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你我枉花光心计(90)
她尽量大方从容地走上前来,向三位女士问了好,然后介绍了自己学习芭蕾舞的时间,也如实说明了目前已经有三年多时间没有穿过足尖鞋,邹老师面露诧异之色,但仍沉默不语。沈妮接着提出想要跳一段《胡桃夹子》里的糖果仙子之舞。
她挑选的这一段舞不算难,她完成得也还好,只是一分钟之后就有些体力不支了。
原来失去的不仅是技艺,连体力都差远了,谚语里说的“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都是真的。她默默停下来,面红耳赤,垂头等待邹老师的批评。
从未学过唱歌的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唱得不好;但是自幼学习芭蕾的她,刚才舞蹈中的纰漏和失误历历在目,得失寸心知。
邹老师沉吟片刻,能看出来,沈妮确实是有不短的芭蕾舞学习经历,虽然目前技艺生疏了,但是仍能看出她的舞蹈专业底子,她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脊柱带动四肢的,流畅舒展如同行云流水。
但是她能成为一个舞蹈明星吗?邹老师不这样认为,一个舞者,在少年时代放弃了三年多,开、绷、直、立样样都会有欠缺,这几乎意味着永远无法再在这一行出头了,当业余爱好跳一跳还差不多。
邹老师不怕说真话:“沈妮,你好看倒是真好看的,去拍广告肯定也有前途。”
沈妮大窘,她张口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双手也没处放似的。陶珍珍好心替她解围:“邹老师是行家,她辅导的学生都是真正芭蕾专业毕业的,对舞者严格惯了,真能入她法眼的话,那将来肯定也是芭蕾大师了。沈妮不是舞蹈专业的学生,她是弘毅大学法学院的大二学生。”
邹老师和汪老师听了果然连声称赞,原来这个美人儿还是个天资聪明而且有毅力的孩子,能读到弘毅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无论如何不算资质愚钝的了。
至于为什么她身为名校在读学生要进娱乐公司,为什么学芭蕾学得颇有个样子后又完全停止三年多,邹老师和汪老师都大概有个猜测,也无谓多说。
沈妮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华府,又是如何走到大街上的。
不经历今天的面试,她还以为自己还有其他出路,终究能靠自己赚到快钱,拯救连同自己在内的全家。
原来,兵荒马乱之际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好看,读书成绩优异这件事情,短时间内是无法让她换取到大量金钱的。
她沉浸在自己的难过沮丧自卑中,忘记打电话给方家明提醒他四点钟还要去医院输液,她只是在初春下着细丝冷雨的街头独自茫然地走着。
陶珍珍致电给王尧,把面试的详情如实向他汇报,又提出关于草拟老板娘侄子大婚伴郎伴娘人选名单事宜着实为难,想请严老板点拨一下,最好是严老板心中有几个人选,她好照着这个标准再想名单去。
王尧说自己会向严老板汇报,请她等通知。陶珍珍放下心来,忙答应了。
第52章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过了一会儿,王尧进到严敦文的办公室,向他请示唐立铮温茉婚礼伴郎伴娘事宜,严敦文放下茶杯,叹了口气跟他说:“立铮这孩子天天找如意嘀嘀咕咕,怎么样都不肯办一个盛大豪华的婚礼。他说等我的子女结婚的时候再这样办才合适,还说就想跟温茉两个人邀请挚爱亲朋一起庆贺一下就可以了,所有来宾最好不超过六十人。如意拗不过他,那边小茉也不停地跟她叔叔温总监说自己和立铮的想法一致,就是想办一个简单的充满爱的婚礼。如意昨晚跟我说,要不就依了两个孩子吧,让他们自己用他们自己的好兄弟好闺蜜做伴郎伴娘,然后我们公司三十岁以下的年轻艺人只去做迎宾做接待就好了,也不用入席,至于酬劳,就都按照他们各自的市场行情顶格支取吧。”
王尧答了一声“是”,然后看严敦文似乎有点空闲,便又向他汇报了一下沈妮的情况:“老板,还有件事情要请您示下:导演季康一直说沈妮在演戏方面没有天赋,电影开拍已经有七八个月了,总感觉她好像没有开窍,在镜头前挺拘谨的,完全放不开投入不到戏里面去。陶珍珍最近安排了声乐指导和舞蹈指导面试了她的唱歌和芭蕾舞,发现唱歌这条路她肯定走不通,舞蹈基础呢她还是有,但是毕竟已经停止练习三年多,用进废退,现在也没有办法走专业路线了,最多就是跳着玩玩,算个才艺吧。您看……”
在王尧的提醒下,严敦文想起了沈妮,沉吟片刻后忽然笑了,说:“那就还是继续拍电影吧,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来着?不是还没杀青吗?”
王尧回答:“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女人如花隔云端》。”刚想要答应了退出去,忽然想起沈妮一双寒星般澄澈的眼睛,又想起她确实出类拔萃的学习成绩以及坚持不肯搬入华府的骨气,他有点恻然,不动声色地替沈妮争取了一下,陪着笑补充了一句:“沈妮成绩倒是真的好,她是弘毅学校法学院的学生,这个专业据说可以比肩清北。”
严敦文看了他一眼,只“嗯”了一声,没有说话。他的麾下影星、歌星、舞星、艳星都有,他并不介意花大价钱捧红女人们,但是做为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旧日裁缝,他对学术多少有点畏怯隔膜。换言之,他没有信心自己能全权掌控得了一个女学霸、女律师、女医生、女编辑、女科学家这一类高级知识分子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裁缝店出身的严敦文没有这样的气量,他也没有这样一心为女性前途打算的习惯。女性对她他而言只是一件贵价珠宝,再是晶莹璀璨与众不同,把玩一阵也就放下了,要为一个身外物去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涉足他不熟悉的领域,是个人都会觉得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