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337)
太后乘胜追击:“今日李端缅认祖归宗,还有谁有异议?”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龙椅上的李端锦。
太后也看向皇帝,问道:“陛下可有异议?”
李端锦靠在龙椅上,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轻抬手指:“允。”
皇帝都已表态,众大臣纷纷行礼:“臣等无异议。”
太后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苏缅却依旧紧盯着霍玉音,一字一句问道:“为什么?”
他本该是身份尊贵的皇子,为何一出生就被亲生父亲送走?既然不想要他,又为何要生下他?
苏缅的问题,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包括太后。
当太后得知自己的孩子还活在世上时,也曾无数次问过自己,先皇为何要这样对待她。她猜测,或许是因为先皇最爱的女人之死与自己有关,但这终究只是猜测,并无实证。
霍玉音目光柔和,看着苏缅。在这场皇室的权力博弈中,苏缅无疑是最无辜、最受伤的一个。她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解释:“因为你的母亲,大同绝不能有宣太后、吕雉之流。”
太后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怒声质问道:“他竟如此想我?!”
霍玉音毫不退缩,直视太后的眼睛:“他想错了吗?”
太后一时语塞,片刻后,咬着牙道:“哀家有错吗?本就该是我孩儿继承大统!”
说到此处,太后朝于持招手。于持心领神会,带着林攸宜步入内殿。林攸宜戴着面纱,身姿婀娜,缓缓走向李端锦。于持紧跟其后,一把匕首抵在她腰间,只要她稍有异动,锋利的匕首便会立刻刺进她的身体。
交泰殿内,鎏金宫灯高悬,光芒洒在雕梁画栋之上,勾勒出一片奢华绮丽的景象。
殿中宾客满座,衣袂飘飘,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不断。然而,这看似祥和的氛围下,却暗流涌动。
林攸宜头戴薄纱,身姿绰约,在众人的注视下步入殿中。尽管面纱遮住了她的面容,但她举手投足间散发的独特气质,还是让不少人认出了她。
张辰君坐在外殿最上首,作为林攸宜最为亲近的师兄,他的目光敏锐如鹰,第一时间捕捉到了异样——林攸宜身后,于持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她腰间,可那微微隆起的弧度,分明是藏着利刃!意识到师妹被挟持,张辰君只觉脑袋“嗡”的一声,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
一国之后,竟在这举国瞩目的千秋宴上遭人胁迫,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泛白,内心犹如惊涛骇浪般翻涌,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救师妹脱离险境,可理智告诉他,在这戒备森严的殿内,贸然行动只会让林攸宜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田淑卉坐在一旁,精致的妆容下,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疑惑。她的目光在李端锦、林攸宜和太后之间来回穿梭,总觉得今日有些不同寻常。
对于那些不了解内情的文武百官而言,只当是于持向陛下献美来了。
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于持身上。于持,这位曾经权势滔天的国舅爷,在朝堂上翻云覆雨,与绝大多数文武百官都有过往来。
但近年来,他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销声匿迹。若不是今日在这交泰殿中现身,很多人都快将他遗忘了。
看到于持带着如此一位气质出众的女子出现,众人先是一阵惊讶,随后联想到他与太后的关系,瞬间恍然大悟。想必于持是想借助这次献美,重新获得陛下的宠信,在朝堂上东山再起。
林攸宜强忍着内心的慌乱,一步步穿过外殿,朝着内殿走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李端锦的身影在她眼中越发清晰。
当看到李端锦那消瘦的身形、憔悴的面容时,林攸宜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曾经意气风发的他,如今竟变得如此虚弱,这让林攸宜心疼不已。
298帝后天地为棋——棋局惊变
苏缅原本还沉浸在自己身世被揭开的巨大震惊之中,思绪混乱如麻。可林攸宜的到来,让他瞬间警觉
起来。他的神情陡然紧绷,眼神中透露出狐疑,目光紧紧盯着太后。
只见太后的眼神从林攸宜身上缓缓移开,转而落在李端锦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声音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哀家答应你的事,都已做到,如今该你兑现承诺了。”
这句话仿佛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让整个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压抑,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李端锦的回应。
李端锦掩唇咳嗽,指节在龙纹扶手上轻叩三下。
安多会意,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声宣旨:“恭请大理寺卿苏不沾上殿!”
听到这个名字,太后精心描绘的柳叶眉瞬间扭曲。
苏缅攥紧锦袍下摆,指节泛白,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身体微微前倾,仿佛随时都会冲出去。
太后瞳孔剧烈收缩,她死死盯着殿门,连凤钗上的东珠都跟着颤抖起来。
苏不沾身着绯色官服,腰间玉牌随着步伐发出清脆声响。他昂首阔步走到殿中,靴底重重磕在汉白玉地砖上:“太后娘娘,别来无恙?”
太后猛地站起身,凤袍扫过案几上的鎏金香炉,香料洒了一地。她死死盯着苏不沾,像是要从他脸上找出破绽:“你……你……”
苏不沾忽然冷笑,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太后娘娘,是在疑惑臣为何没死?”
太后这才惊觉自己失态,她深吸一口气,重新坐回凤椅,指尖摩挲着翡翠扳指,强装镇定:“苏卿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