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215)
果然没错,太后让皇后上了凤舆,在御林军的护卫下,车队行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到了一座古朴典雅的庄园。
一座深山里的庄园,却有重兵把守,只见每隔一米便有一名士兵守卫。
庄园的牌匾“锦兮仙府”字迹很是眼熟,林攸宜一眼就认出是李端锦的笔迹。
太后在静怡的搀扶下,进了锦兮仙府大门。
“当时你病情危急,陛下不顾哀家的反对,执意要去陪你。”太后的声音在林攸宜前头响起,她看着里头布置精致,花草满布,足以想象李端锦为这里花的心思。
“他做好了安排,求哀家假如他出了意外,便将你送到这里保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林攸宜这才明白,为何叫“锦兮仙府”,为何是李端锦提的字。
原来这竟是李端锦的安排。
看着生机勃勃的院子和远处质朴的竹屋,感动的情绪溢满林攸宜心田。
萍儿也被李端锦的举动感动了,想不到那时候陛下是冒着生命危险来照顾他们主子的。
189皇后之“病”
“即便这一次去攸县之前,他也是先求哀家护着你,才安心出发的。”太后继续说道。
太后怎么也想不到,她那么尽心教育李端锦,最后居然还是教出了一个情种。
先帝为张贵妃要死要活的,她的儿子为林攸宜要死要活的。
而她作为两个男人最亲密的人之一,却总是在给他们善后。
“他不想你冒险,你应该知道。”太后声音很是寂寥。
“知道。”李端锦为她着想就像是遇到刺杀她也不想李端锦担心一样。
她能理解彼此为彼此的付出。
“但母后,儿臣不想站在后方被保护,如果可以,我想与陛下并肩,与他同甘共苦。”
林攸宜终于明白太后带她来此的目的,太后没有明说,但暗里却是在劝她安心留在宫里。
“多谢母后带儿臣来此,这真是个再美丽不过的地方了。”林攸宜感叹。
听到林攸宜的感谢,嘴硬的太后愣了片刻,颇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决定要去?”
“是,母后,儿臣有不得不去的理由。”林攸宜说。
见林攸宜不听劝,太后冷然道,“希望你不要给哀家换皇后的机会。”
太后明明关心她,但说出的话却带着别扭。
林攸宜再一次感受到太后嘴硬心软。
其实说起来,两人没起冲突时,婆媳关系还是挺好的,太后第一时间交给她宫务,在众人面前替她撑腰,送她精美的钗环。
如果不是林攸宜要的一心一意踩到了太后底线,太后也不会被激起使出那么多手段。
夹在太后和林攸宜中间的李端锦,此刻穿着月白色的长衫宛如灼灼佳公子正悠闲地吃着侍卫送来的烤野鸡。
眼神望向一片寂静的两侧山林,嘴角露出浅笑。
夏铭霖不解,“你就留一千人在身边,要是前面有埋伏,咱们危险可就大了。”
苏缅有些猜到了李端锦的意图,但也没全看透陛下的安排,于是说道,“陛下是想以自己为诱饵?”
有这想法的不止苏缅,还有埋伏在山侧的程参。
情报上说陛下身边带了一万多人,可底下明明满打满算也不过千多人,还不确定陛下有没有在里面,这让程参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不敢轻举妄动。
而被他赶来打前锋的山匪们却早已耐不住性子。
“太他妈香了!”躲在树林中山匪被底下的烤肉香味馋的直流口水,肚子咕咕直叫。
为了提前埋伏,他们从昨夜起就潜伏在这片山林了,被蚊子咬了一晚不说,还饿了这么久。
“这些人到底过不过来,早点过来,杀完好回去吃饭,肚子都饿瘪了。”山匪老二抱怨。
“你他妈闭嘴,别引大人发怒。”山匪老大低吼制止。
就在这时,有眼尖的山匪发现,“你瞧那穿彩色衣衫的像不像是贵女?”
“丫鬟吧。”有人反驳。
苏缅看到慢慢靠近的康彩雅眉目微垂。
张斌将康彩雅拦住,安多上前几步劝道,“康姑娘,您还是回去吧,这荒郊野外的,您跟着不安全。”
“臣女只是想在陛下身边为奴为婢,绝不会出声打扰陛下,求陛下给臣女一个机会。”康彩雅朝李端锦的方向看去。
王荣钦见李端锦蹙着眉,劝道,“陛下,康大人此时正带兵作战,于情于理咱们都不能将她置之不理。”
“安多,放她过来。”李端锦道。
康彩雅顿时露出笑脸,随后也真如她所说,一句话都不说,只为李端锦和几位官员端茶倒水。
李端锦放她过来,倒不是真想把她当丫鬟使唤,“你安心待着便是,这些活有安多做。”
康彩雅眸光含泪看向李端锦,端庄行礼,“谢陛下,臣女喜欢做这些事。”
李端锦不再多说。
拓跋进收到佐木传来的消息,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脑海里浮现出和“林老板”初遇时的情境,难怪与她靠近时隐约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原来“林老板”居然是大同皇后林攸宜。
拓跋进叫来桑塔,吩咐道,“给我仔细查大同皇后林攸宜的消息,事无巨细都要。”
桑塔不明白自己的王上怎么突然对大同皇后感兴趣了,但还是果断应是。
夏日的皇宫,阳光灼热,连空气都透着燥热和沉闷。
王公大臣的公子姑娘们齐聚长秋宫,这是林攸宜特地让人收拾出来的宫殿,就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
林攸宜来寻太后一起出席宫宴,太后见她面色苍白,唇色灰白,心里明白是林攸宜装病,便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