆,萧益整个人都不好了,这难道就是“异人相助”?

但宁温书又说,那个骑小铁马的译语人并不愿意为大郸所用,那所谓“友人”,也只是虚言,“相助”大概也只限于治病救人。

然而,萧益的猜测还没结束,使团到达南门时,就看到一群衣饰样貌都与大郸天差地别的孩童们鱼贯而入,负责看护他们却是大郸神卫。

这些孩童的衣饰和举止,与飞来医馆的译语人很像,就只能是那座空中花园里的孩童。

不论何时何地,一族也好,一国也好,孩童都需要额外保护。

若不是朋友,谁会轻易把自家孩子交付给大郸神卫?

想到这里,萧益只觉得胸口发闷,腹痛剧烈,不好……这是……又要泻?

宁温书观察着萧益的一举一动,看到他在马车内慌乱的样子,赶紧提醒:“萧主使,您可有不适之处?”

“方沙城重建后修了许多公厕,您若是需要,可以下车走过去,这附近二十米之内就有一处。”

第131章

宁温书见萧益忍得额头青筋都出来了, 继续卖力介绍:“方沙城是飞来医馆给的图样设计,由大郸工部全力重建的,公厕都是飞来医馆样式……”

“萧主使, 使团诸位,男左女右, 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