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216)
时候走?”
“今晚。”林攸宜说,“接下来就辛苦母后了。”
太后没作声,望着远处,不知道在想什么。
当日的宴会,皇后当场“昏倒”,经太医诊治,皇后身子骨弱,需静养。
太后让皇后安心静养,命田妃代掌宫务。
当晚,一行人悄悄出了皇宫,林攸宜回了一趟家,单独找了林恒和林修然。
林恒得知林攸宜要去攸县,当即大怒,斥责她,“胡闹!”
林攸宜将大同如今面临的局势以及李端锦问过她要不要让林恒去攸县被林攸宜拒绝之事向林恒道出,“我不愿父亲深入险境,却不想陛下会自己去冒险,于情于理,女儿都应该陪在陛下身边。”
林恒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陛下在外,女儿担心京城防卫空虚,这块令牌可调动京畿卫。”林攸宜将李端锦给他的那块令牌递给林恒,“京城的安危就交给父亲大人了。”
“胡闹,你这么不管不顾,中途遇到危险如何得了?”
“父亲放心,陛下给我留了暗卫,而且我悄悄去,乔装打扮,不会引人注目的。”
林恒见林攸宜一切都安排好了,心知她意已决。
“为父只有一个要求,让修然陪你去。”
林攸宜本不想让家人再牵连进来,但转念一想,若是她这次去改变不了林家的命运,林家一样要亡,二哥也免不了。
而且不带林修然,估计以父亲的强脾气,保不准真拦住她不让走。
林攸宜妥协,“好,听父亲的。”
林修然简单收拾了一下,又将佐木的事托付给了奇货居掌柜,便随林攸宜乘着夜色出发了。
然而,林攸宜、林修然、萍儿、刑钊等一行刚出京城,就被人拦住了。
190深夜林中的哭声
道上密密麻麻的仆从打扮的人均骑在马上,将林攸宜等人前进的道路堵个正着,目测,这些人大约上百了。
“吁”林攸宜勒住缰绳,刑钊等暗卫将林攸宜、林修然和萍儿护在圈内。
刑钊沉声问道,“什么人?”
领头的耿晔带着所有人翻身下马,齐齐跪在林攸宜面前,“下官耿晔参见皇后娘娘、国舅爷。”
林攸宜一脸狐疑,全身警戒,“你们是什么人?”
“下官是锦兮仙府的守卫,奉太后娘娘之命听皇后娘娘差遣。”
原来是太后派来的,林攸宜悄悄松了口气,多一些侍卫,对林攸宜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她回望皇宫的方向,心里对太后充满感激。
“免礼,你们有多少人?”林攸宜问。
耿晔及身后的守卫站起身,回答道,“一百。”
“行,出门在外,都唤我林公子,跟在身后吧。”林攸宜吩咐。
“是!”耿晔等人上马,让林攸宜等人通过,随后跟在他们身后。
林攸宜策马奔腾,马不停蹄朝攸县的方向赶去。
而此时的李端锦等人依然在鹰嘴崖前休整,眼看着太阳落山,山匪们再也扛不住。
“到底什么时候动手啊,人都要饿死了。”匪老二埋怨道。
不料,此时林中传来动静,等匪徒们反应过来,才发现早有人乔装摸到了他们身边,外围的小啰啰早已无声无息躺在地上。
一道鲜血喷溅到才发出抱怨的匪老二脸上,鲜血的热度整的他一懵,随即才大喊“有敌人”。
这一声大呼,让周围听到他声音的人都不自觉动了起来。
这一动静让匪徒们正好成了康韧等士兵的活把子。
一柄柄刀刃架在匪徒的脖子上,这时,匪老二才惊恐的发现,他们早已被人团团包围了。
数不清的士兵里三层外三层,匪老大瞪大了眼,匪老二一脸绝望。
他急忙去看程参,只见程参带着人在突围。
他又急忙看了看对侧树林,只见惊鸟到处乱飞,想来也是遭遇了诛杀。
说时迟那时快,正当他准备提刀杀上去的时候,一把刀已经搁在了他的脖子上,刀锋的冷冽寒意仿佛刺入了他皮肤。
匪老二怂了,“不要杀我,我招!”
康韧和孙毕带着人回去禀告李端锦,此次歼灭刺客326人,俘虏606人,但是负责的首领带了几十人逃走了。
李端锦勉励了康韧和孙毕。
经过审问,此次刺杀李端锦的是附近的土匪。
他们受神秘人指使,但却不清楚指使他们的是谁。
虽然没从土匪处得到有用的信息,但孙毕还是从死去的刺客尸体上察觉到,“刺杀者可能与军队有关,下官发现有部分刺客手掌上有老茧,且身体筋骨扎实,只有常年锻炼才能形成那种肌肉。”
李端锦没说话,但是更加肯定了心里的猜测。
康韧派人马将俘虏送回彭台城。
一行人顺利通过鹰嘴崖,再经桐城便可到攸县。
夏铭霖没料到山的两侧真有刺客,好奇李端锦是怎么知道的?
李端锦告诉他,“来的时候观察了山的两面,发现有鸟飞过但不停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在林中导致鸟儿不敢过去。”
苏缅更想知道的是,“陛下在此耽搁这么久,是想借此机会练兵吗?”
李端锦给了苏缅一个赞赏的眼神。
山雨欲来风满楼,时间紧迫,李端锦只能利用一切机会,希望能尽快培养出一支能吃苦、能战斗、会战斗的军队。
当程参一脸狼狈地来豫王面前复命时,豫王脸色阴沉得可怕,低声骂道,“未伤对方一兵一卒,真是废物。”
“是我们小看了他。”莫先生道。
“匪徒那边不会泄密吧?”豫王关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