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259)
稳婆们看着谭主任说了不少时间的话,虽然听不懂,但明显感觉到主任的沉重。
结束通话后, 谭主任又和裴莹说了不少时间,最后才回到教室, 清了清嗓子:“原本定于两天后的考试暂时取消。”
啊?
稳婆们脸上的失望太过明显。
谭主任继续:“滑州发生疫病伤寒,现在城中有三百多孕妇即将临盆或正在临盆,却只有十名稳婆还能接生,完全应付不了。”
稳婆们在听到“伤寒”两个字就楞住,听完以后面面相觑,这……
“滑州医师们病倒大半,郑院使和太医们赶去救治病患, 现在征集附近的稳婆六十人,有人愿意去吗?”
稳婆们你看我,我看她,她看她……伤寒是大郸最可怕的疫病之一,动辙绝户灭村,这谁敢去,不要命了吗?
谭主任解释:“滑州已经按飞来医馆的治疗方案处置病患,与健康百姓分隔开,那些孕妇也提前保护起来,替她们接生并不会染上。”
交头接耳的稳婆们明显不信,不会染上就不叫疫病了。
裴莹补充:“去或不去都是自愿,并不强迫,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后天的课暂停。”
稳婆们整齐划一地行礼,感谢医师,然后各自散去。
谭主任和裴莹两人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很能理解。
在大郸,三教九流稳婆最下流,出身低微,处处被人嫌弃,既没公正平等,还要抽缴不少税,平时也是艰难糊口。
而且稳婆们也都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子女要照看,万一染上疫病死了……
夜禁开始,谭主任上了裴莹可爱风的天蓝色新能源车,行驶在大街上。
裴莹忍不住抱怨:“太医院的杂役、留守的太医,还有很多人,打量稳婆的眼神像看什么恶臭的垃圾,他们怎么想的?”
谭主任闭目养神:“我只希望皇帝言出必行,从本质上提升稳婆们的地位,让她们成为太医院的女医,凭实力挣得一席之地。”
“到时,他们的眼神只会更加精彩。”
裴莹同意:
“谭主任,我们给她们编些教材,首先辟谣各种先天疾病,别动不动就归在怪力乱神上;然后针对大郸初产妇瘦弱、年龄小等特点,展开针对性治疗和处理方法……”
谭主任表示肯定:“结婚年龄太小,身体和心智都没发育全,难产率也高,再加上感染等等因素,难怪初产妇存活率只有45% 。”
教稳婆们怎么做产前检查的时候,看着一张张稚嫩、因操持家务而疲惫的脸庞,好想报警有没有?
当然,大郸百姓的平均寿命也比现代短得多,没办法。
“要是稳婆们都不愿意去,是不是就要我们出诊了?”裴莹想了想,又继续,“滑州在哪儿?离国都城远不远?”
初夏时节,下雨水灾,外加伤寒大流行,三百多孕妇临盆,滑州真是Buff叠满了。
谭主任睁开双眼,望着万胜门高高的城楼:“ 120抢人团和三辆爆破公司的厢式车去探路了。”
“他们探路安全,我们才有可能去滑州。”
“啊?”裴莹开车驶出城门,瞬间加速,“我们医院还有爆破组?”
“回去就知道了,专心开车。”
……
滑州李知州缓缓睁开双眼,眨了又眨,发现自己躺在书房里,五步远的地方,刘医丞睡得正香。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就躺在书房里了?
李知州脑海里闪过一幕幕,瞬间爬起来,整理好衣服就离开书房。
正在这时,一身泥水的杨功进来禀报:“李知州,滑州城附近的河堤都筑高了,只要最近不下雨,应该能撑得住。”
李知州双腿一软,差点摔在地上,太好了!
“多谢!”李知州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望着夕阳余晖,长舒一口气。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最近应该都是晴天。
“李知州,您的高热已经退了?”杨功小心询问。
“是。”李知州不明所以。
“陛下,陛下这两日多次打电话给郑院使询问情况……您还是找郑院使回个电话。”
“郑院使在哪儿?”李知州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这可是大不敬啊。
杨功短暂地沉默过后:“李知州,德县县丞昨日来报,新增了四百伤寒病患,郑院使和太医们立刻出发,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要是每个人都有飞来医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该多好,现在就能知道德县到底是什么状况?
飞来医馆真好!
李知州差点跪了,刚清醒不久的脑袋隐隐作痛,眼冒金星,又想到之前与自己一起东奔西跑的刘医丞:
“刘医丞呢?也去了?”
杨功摇头:“刘医丞病得很重,咳得厉害。郑院使说,为了避免风寒交替传染不止,把他移到打扫过的厢房里,定时送药送吃食进去。”
李知州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口,只是吩咐照看的杂役,好生照顾。
杨功看李知州走路都在晃,赶紧拿出一个布包:“这是郑院使留给李知州的,里面有需要煎服的药方,还有飞来医馆提供的强身健体吃食。”
“郑院使说,李知州必须在滑州府内运筹帷幄,调动周旋,及时应对。”
李知州望着布包里纯透明的水瓶、沉甸甸的“八宝粥”、能量棒……既惶恐又困惑,这怎么吃?
杨功熟练地拧开瓶盖:“喝水。”
李知州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嗓子干得冒烟,咕咚咚地一气喝完还意犹未尽:“这水真甜,一点沙粒都没有,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