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269)
“请立刻派车马来把她接回去。”
魏璋挂断手机,走到赵凝身旁,五句话就把她骂哭了,一句警告又让她强行止哭,乖乖地站在墙角当装饰。
医护们第一次见识到魏璋的严厉,虽然知道他深藏不露,但没想到他能言词这么激烈。
于是这一天,赵凝先挨了廖医生和卢芳的训话,又被阿娘痛骂一顿,紧接着又挨了魏璋的训斥,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会造成多严重的后果。
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凝向卢芳借了纸笔,窝在角落罚站的同时,体会医护们穿防护服的闷热、口罩的勒脸,以及呼吸的憋闷。
即使这样,赵凝还是拿着纸笔,记录下病患的情况、大郸医师们的勇敢和坚持、飞来医馆医生的诊断和医嘱、护士们校对并执行医嘱的情况……
事无巨细,方方面面,当安静的人形记录仪,观察并记录城西病区的方方面面。
天武军按卢芳的要求到城外竹林砍合适的竹子当输液支架,一车又一车地运往城西病区。
廖医生和同事们初步看完所有病人后,先按他们不同的脱水程度补液、补电解质、止血药,然后根据北狄使团的抗生素用量,再结合滑州伤寒病人的体重给药。
医生们下完所有医嘱就能稍微喘口气。
护士们的忙碌开始第二轮,核对并执行医嘱,给这么多病人配药、换水、观察药物反应……
李知州面对前所未见的一切,即使又累又困也舍不得眨眼,生怕所见所闻都是累极时的幻觉。
虽然听郑院使说过飞来医馆的神奇,也在府衙吃过飞来医馆的速食,但面对如此高效的医治,还是忍不住再三倒吸气。
只有话本子上的“药到病除”,就这样发生在眼前。
一个下午的时间,病人们因为便血腹痛而严重萎靡的精神很快改善,腹痛减轻、腹泻便血基本消除……
李知州暗想着,这飞来医馆就是医仙聚集之所,一定是!
下完所有医嘱的医生们,开始诊治此前染病的滑州医师,染上风寒咳嗽不止的都送去滑州城府衙,高热不退的先给退热药。
疲惫的太医们像负重前行的驮夫,忽然就卸下所有沉重的背负,这么多天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哦,虽然飞来医馆的口罩戴着有些憋闷,但还是太好了!
傍晚时分,所有输液都已经结束,医护们用垃圾袋收好所有的输液器、一次性输液针头等等,准备吃晚饭。
医护们婉拒李知州一起回府衙吃晚饭的邀请,带着赵凝离开城西病区,径直出城回到临时停车区。
赵凝跟着结束治疗的医护们脱掉防护装备,塞进超大垃圾袋,洗手消毒,回到车上补充水份。
每个人渴得五分钟喝完两瓶饮料,然后努力深呼吸。
正在这时,远远看到一辆马车驶来,越来越近才发现,车夫旁边坐的是小葛警官,特别热情地招呼:
“廖医生,肖护师,大家吃晚饭啦!”
每个人都累得不想动,挥手意思一下。
很快,小葛警官和车夫抬着一个大竹筐走过来,给每个人发特供盒饭。
廖医生这人吧,长得很有特色,像某动画电影里的人物,平时说话走路都慢吞吞,特别符合内科医生的刻板印象,但工作时处理事情的速度飞快。
高强度工作这么久,整个人处理余电状态,慢慢伸手接过盒饭,慢慢打开,慢慢拿筷子,慢慢吃……
卢芳也没好到哪里去,但疑问还是要提的:“食堂大厨在哪儿做的饭啊?总不能在城外搭土灶台吧?”
小葛警官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你们不知道吧,食堂大厨报名,在食堂进修的大郸厨子也跟来了。”
? ? ?
大家一脸懵,不是,滑州城是什么好地方吗?连大郸厨子也跟过来? !
“李知州知道大厨们也来,派人把他们安排在滑州城内最大的羊饭店,给我们准备一日三餐,幸亏大郸厨子们,一个下午就理顺了,才能按时出晚餐。”
小葛警官光顾着显摆,冷不丁看到离自己最远的一名医护,吓得直接弹了起来:“不,不对,她不是那什么郡主还是公主来着?”
魏璋一记眼刀Biu过去。
小葛警官立刻闭嘴,默默过去递了一份盒饭。
魏璋吃完自己的,往大竹筐里瞥了一眼:“怎么还剩这么多?天气这么热容易坏啊。”
“大厨说大家太辛苦了,按每人两份盒饭准备的。”小葛警官自己也要吃两份。
医护们吃完一份发现,再吃一份嫌多,吃一份半刚好,在滑州城这样的地方浪费粮食太可耻了。
卢芳提议:“这样,我们两人吃一份,剩下没动的送到城西病区,给那里的太医和医师们当宵夜。”
本来是要留人值夜班的,但太医和医师们坚决不同意,所以大家才能一起离开。
“也行,”魏璋吃饱后,把大竹筐抬上车,从车夫手里接过马鞭,戴上口罩,“我去去就来。”
于是,城西病区的太医再次听到马车声,出去察看时,意外见到魏璋赶马车,瞬间又惊到了,他这也太熟练了吧?
魏璋搬下大竹筐,招呼道:“飞来医馆的盒饭,你们尝尝?”
太医才三个人,盒饭倒有十份。
魏璋向里面招呼:“滑州城的医师们,都来尝尝飞来医馆的盒饭。”
呼啦啦一下,医师们都出来了,望着从未见过的浅黄色饭盒,既期待又无措地搓搓手:“这……怎么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