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111)

作者: 纷雪冰纯 阅读记录

“恐怕不是努力就能行的吧。”一道略显清冷的女音由外而进。

随后,只见颜丹晨一席婕妤宫装走了进来。

众人面色异彩纷呈,方才颜婕妤的话竟是直接与皇后杠上了,不少妃嫔都等着看两人对起来。

林攸宜皱眉,颜丹晨眼睛红肿,面色苍白,方才瞧她的那一眼好似还带着恨意,她觉得颜丹晨好似与往常有些不一样。

刘黎眉头一皱,“颜婕妤这是何意?竟敢质疑皇后娘娘?”

“参见皇后娘娘、田嫔娘娘,臣妾有事来晚了,还请娘娘责罚。”颜丹晨说,“臣妾并非质疑娘娘,只是随口一句感慨罢了。”

随后颜丹晨又向林攸宜贺寿。

看着很是正常,林攸宜心想,或许是自己多疑了。

就在这时,安多求见,林攸宜便没再细想。

“皇后娘娘,陛下着奴才给您送来生辰礼。”安多将一个锦盒恭敬呈上。

莺歌接过后呈到林攸宜面前。

有妃嫔好奇陛下会送什么。

林攸宜也不吝啬,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锦盒,里面是一份薄薄的书册,书册明显泛黄,很有年代感。

不少妃嫔都有些失望,居然不是金银玉器。

田淑卉却认出来了,“可是《平复帖》。”

林攸宜颔首,田淑卉眼中瞬间爆发亮光,与她一样的还有宝林段颖。

段颖在书法上也颇有研究,一听《平复帖》,人顿时站了起来。

“可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草隶书法作品?”

有人小声嘀咕,“不过是一副字帖,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段颖高声道,“这字帖书写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其价值远非金银玉器可比。”

“《平复帖》是第一件流传有绪的法帖墨迹。由于古代书法家如李斯、钟繇、张芝等,虽是流传有绪的人物,但无可靠的墨迹流传。而石刻作品,因是翻版,加之刻手的原因、风化剥蚀等,与墨迹多半相去较远;再者,此前墨迹虽有不少,但书法家皆不署名,无法考证。因此,《平复帖》在书法史上的意义愈显重大。”田淑卉补充道。

孙靓苒说,“陛下好笔墨,想必这《平复帖》在陛下那儿也是珍之重之的。”

陛下珍之重之之物,却忍痛割爱送给林攸宜做生辰礼,可想而知,陛下对皇后的感情根本不像外界传的那般不重视。

一众妃嫔都听懂了孙靓苒这言下之意,当下羡慕、嫉妒、遗憾等什么情绪的都有,便什么想说的都没有了,而颜丹晨垂下的眸子里怨毒之色渐浓。

妃嫔们贺寿过后,就是王妃、公主和命妇们,林攸宜祖母和母亲也在列,看着高高在上,红光满面的林攸宜,王婉嘴角的笑一直不断。

接着是宫里所有的太监,随后是所有宫女。

100李端锦的信任

林攸宜在大殿上不好与祖母、母亲多说,便让人将她们请到东暖阁稍后。

东暖阁,一早被林攸宜传来的向太医为懿长公主和钦圣夫人把脉。

莺歌为王婉端茶、上点心,王婉问起林攸宜和陛下的事,莺歌便将昨晚和早上的事挑好的说。

听着和上次林攸宜对她说得差不离,这才真正相信,陛下待女儿还是不错的。

这就好啊,王婉暗自舒了口气,这段时间因为画像之事她吃不下睡不着的,若是陛下对林攸宜好,那如果有人借画像之事栽赃皇后娘娘,想来陛下也会给皇后娘娘和懿长公主府辩解的机会。

林攸宜忙完,来见祖母和母亲,祖母打趣,“早日生下嫡子,你就不用担心了。”

林攸宜自然知道祖母说的是,嫡子能稳固她的后位。

虽然她不打算如此做,但也不会扫祖母的兴,毕竟这么久才能见一次。

“祖母放心,宜儿懂得。”林攸宜看向向太医,“他们身体如何?”

向太医迟疑了一下,道,“钦圣夫人身体康健,只是懿长公主常年失眠多梦,还得重视,少思少想,平时多走动走动,微臣会开药方,请懿长公主按时吃。”

听得不是大病,懿长公主也没有放在心上,“多谢太医。”

而林攸宜却没错过向太医方才回话前的迟疑,想着改天得找他问问。

王婉身体倒没什么问题,她忧心的是,“近日不知为何盛传起了谣言,说皇后娘娘不洁,为灾星转世,因你成了皇后才让焦县爆发百年难遇的大水,百姓死伤严重。

我按照你的计划,让人暗中盯着那些被赶出府的人,果然看到有人接触他们,只是,背后之人还未查出来,我担心他们会在千秋宴上闹事。”

这是林攸宜成为皇后后的第一个千秋宴,若是不和美,会引人闲话。

“母亲放心,千秋宴是我一手操持的,而且,你女儿也不是那等任人可欺之人。”

懿长公主先笑了出来,这一笑,倒是将王婉心中的紧张驱散了不少。

“你还是要尽早跟陛下解释清楚画像之事。”王婉提醒,“你父亲最多也就是受点责罚,不妨事。”

林攸宜点头答应,“母亲放心,画像之事我自有主张。”

林攸宜今日十分忙碌,与家人没说几句,便有人通禀陛下来了。

林攸宜正要起身去迎,却见李端锦一身明黄已逆着光走了进来。

懿长公主仔细打量着眼前气势威严又英俊明朗的年轻帝王,从他面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

王婉只看了一眼,发现帝王真是生了一副好相貌,随后便克己守礼低头随众人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