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39)
“殿选那日的表演,原本林小主他们是准备的面具舞,秀芳受王小主指使说动了她一个同乡私下打听后殿之事,将面具舞的事透露给了王小主,除此之外,王小主还时不时找秀芳打听林小主的事,秀芳每次都知无不言,林小主应是有所察觉,对秀芳不喜,后来应该是禀明了安尚宫,安尚宫将秀芳调走,换来了萍儿。”郭德鲁说了一大段话才将这件事讲清楚。
随后将宫女秀芳及其同乡的供词呈上。
伺候自己的宫女却将自己的事往外说,林攸宜要不作为才不正常,且她是通过安尚宫调动人,合理合规,太后心里评价林攸宜做事稳妥。
“你说的王小主可是工部尚书之女王姝妍?”太后想起殿选当日跳面具舞的只有王姝妍那一队,若秀芳交代属实,王姝妍岂不是那个背后挖人隐私,耍阴谋诡计的为恶之人。
“回太后,正是。”郭德鲁答道。
太后眉头微蹙,实在无法将那日救驾的温婉女子与秀芳嘴下之人联系起来。
“你方才说林秀女先前准备的是面具舞,但那日她并未表演这个。”太后说。
“一问便知,安多,去传田秀女和宫女萍儿。”李端锦一目十行,很快看完供词,压抑着怒意道。
不一会儿,田淑卉和萍儿到。
“启禀太后娘娘,殿里的秀女因为绣品的事心有余悸,所以这一次同时准备了两个表演,原本是想表演面具舞,但殿选前一晚,秀女们的舞衣被下毒,所以殿选当日便表演了另一个。”萍儿说。
“回禀太后娘娘,秀芳是一开始伺候后殿秀女的宫女,最初奴婢不懂规矩,被罚清扫储秀宫,那宫女许是见我们没前途,对我们的要求阳奉阴违,要将她调走是我们后殿所有秀女都赞成的。”田淑卉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李端锦隐忍的怒气终于爆发,“证据确凿,宫女秀芳谋害秀女,赐杖毙,其同乡杖10,逐出宫,秀女王……”。
“陛下!”太后打断李端锦,挥手让宫侍都退下。
“陛下处置王秀女之前,哀家有几句话要提醒陛下”,太后看向皇帝,“王姝妍纵然犯错,但罪不至死,她祖父于你有授学之义,他父亲是国之重臣,总要给些脸面,她与你御花园相会之事已人尽皆知,若逐她出宫,她只有死路一条,且她前两日才救了哀家,处置太过有伤皇家颜面。”
明明犯了错,还不能严惩,李端锦面色十分不好看。
太后安抚道:“我知你不喜她,后宫住所多的是,就当多个无关紧要的人罢。”
李端锦虽恼怒,但太后说得在理,他只是意难平。
当个皇帝还总有诸多事身不由己。
“母后做主便是,林秀女那?”李端锦还是听取了太后意见,只是林攸宜那还得为她在母后面前要些补偿。
“林秀女受此委屈,是要好好补偿,陛下酌情处置吧。”太后道。
“母后是知道朕的,不会立于双双为后,既然要弥补,朕看后续的考核就免了,择日拟诏书册封林秀女为后吧。”李端锦道。
太后虽意外皇帝有此一举,但进选三的三人,王姝妍是不可能了,皇帝又不会选于双双,皇后只能是林攸宜。
林攸宜虽然容貌过于好看了些,但知书达理,行事进退有据,也没得什么可挑剔之处。
若真有不妥当的,太后自己还可提点提点。
“就依陛下。”太后说。
35色授魂与
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进入选三的三人,于双双被封妃 ,也是目前等级最高的,王姝妍却大跌眼镜被封为最末等采女,如此两极分化,本就耐人寻味。
此时夺后位大热门之一的林攸宜竟然榜上无名,猜测顿时又起。
而此时的长春宫。
“朕惟道法乾坤,内治乃人伦之本。教型家国,壸仪实王化之基。资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惇典。咨尔秀女林氏,乃兵部尚书林恒之女,钟祥世族,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风昭令誉于宫廷。雍肃持身,应正母仪于万国。躬全懿范,作朕良配。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兹仰承皇太后慈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
安多念完圣旨,温声对林攸宜说,“皇后娘娘,接旨吧。”
林攸宜还沉浸在大约还要抄写几卷《女则》才会让李端锦消气的思绪里,突然被萍儿叫去接旨,接着安多带着一众太监捧着明黄的圣旨站在自己跟前。
这是她重生后第二次见安多,元宵节那晚她的全副心思都在李端锦身上,对安多投去的视线不多。
这一世若没有安多相护,她不会走得如此顺利。
“谢主隆恩。”林攸宜接下圣旨,萍儿机灵地拿出一堆荷包打点前来的太监。
太监们掂量着荷包的重量,脸上都是笑。
林攸宜从萍儿那再次取来一个装着金瓜子的荷包递给安多,“多谢安公公费心照顾。”
安多笑得更开怀,自己之前做的那些事被皇后娘娘记着,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他也算是成功在皇后娘娘这里投诚了,以后只要不犯错,皇后娘娘总会待他不同些。
“娘娘言重了,唤奴才安多便是。”安多卖巧地说:“给国丈的封爵旨意不日也会下来。”
林攸宜闻言抬眸,脸上是欣喜的模样。
“陛下和娘娘的大婚之期是钦天监一早就选好的,在一个月之后,陛下的意思是您不必回储秀宫了,就在这长春宫等待大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