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60)
不,那个屋子更热,因为还有火盆,一时间,赵鸿恍惚地分不清现实和回忆:
很热,汗水粘在脸上、颈子和后背,薰香的气味很浓,浓到呛人却盖不了浓重的血腥味,赵鸿也是这个姿势,只是悄悄地躲在阿娘床榻对面的柜子后面。
有很多人在说话,说什么却听不清,却能听清阿娘低低的哭泣……
一切都停在这个瞬间,哭泣声充斥赵鸿的耳朵,徘徊不去……
第二天清晨,赵鸿迷迷糊糊醒来就觉得大事不妙,冲进盥洗室后,满脸沮丧地捧着洗漱用品出来。
没错,被崔主任说中了,纸尿裤又一次满了。
赵鸿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医者父母心”的意思,昨天闹了那么大的误会,崔主任不怒不愠,反而担心他的病情会反复。
“十三皇子,您怎么了?”龙卫长小声地问,“哪里不舒服?”
“无碍。”赵鸿迅速调整好心态,拿出普通话教材开始晨读,同时又忍不住琢磨,这样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以后都不能负重和骑马?
早知道,昨天直接问清楚多好;不,只有飞来医馆是可以直接问的地方。
赵鸿收拾好地铺,像往常一样找邵院长聊天,聊天结束以后,忽然想起躺在急诊外科诊室的宁侍郎。
走进诊室,就发现宁侍郎正撑着推车的护栏,慢慢地起身,旁边站着一名礼部最低级的官员,小心翼翼地护着:“宁侍郎,小心。”
宁侍郎撑得吃力,好歹还算稳当,哪知一抬头就看到了赵鸿,立刻就想把之前欠的礼数给补上。
赵鸿立刻出声阻止:“宁侍郎,在飞来医馆不必拘泥于小节,不用行礼。”
宁侍郎赶紧低头:“谢十三皇子体恤。下官正准备写书信发去国都城,耽搁太久怕晋王秦王殿下怪罪。”
赵鸿的视线扫过宁侍郎和陆淳最后停留在诊室墙上的电子挂钟,忽然有了个念头:“宁侍郎,等某两刻钟。”
“是……”宁侍郎应下,等赵鸿离开忽然反应过来,现在大郸的掌权人是晋王和秦王,自己没必要听十三皇子的。
赵鸿离开诊室,再次找到邵院长:“院长,飞来医馆处处领先大郸,不知你们可有天文卜筮官?”
邵院长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官?”
赵鸿“天文卜筮官”说的是大郸语,随后换了种问法:“邵师,请问飞来医馆可有夜观天象、预判云雨之人?”
“天气预报啊?”邵院长想了想,又问,“你想做什么?”
赵鸿的眼睛很亮:“某想知道最近会不会下雨?如果会下雨,就不用燎祭,节省下来的钱财人物可以做许多事情。”
邵院长从口袋里掏出《人才统计表2.0》迅速找了一遍:“你先回门诊帮忙。”
赵鸿难以克制地激动起来,这是真的有吗?
……
与此同时,医院西门的移动梯再次放下,昨晚回到方沙城临时营地过夜的宁家一行人,迎着朝阳的光,走进飞来医馆。
门诊大厅里,金老、魏璋和赵鸿,门诊护士长金燕和导医们也已全部就位。
而眼科花主任又安排五名医生,吃完早饭,像往常一样准时到达门诊,诊室门打开的时候。
眼科护士长也和魏璋一起,开始给病患们“流水线滴眼药水”。
金老和赵鸿在门诊三楼的各个诊室里来回帮忙。
眼科医生与“眼结石”的战斗再次打响。
没多久,邵院长的对讲机响起:“邵院长,水箱里的水还能坚持48小时。”
邵院长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塑料袋,大步走回门诊大楼,看着忙碌的眼科诊室,又看向静养中的神卫和龙卫们,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医院有这么多出色的医护人员,还有愿意出力的病人和家属们,作为院长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第37章
国都城长信宫
二月初六朝会时,文德殿内的格局已经变了,最高位的两个位子只剩一个,晋王虽然还穿着晋王袍,但言行举止已经是一国之君的风范。
而晋王本人就很“君心难测”,谁也不知道他温和的笑脸后面,藏着什么样的用心和企图,哪怕是秦王出事之前都是这样。
但也是秦王出事的那日,群臣尤其是元老重臣们看出一些端倪, 尤其是秦王血流不止、惊恐万分之时, 晋王那张格外温和的脸庞, 没能掩饰掉眼神里的残虐和喜悦。
外露的眼神转瞬即逝, 可重臣们还是心头一凛。
秦王意外去世后有许多事务要忙,即使晋王之后的应对都无可挑剔, “晋王谋害秦王”的流言还是像风一样刮遍长信宫以至整个国都城。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 但有时谣言起于智者, 因为这则流言起于长信宫内。
愿意相信和传播流言的人,是因为本身就有那样的想法, 属于一拍即合。
秦王意外去世, 最震惊痛心的自然他阿娘,最受先帝宠爱的淑贵妃, 本来运用家族势力替儿子谋划,只等一朝上位尊为太后。
可万万没想到,儿子忽然就这么没了,几十年的筹谋泡汤,听到消息当场晕厥。
哪知道好不容易醒来,就是“二月二”挑野菜的日子,御花园里嬉笑玩闹好不热闹。
好不容易才醒来的淑贵妃发现,床前连个探望的人都没有,想到此前自己偶尔有个风寒,前来探望的人连卧房都挤不下,礼物更是动辙堆半个库房。
现在,热闹了几十年的宫殿,一夜之间就凉透了。
悲痛欲绝的淑贵妃,望着铜镜里迟暮的自己,原本只是有些许白发,已然灰白,眼神也黯了,但心不能死,就算死也要让敌手痛上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