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40)
安多说着又指着身后的宫女和太监道:“这是敬事房为娘娘择选的宫女和内侍监各十名,若娘娘之前有伺候得惯的人,可以留下,若是宫外的人,只要通过检查无碍,也可带进宫来。”
林攸宜看了看萍儿还有这几日服侍的两名宫女玲珑和琉璃,道:“这三人我很满意,还有储秀宫原先伺候的银翘,若无旁人选她,便将她也要过来,另外,我原先有两名伺候的婢女,还需找个机会问一问他们的意愿。”
萍儿、琉璃和玲珑一脸喜色。
“娘娘放心,奴才会办妥贴,在娘娘的婢女入宫之前,奴才先留下足额配置,等他们入宫娘娘再遣回几人即可。”安多说。
林攸宜心知,安多这么安排是让她筛选人。
“多谢。”
“是杂家分内之事,当不得娘娘一声谢。”
林攸宜让安多再稍等片刻,她转身进了屋。
李端锦这一手封后圣旨确实叫她意外,她进宫的目的就这么达成了,仿佛还有些不真实。
投桃报李,既然李端锦帮她达成所愿,那么哄一哄他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端锦知道安多宣旨回来了,忙让他进来说说林攸宜接旨的场景。
“娘娘一开始有些意外,但随后面上的表情却是温和欣喜的。”安多从袖中拿出信封,“娘娘有信给陛下,想必是感念陛下圣意。”
“是吗。”李端锦嘴角微弯,“呈上来看看。”
待打开信封,见是一张薄薄的素签,李端锦心想,总算不是《女则》了。
素签上只有四个字:“色授魂与。”
李端锦忍不住大笑起来,是前俯后仰的大笑,他想要的是林攸宜对他表明心迹,谁知林攸宜突然落水,听人转述来的描述,想象着她的苍白与脆弱,拖着病体还要抄写《女则》的倔强,他终是让了步。
心里安慰自己,或许是林攸宜不懂,不懂他想要什么。
却原来,她一直是懂的。
只是在等着他让步。
真是倔强得紧。
像只闭嘴的蚌壳,硬要投喂食物才肯张开一点壳。
天底下如何会有这般有趣的人,不需多言,便明白你的想法,是知己又将是……枕边人。
天底下又如何会有这般胆大的人,竟敢调戏一国之君,看中的是他的容颜?
哼,也就她敢说这话。
安多还是第一次见李端锦这样外放的开怀大笑,陪笑的同时心里对林攸宜的评估又高了几分。
后宫的消息传的快,很快林攸宜封后的消息便众人皆知,有些意料之中,田淑卉和秀丽轩的姐妹都为林攸宜开心。
于双双到底是落了泪,连封妃的喜悦都冲淡了,忍了这些日,以为那一切有可能是她多想了,他还是那个说“双双是特别的人”的少年,他还记得当时他一言“定情”。
终究是她想多了,那个少年的目光不再为她停留,林攸宜真的有这般好吗?
也有些意难平,比如王姝妍,她身边此刻只剩下她一人,自从知道她被封为采女后,原先殷勤伺候在身边的宫女如今连影都看不到了。
而何佳苑的品级比她还高两级,倒是来看过她,只是她不耐应付,便相对无言,何佳苑自然识趣地走了。
她是真的遭了陛下的厌弃,她以为没等来传话便是安全了,没想到是陛下问都不问直接判了她的罪。
她仔细梳理了一遍,回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才发现从元宵节,林攸宜先一步遇到陛下起,她就步步被动。
她之后每一次出手都被林攸宜识破并避开。
最大的问题还是她林攸宜。
王姝妍心里灰暗至极,她无限感叹,“既生宜何生妍”,她该听母亲的,当日长公主府不该只是让林攸宜落水,而是该要了林攸宜的命。
压垮她心里最后一根稻草的是林攸宜的封后消息。
无论她如何努力,终是让林攸宜登临后位,原先比肩的两人,如今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36分宫
林攸宜还没大婚,倒迎来了第一桩正事。
太后懿旨,让她负责新晋后妃的住所分配。
林攸宜尚未接皇后册宝,按理说是不能处置这些宫务的,太后此举无疑是想敲打敲打她,让她明白,皇帝不是她一个人的。
林攸宜心里明白,就是太明白了,所以这辈子她压根没打算对皇帝动情,更不可能霸占皇帝。
相反,她和太后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的目标是一样的,只想后宫和谐,她稳坐皇后之位。
所以林攸宜很愉快接手了这项宫务,为了让妃嫔们住得舒心,还特意派宫女去储秀宫询问才人位分及以上的妃嫔的想法。
针对这新上任的皇后办的第一件宫务,储秀宫各殿反响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在通过此事判断皇后的性子,以判断之后要如何相处。
“皇后娘娘此举也不知是何意,主子,您这么直说,万一她从中作梗,偏不让您如愿可怎么办?”月如担心地说。
于双双经过这几日的沉寂,终于缓过来了,那人是她少年以至今后的良人,一生这么长,谁又料得到下一秒或者下一月会发生什么,就像王姝妍也料不到她会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时间还长,她还有机会,当务之急是尽快在众多新鲜容颜里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还要想想怎么获得他的心。
只有嫔位才能独立入住一宫,刘黎只是才人的位分,肯定是要和她人合住的,与他人合住那不如与田淑卉一起,除了林攸宜,她最早认识的便是田淑卉。